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商判例制度之建立——判例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英美判例法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判例法的借鉴意义,在阐述中国建立民商判例制度作用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民商判例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从判例法的概念入手,分析其在法律制度中的优越性,通过梳理我国判例法制度历史发展的脉络,分析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总结出建立合理的判例法制度的必要性,并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消除传统制定法模式下的立法及司法解释的固有弊端,以适应我国不断发展的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3.
制定法局限性与判例法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实行制定法国家 ,制定法自身具有滞后性、原则性等缺点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缺乏灵活性。在法律实践中 ,判例法及其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法律界人士所关注 ,并将判例法方法论不同程度地引入本国法律制度及法学研究中。我国也应借鉴判例法 ,完善我国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尚未制定判例法的现状,论述了建立判例法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为适应司法改革的客观要求,我国应建立判例法制度,形成以成文法为主体,判例法为补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5.
秦汉时期是判例法的发展时期,其判例适用的方法形式多样,既有简单的援引比附,又有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的运用。判例的运用补充了法律空白、丰富了法学理论、促进了律学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但由于在适用判例时技术方面的不足,没有处理好成文法和判例法的关系,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春秋到秦汉,法律样式经过了从判例法到成文法再到判例法加成文法的混合法过程。混合法在汉代的确立,奠定了判例法在汉代隶属于成文法、与成文法并行不悖的地位。判例法的使用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适应了中国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加快了儒家道德的法律化。判例快速发展的同时,统治者没有协调好成文法与判例法的关系,又为司法官吏徇私舞弊开了方便之门,这些得失在今天仍能给我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7.
判例法是中国传统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判例法传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迁,到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它是由制定法的超稳定性、儒家思想法律化和判例法本身固有的优点几方面原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和英美法系不同,中国的判例法从属于制定法,并通过国家立法机关认定的方式.实现向制定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制定法的调整方式是由一般到个别,判例法的调整方式是由个别到一般,这两者的配合,使法律的确定性和适用上的灵活性相统一,有效地调整着变动中的社会关系,也使司法官摆脱了消极执法的困窘状态,因此制定法与判例法的相互为用是中华法系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借鉴我国历史上的成功经验,承认民事判例的一般规则作用,积极发挥法官在民法发展中的作用,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推进我国民事法律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判例制度的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判例制度与判例法有本质的区别,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即法律的起源,法的生长点,解释、说明制定法,解决当前司法标准的不统一,它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法官正确地适用法律,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及有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10.
判例制度作为英美法系的主要表现方式,正以其独特魅力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在如今世界两大法系的沟通交融中,成文法和判例法两者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已成定势。如何在我国法制转型期间,以引进判例法为契机和平台,大力推动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和提高法官司法素养,已成为一个众人关注的话题。在此拟从判例制度的实施对我国法制改革的进程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入手。来阐述与评论中国建立判例制度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悠久的判例法传统至少具有以下特征:创制主体从多元走向统一、经历了从主导地位走向辅助地位再走向主导地位的过程,强制力和说服力长期并存。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历史性的启示:一是判例的创制权应该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二是应该确定判例法的辅助地位,而不是主导地位,更不是并行地位;三是我国判例应包括强制性效力的判例和说服性效力的判例两种。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尚未制定判例法的现状,论述了建立判例法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为适应司法改革的客观要求,我国应建立判例法制度,形成以成文法为主体,判例法为补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3.
判例作为英美法系国家法的主要渊源,在英美法系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两大法系逐渐走向相互融合的历史条件下,大陆法系国家在坚持以成文法的主体地位时,允许判例占有一定的地位;而英美法系国家在恪守"遵循先例"的法律传统的同时,对于制定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视。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成文法国家,在不断完善现有法律体系的同时,对于英美法系判例制度的灵活性和统一性的特点,也应当予以重视,并结合我国实际尝试建立有限判例制度作为成文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4.
判例法与成文法各有利弊,目前世界上这两大法系逐渐靠拢、融合。英美法系国家制定了大量的成文法,大陆法系国家也开始重视、发挥判例法的作用。关于对我国是否应该推行判例法制度,理论界进行了二十多年的研究和争论,至今仍达不成一致意见。本文试图从这两大法律制度哲学基础的对立与统一辩证关系的角度,进行积极探索,并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基础,论述构建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的必要性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立法模式深受大陆法系的影响,因而判例法不是法律渊源,但是成法因其具有不合目的性,滞后性和模糊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而判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成法的这些不足,同时,我国从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有判例法的经验基础,因此,应在我国建立起以成法为主,判例法为辅的立法模式。最后,本还从提高社会整体法律意识,加强法官职权和提高法官素质,正确认识成法和判例法的地位以及明确授权给创设判例法的机关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论汉代的判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是我国古代判例法的发展时期;成法的局限与不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指导思想,遵守祖制、效法先王的化传统是判例法发展的主要原因;汉代判例法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中国古代的法律形式,对成法起了补充、延续、修改和完善的作用,使儒家道德法律化,同时也为儒家任意引经释法、司法官吏徇私舞弊开了方便之门;研究判例法实施的得失在信天仍能给我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7.
判例教学法是美国法学院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教学效果已得到教育专家的肯定。近年来,在我国不同层次的法学教育上都有借鉴和探索。在对判例制度及判例教学进行分析和介绍的基础上,就我国开展和改进案例教学及相关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宋庆永 《池州师专学报》2003,17(2):38-39,50
以实证分析的方法论证了法律文化传统不同的国家可以彼此借鉴法律制度 ,取长补短。从总体上看 ,中国法属法典法 ,但中国也有着深厚的判例法传统。引进和借鉴判例法可以增强法律的民主性 ,保障司法的独立 ,使司法解释更具有确定性 ,从而维护法律的统一与权威。但引进与借鉴不是以判例法取代现实的中国法 ,而是在保存自己特色的同时 ,借鉴其合理性形式 ,当然这种借鉴也不可冒进 ,只能是渐进的。  相似文献   

19.
论法官造法     
法律的特点之一是滞后于社会生活的发展.以判例法为主的国家,法官具有根据当前社会的一般价值观念阐释既有判例形成的原则和规则的权力,而在以制定法为主的国家,法官也不能因为制定法的缺位而拒绝裁判。法理上看,法律的相对稳定性和社会的变动性必然使法律留下某些空白地带,法官自由裁量权必然存在;而我国由于法治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和成文法传统,又缺乏适用判例法的经验和复杂的技术,对中国目前来说只有从提高法官素质、增强并规范监督制度等方面着手,在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中,借鉴判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除了有人所共知的法典式制定法之外.还有发达的判例法。自西周以来,在有据可查的法制史料中,我们可以不断地发现古代中国的判例法。特别是宋代以来,以皇家的名义编纂判例已蔚然成风。判例法的形成和发展,同封建社会其他法律形式一样,经历几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