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飞 《教育导刊》2011,(7):15-17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语境下,学科教师的教育使命往往被片面地圈定在"教知识",培养"知识人"上。这种观念使得学科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会偏向于知识主义、专门主义、价值中立主义的立场,回避品德教育责任,忽略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使命。但是,作为健全人格的培育者,学科教师事实上肩负着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的双重使命。学科教师需要自觉地履行这双重的使命,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积极投入到德育工作当中,从"德育忽视"走向"德育自觉"。  相似文献   

2.
颜元“习斋”名号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元是十七世纪中国知名的思想教育家,他涉猎广泛、打破传统、讲求创新,力主习行、主动的教学思想。作为标志,他将书斋号以及主办的学校由"思古斋"改为"习斋",之后实践于漳南书院。现考释颜元的名号"习斋",探究其由来、内涵及形成因素,有助于深入解读颜元教育思想的转变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3.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本文总结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指出对"90后"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而且要不断加强新形势下的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德育合力。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灵魂,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在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我们尝试构建德育"心"模式,以期达到"以德育心、以心育德"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论述了德育"心"模式的涵义、目标、实施原则和实施途径,以期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德育过程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三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过程与知、情、意、信、行五方面心理因素的作用和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情、信、行三个环节需要特别重视。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把传授知识与情感体验、形成信念、行为训练相结合。根据以上德育过程的“三环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从集体主义(仁爱精神)入手,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做到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从爱国主义入手,树立学生的思想道德信念—做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从自我实践做起,训练学生的行为规范—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付开镜 《考试周刊》2011,(19):12-13
"学习"一词的含义,就其造字本义而言,不仅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重过程,而且存在深入思考、置疑讨论与反复创新的多重结合过程,更存在自然知识与道德知识的双重结合过程。因此,教师要从"学"的含义中提高教学改革知识力,从"习"的含义中提高教学改革的实践力,从"学习"内容的道德性中提高教学改革道德力。  相似文献   

7.
吴波 《考试周刊》2012,(83):131-131
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学科,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知、信、行"三个目标中的"知"这个目标,学生学了很多理论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应对考试。我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发现,开展生活化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教学中虽然也进行了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我认识到,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辅结合"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中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引导学生成长的教育教学模式。它既遵循了整体德育论的原则,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根本要求。它有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调配合机制。该模式通过稳定有效的沟通平台、过程化的管理措施、精细化的考核办法、交互式的实践指导和协作型的教学研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一、"德育三化"模式的产生背景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针对原来学校德育工作目标"高大全"、内容"假旧空"、方法简单无力、评价主观模糊、实效性差等问题,宜宾县把德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实践,总结提炼出了"德育三化"模式,即德育目标具体化,德育活动主题化,德育评价情境化。  相似文献   

10.
班华 《学科教育》2011,(1):21-25
"民间教育学"是非官方的、未进入科学化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制度化的教育实践系统的,以观念形态或实践形态存在的教育学知识;流传在民间的原初的、朴素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其存在方式类别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民间教育学"的基础之一是"民间心理学",包括可以相互转化的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民间教育学具有育德、益智、审美等教育价值,反映历史上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经验;传承人民的教育智慧,支配人们教育活动。民间教育学学习可直接学习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化,学习他人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学习中宜采取分析的态度和方法,吸取其合乎科学的内容,舍弃陈腐的落后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立德树人",若做"全面把握",至少应有如下探讨:"立德树人"首先规范的是教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以"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做出了明确解答;狭义地讲,"立德树人"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方略,是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培养体系。辩证把握它的主要元素及其关系,是正确实施这一方略的关键所在;"立德树人"之"立德",具有双重思想指向,既包括学生之德育,又包括师德之建设。目前,实施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负有重要使命,包括:亟待改变德育"弱势";核心问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着眼点和侧重点是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尤其要从本科专业课程建设做起。  相似文献   

12.
人格的高度决定着生命的高度,对人格重视的程度决定着德育工作的高度。"人格至上,联动立德,和谐发展"德育模式首先将"人格至上"放在了德育目标的核心地位,提倡和践行"联动立德",将各种学校可以运用到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以德育目标和价值为中心,构建一个相对稳定而全面的德育实践体系。它把"联动立德"作为实践通道,把"和谐德育"作为形态,把人的"和谐发展"作为德育出路。它将"人格目标""、学生生命状态和特征"、"德育途径和渠道"、"德育实践策略和智慧"、"德育评价与改进"、"健全人格"等教育使命和德育智慧融会贯通,开创科学、合理、高效的德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纲要"是一门历史科学,侧重于对历史知识的阐述,它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整合式"教育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将历史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注重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激发,利用多种实践方式丰富和拓展教学的空间,以实现"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知——思——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授之以知""启之以思"和"导之以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完整过程,以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在"知——思——行"一体化教学模式视阈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显得非常必要,并且可以采取诸多形式。要想取得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就必须坚持一体化、针对性、选择性、可行性、"双调动"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分支,它不仅与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完整知识体系,即学校教育"五育",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同时,体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具有本学科特征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适应教育,它们一起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体育教育,这即是体育教育的"五育"。  相似文献   

16.
人的形象假设是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思想根源,人们从事教育活动就是以"人的形象"作为前提的。教育哲学是教育思想的前提反思,它对"抽象的人"中的"君子"、"宗教人"、"自然人"、"工具人"、"理性人"、"文化人"等不同表现形态的"抽象的人"形象进行了批判,其研究路向也转化到"具体个人",具体表现为教育研究和实践转向生命的主体的人,使教育活动指向个人生活世界,使教育本质的认识走向主体间指导学习,促进个体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要以"高举旗帜、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知行合一"为指导思想,以"加强德育基地建设"为突破点,以"改革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为重点,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为途径,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在改革实践中要坚持"两个课堂三个融合":第一课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第二课堂为课外德育教育爱国教育等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课内与课外相融合,校内与校外相融合。通过实践该教学改革模式,培养出一大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职业实践技能强的大学生,受到社会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学习,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学"为吸收,"习"为实践,"学"与"习"连在一起,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或先学后习,或边学边习,"学"与"习"一体化。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理念、意识、境界首先要提升,必须要学。只习不学,没有引领和借鉴,孤陋寡闻,这是闭门造车。但思想、理念、意识、境界通过学习提升了,如果不去实践,没有转换到行动上,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道德作为人类的一种品质,是通过人的行为活动来实现的。当代道德教育理论越来越多地揭示了道德的实践性特征,德育实践成为道德教育首要的基本观念。按照"生活即教育"以及"三大"教育理念,在道德教育中推行德育实践工程化、工程实施项目化、项目实现生活化的"三化"模式,在系统工程体系下实施各种项目活动,并与学生的日常行为紧密衔接,将德育融入到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就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困境提出了"四个结合"和"两个转变"的解决途径: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相结合;科学目标与人文目标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相结合;从重视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重转变;从精英教育向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分化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