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契约自由赋予了当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订立合同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无名合同大量存在,对无名合同的研究意义在于明确法律的适用。电信合同属于无名合同中的混合合同,根据类推适用主义,电信合同是供用电合同、租赁合同、提供服务合同的混合合同。  相似文献   

2.
合同的效力是合同对当事人所具有的法律的约束力,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合同法对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生效规定了统一的要件,同时当事人也可以约定合同生效的特殊要件,只有符合法定条件或约定条件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合同,未具备约定条件的合同成为不生效的合同,因此,合同的效力问题是合同法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电子合同是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一种特殊的合同形式,在电子合同中,由于电子合同的存储、订立过程等的特殊性,对其主体资格的要求和认定不同于传统的合同.文章认为,应该根据电子合同的特殊性,合理、合法的认定合同主体的订立合同资格,以利于合理确认合同的效力,有效的规范电子合同行为,明确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责任.  相似文献   

4.
电子合同是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一种特殊的合同形式,在电子合同中,由于电子合同的存储、订立过程等的特殊性,对其主体资格的要求和认定不同于传统的合同。文章认为,应该根据电子合同的特殊性,合理、合法的认定合同主体的订立合同资格,以利于合理确认合同的效力,有效的规范电子合同行为,明确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责任。  相似文献   

5.
进入20世纪以后,传统民法的制度基石"所有权绝对、合同自由、过错责任"受到严峻挑战,其中合同自由受到格式合同的强大冲击。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人类进入数字时代,出现了拆封合同、点击合同、拇指合同等多种数字时代的格式合同,为解决数字环境下格式合同给法律秩序所带来难题,美国司法实践从计算机软件交易的性质的界定、拆封合同的法律效力、拆封合同的两分法等方面解决拆封合同的问题,该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解决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拆封合同、点击合同、拇指合同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几种无效合同,合同法的无效合同制度有其立法目的。无效合同在现实中可能被主张无效,从而使合同当事人承担合同无效的后果;也可能没有人主张其为无效,致使合同当事人按无效合同约定履行合同。合同的无效,应由合同当事人主张,在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无效存在争议时,应由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7.
高校技术合同是高校技术输出的主要方式,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是通过技术合同来维系的。然而当前高校技术合同管理中对合同的认识、合同的条款、合同的履行等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提升高校技术合同的综合管理水平,应建立健全合同审批制度,宣传普及学习技术合同相关的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不同于传统合同的电子合同。由于电子合同的特殊性,其主体资格的认定也必然有别于传统合同。笔者认为,应当依照电子合同的特点,对于电子合同主体资格予以明确认定,以期有效地规范电子合同行为,以适应电子合同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商品房预售合同是以建造中的房屋为标的物,属于买卖合同的一种.商品房预售合同是一种非即时买卖合同,是本合同而非预约合同,商品房预售合同不同于期货买卖合同,不是附期限的合同,也不是分期付款合同,更不是加工承揽合同.  相似文献   

10.
合同自由原则是指合同主体在进行合同活动时意志独立、自由和行为自主,即合同主体在从事合同活动时,以自己的真实身份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合同自由原则的内容,第二部分是从合同解释的角度来讨论合同自由原则,第三部分是从合同漏洞的填补来讨论合同自由原则。  相似文献   

11.
结合现行的制定法,文章对与租赁合同和保管合同交叉案件相关的民法学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关于事实合同关系的认定,树立契约不受不正当干扰的观念,合同补充性解释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组织中完备心理契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本质是契约经济,契约是组织存在的基础。心理契约是组织和个体之间对责任和义务的相互承诺;企业应构建完备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13.
保险合同应当是要式合同,在保险人签发保单时成立,但投保人支付了保险费的,在支付保险费时成立。合同成立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时合同生效,但合同当事人可以对合同生效附加条件,当条件成就时,合同才生效。保险人开始承担保险责任的时间应当是双方约定的时间,保险人在保单中单方面确定的保险责任开始的时间应溯及至支付保险费之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根本违约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考察 ,分析了根本违约的具体内涵 ,并对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效果进行探讨 ,认为我国对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应采取结果主义加可预见性标准 ,根本违约可产生解除合同及限制合同解除权的滥用 ,并限制或阻却免责条款的摄引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与英美法系国家的预期违约制度不同,具有中国特色,具体表现在我国预期违约的构成要件和救济措施等方面,从而使不安抗辩权制度和预期违约制度有机统一在我国合同法之中,各自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合同自由限制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合同自由进行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限制表现在合同法上其它原则对它的限制、对合同形式的限制、缔约的限制等。这种限制自其产生之日就有,是对自身的一种修正。现阶段中国在立法、实务中要珍视合同自由,慎重对待合同自由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劳动者乙与某大型国有企业甲签订了劳务协议,协议条款简单,不符合《劳动合同法》之必备条款的规定,违反公平原则,内容不明确,为此,双方发生劳动纠纷。虽经双方协商,纠纷得以解决,但却引起了我们的深刻思考,正确使用合同名称,规范合同条款,最好使用第三方制定的格式合同,都是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处于初创阶段,企业及个人的信用利益缺乏征信制度的约束,造成合同履约率极低。1999年新的合同法实施后,为增强合同履行的效率,保护善意的权利人,特别设计了两种全新的保护机制:参照大陆法系的规定,赋予先履行义务人以“不安抗辩权”(unsafe right of defense);参照英蔓法系,针对履约准备过程中出现的恶意毁约行为。或在履约条件严重恶化时。赋予合同相对方提出“预期违约”(Anticipatory Breachof Contract)请求,进而解除合同的权利。这两种法律制度在新型的法律实践中,有一定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证约定金、解约定金、违约定金以及预先给付等四种性质的定金,进一步阐述了定金在具体运用中应当注意的两个的问题,即适用定金罚则后违约方不再承担其他的违约责任以及定金担保不适用借款合同,深入研究我国定金的性质及其适用,对正确适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合同自由是现代合同法的精髓和最基本原则,我国的统一合同法确认了合同自由原则。 我国“新合同法”的出台及其对合同自由的确认,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对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