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业的繁荣依赖于高质量的旅游资料译本。而旅游景点名称则是旅游资料中文化内涵最集中的部分。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旅游景点的中国文化特色。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并运用意译、省略、音译加补偿等方法译出名称中的文化内涵,能起到吸引异域文化背景的游客和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突出文化内涵的景点名称翻译对旅游资料翻译及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点名称犹如景点的广告牌一样,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支撑,以中国山西首届国际旅行商采购大会旅游宣传册为例,分析了景点名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总结了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景点名称的英译让国外游客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该文基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指出只有正确处理旅游景点翻译的文化差异才能把我国建设为"世界旅游强国"。  相似文献   

4.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景点名称的英译让国外游客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该文基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指出只有正确处理旅游景点翻译的文化差异才能把我国建设为“世界旅游强国”。  相似文献   

5.
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开发了大量的旅游景点/区,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众多游客。旅游景点/区的名称翻译是对外宣传旅游资源的重要因素,结合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旅游文化的不同,为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景点/区名称的翻译上,我们应该有所改变与调整。该文作者以实例举证景点/区名称翻译的改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从而探索如何将旅游景区/点名称翻译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周姗姗 《海外英语》2022,(16):49-51
旅游景点名称作为旅游景区的重要标志,其汉英翻译问题分析对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知名度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景点的介绍和翻译是促进旅游业对外发展的关键性工作,研究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是旅游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研究解决好旅游翻译的相关问题,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是其中重要一环,应当给予充分重视。笔者以杭州西湖景区灵隐寺为例,试探讨其景点名称的英译。笔者认为,灵隐寺景点名称的英译存在信息不对等以及表达结构不对等的问题,可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就相关问题提出基本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富含地域文化的旅游景点名称和导游词兼具身份识别性和文化性,其文本翻译通常涉及旅游信息的处理和文化因素的翻译,通过对景点名称的文化蕴涵及其来源的分析与翻译,游客能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悠久历史,起到文化外宣和文化传播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富含地域文化的衢州旅游景点的错译分析,探讨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文本的翻译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类旅游资料的翻译是一种文化解码,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因涉及历史典故、宗教信仰等对旅游景点的翻译影响很大。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旅游资料翻译存在的问题与难点,结合某旅游景点的翻译实例,提出旅游资料翻译应以译语受众为中心,以目的法则、连贯原则为指导,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内容上不仅要阐明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应具备可接受性;语言表达上必须准确、简洁、通俗,富有吸引力,能雅俗共赏;形式上应灵活多变,不拘泥于原文,能够吸引异域文化背景的游客,以有效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9.
广西旅游的特殊性和旅游景点名称的文本特性、功能以及在旅游行为中的作用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译者主体性,而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现存问题却又说明制定和倡导统一翻译规范的必要性。立足既有研究趋势,探究基于译者主体差异而形成的译者规范与主流翻译规范之间的关系,带动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由"单规"模式向"双规"模式转向,不仅能深化对景点名称翻译的本体认知,也能为该领域研究拓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景点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展示其历史文化魅力的主要窗口。作为对外宣传的名片,旅游景点的翻译已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桥梁。旅游景点名称的正确翻译,可以促进中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景点名称翻译中,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拟从翻译的角度来探悉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几种方法,扫清文化交流和文化传递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文化性翻译失误现象是人文旅游景点名称翻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文化性翻译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景点的文化内涵,这种失误在大雁塔的名称翻译中尤其明显。因此,要恰当的翻译人文景点的名称就要在翻译中树立文化意识,并在翻译文化观的指导下,在多元语境下进行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旅游文本翻译的过程中,要时刻考虑目标读者——外国游客这一群体,不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还应该提升与激发游客对旅游景点背后文化的兴趣。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结合扬州个园景点翻译实践中的一些实例,探讨旅游文本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46):150-151
名称,是一个旅游景点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景点名称是集"识别、指向、诱导"三个功能于一身的一种特殊地名。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景点名称的翻译却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西安市"大雁塔"名称翻译的实例,通过分析景点名称的特殊性以及翻译理论上的不同观点,分析历史文化遗产类景点的名称翻译。希望本文能为历史文化遗产类景点名称的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迅速上升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来华观光游览,旅游景点介绍资料成为外国游客了解旅游信息和中国传统文化最方便快捷的途径。其中,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是难点,并且会直接影响到国外游客对某个景点的第一印象。基于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标准,本文通过实例对旅游景点名称英译技巧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寻找规律,归纳总结,以期旅游景点名称英译能更规范化,翻译技巧的运用能更加灵活有效,从而更好的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外宣资料是景点信息的浓缩,在对外展现旅游景区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外宣资料外文翻译是旅游对外推广的重要环节。笔者在走访调查并分析了潮州景点外宣资料翻译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汉日两种语言的特点和两种文化的差异,归纳景点的特点和功能及其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推荐最利于传播地方文化的译法,提高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以期丰富景点外宣资料日文翻译的研究,从而提升旅游景点形象,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地名包括旅游景点名称中凝聚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按照惯例,地名的翻译通常用音译法。为了避免地名中文化内涵的流失,在翻译的过程中,可采用意译法、音意结合法。作为国家5A级风景区瘦西湖公园,其景点地名翻译良莠不齐,应切实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的发展对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文本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在归化和异化策略的指导下,对江西景点名称翻译方法进行分析,从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出发,通过景点汉语名称和英语名称的对比,了解译者选择相关翻译方法的原因,以期进一步促进旅游文本翻译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从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出发,以邯郸古赵文化旅游景点翻译为例,分析古赵旅游文化资源的翻译现状,指出现存旅游景点汉英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运用目的论作为理论指导,进一步探讨邯郸古赵文化旅游资源翻译应遵循的几项原则,以达弘扬文化和促进旅游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赵薇  吴丽萍 《英语广场》2020,(11):28-30
基于全球化和经济社会纵深发展,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作为文化的承载和传播途径,旅游翻译也进入了研究者的视线。然而,目前的旅游景点翻译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包括旅游景点名称、公示语和导游词翻译不当等。本文将基于功能主义目的论,重点讨论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规范化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旅游景点资料汉英译本为语料进行分析,本文提出景点资料翻译中出现的文化信息缺失问题,试图从等效翻译的角度和对中西文化差异形式的分析来解决出现的问题并介绍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提出应通过对景点资料的正确理解和翻译来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