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资并购一方面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带来垄断等弊端。因此,防止外资并购后市场垄断现象的出现,成为政府监管当局的当务之急。本论文结合外资并购实际发展情况,从反垄断法的视角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法律制度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外资并购进行规制是国际通行惯例。在跨国并购逐渐取代“绿地”投资,成为国际直接主要方式的趋势下,我国吸引外资的方式仍以绿地投资为主,与此同时,在现有的外资在华并购活动中显现出一些行业被外资垄断,国有资产流失等负面效应。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外资在华并购规制中存在着制度性的障碍。构建以反垄断政策为核心的外资并购规制体制,对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外资并购在中国健康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潮流汹涌而至,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科学、高效的规制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法律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是当务之急。正是立足于此出发点,通过评析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对辽宁经济发展产生的正负效应,结合辽宁的实际情况,针对我国外资并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制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行为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4.
外资并购投资行为法律规制的必然选择,是外资并购资本输入国的法律规范;外资并购投资行为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为无差别待遇原则;基于此,探讨和研究外资并购投资行为法律规制的法制系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并购在中国和全球风起云涌,其正面影响和新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并购并不必然导致垄断,但有必要用反垄断法来规制并购活动,它是防止垄断产生和保护竞争秩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苏泊尔并购案反映出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的程序在诸多环节上还存在不足。以此案为切入点,通过对美国和我国的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程序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反垄断法》在借鉴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设立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反垄断审查的框架,但在申报标准、正当程序,以及机构职能协调等问题上仍然亟需制定实施细则加以补充和细化,以使我国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程序逐步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外资并购是近年来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和经济合作形式,它会对一个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国家的反垄断法律能有效规制外资并购的良性运行。我国目前的反垄断法律尚不完善,表现为外资并购反垄断法律体系、反垄断实体法及反垄断程序法等尚存缺陷。加快反垄断法律监管体系建设,是有效引导外资在华并购的基本手段,其重心在于完善反垄断实体法与反垄断程序法等,以提高外资并购的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8.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资并购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上市公司作为各行业内的佼佼者,是发生外资并购的重点区域。然而,外资并购最大的负面效应就是它可能造成的垄断。因此,必须对外资收购上市公司进行反垄断意义上的规制。  相似文献   

9.
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重要现象。能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并购可能产生垄断。为规范企业并购行为,防止垄断出现,世界各国均在反垄断法中对此问题都有明确规定。本文拟通过对企业并购的涵义、特征、动机效果以及美、德等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立法的探讨。通过“华润”兼并“龙津”个案来对垄断性并购进行分析,以此来规制企业的兼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企业并购的热潮。合并控制制度是各国反垄断法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企业并购的重要法律门槛。我国《反垄断法》草案正在审查和讨论之中,研究和借鉴国外反垄断制度具有现实意义。对反垄断法中并购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美国、欧盟合并控制制度的立法和实践进行具体的介绍和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