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要写好景物,先要了解"景物"两字的含义:景,是景色、风景的意思;物,是物品,主要是指动物和植物。景物,连起来解释,是指可供观赏的景  相似文献   

2.
尚庆学 《同学少年》2008,(12):10-10
景物有动静之分,描写静态景物,有时会把景物写"死"而显得毫无生气。但如果构思巧妙、方法运用得当静态景物也能活灵活现、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在描写景物时,要注重语言的"包装",让景物鲜活起来,给习作增添一丝亮色。那么,如何进行语言"包装"呢?着色。景物离不开色彩。要把景物描写得真切传神、生动形象,就必须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体验所写的景物,具有敏锐的色彩感,从而准确地把握景物的色彩特征,进行着色"包装",使习  相似文献   

4.
刘鹗小说《老残游记》的景物描写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这种描写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作者深刻而精细地观察,是成功描写的基础;用"个性化"语言描述景物的过程中,又处处着意绘画美。这就使刘鹗笔下的景物描写坚实独到,又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5.
把课文作为写作范例,围绕单元的写作训练点,引导学生遵从代表性、独特性、唯一性等方法选择景物,建构"并列式"景物描写的写作范式;引导学生感悟渐近式、多角度、特写式等方法描写景物,建构"聚焦式"景物描写的写作范式;引导学生运用"以人衬物""以物衬物""以明衬暗"等描写方法,建构"衬托式"景物描写的写作范式。  相似文献   

6.
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与人物描写或协调或反差。郁达夫作品中的主体形象,大多忧郁苦闷,悲观绝望,颓废消沉,因此他的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或情景交融,或以乐衬悲,都带着明显的"郁氏"风格。而在他的自传体散文中,因以成年人的身份回顾童年的种种,穿插其间的景物描写却开阔大气,清新美丽,是郁达夫作品中打着"另类"标签的一种点缀,但究其本质,仍可找寻出跟其他文章相通之处,这里的景物描写其实也是"零余者"的背景色。  相似文献   

7.
在写景散文创作过程中,从无言到千言万语,要突破常规语言的限制,细致地捕捉景物的形态及变化,展现出景物在一定时空里的情致美。一是借助绘画技巧,善于展示斑斓的色彩,勾勒万种形态,增强景物的视觉冲击力;二是善于描写景物的动态美,或直接刻画,或借助客体的力量,催生动态之美,或借客体的动态来烘托主体;三是在细致刻画景物的基础上,融入主体的情思,形成一定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写景作文,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无从下笔,更不知如何把景物写好。学生只有掌握并熟练运用描写景物的方法,笔下才能生辉,行文才能挥洒自如。在此,笔者谈一谈写景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一、善观察鲁迅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由此可见,观察是描写景物的前提。大自然中的景物特征各异,只有对描写对象进行细致的观  相似文献   

9.
天下最会"唱"作文的女生是……是谁?--是广西的刘三姐! 这天,阿木老叔请刘三姐下凡来,和小朋友们"唱一唱"怎么描写景物.一位小朋友问:"三姐阿姨,什么是景物?"刘三姐开口就唱: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在习作中经常要描写景物,有的片段练习要写景物,春游、秋游等各种游记要写景物,有的命题习作也要求描写景物。但有的同学在平时的习作中,遇到景物描写时,往往一写到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百花齐放,鸟语花香",一写到鲜花总是"张开了笑脸,风一吹,像  相似文献   

11.
【小引】抓住景物的特征,准确地观察,描绘景物真实形象,只是写景状物的基本要求。让景物摆脱其植物属性,超越其客观形象,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并获得鲜活的生命,则是写景状物的高一级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学会审美观察与美化景物。怎样进行审美观察与美化景物呢?美学上有一种审美方法叫做简化,就是不突出事物的原有模样,而致力于追求其某个方面的特征,以适应表情达意的需要。其"超越自然"的做法,似乎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其实是一种审美观照与审美处理。所以,学会简化,懂得审美,对于提高中学生写景状物的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写景作文如同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不同的是画家用的是色彩,而我们用的是文字。要想写景作文美如画,就要靠观察来实现。观察是写作的第一要素,我们观察景物,除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每一部分观察到,还需要对每一部分的景物进行细致观察。写景时,把你的情感渗透到字里行间,你的喜怒哀乐同景物结合在一起,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你的感情。学会从观察入手,就不会"谈文色变"。  相似文献   

13.
<正>【开窗启思】绿色的原野上,一朵红花点缀其中,便会构成一幅动人的图画,把这个生活图景移植到作文上,便是"点面结合"。所谓"点"是指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是指对人事景物的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述和"面"的概括描述的有机结合,能够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方燕妮 《海外英语》2011,(11):162-163
该文通过以《英语写作手册》中的两篇范文"The Middle Eastern Bazaar"及"Lajia Temple"为例,总结了英语写作中景物描写的七种基本技巧:抓住景物的核心气质、描写详略得当、调动多种感官体现事物特点、为景物注入生命的元素、始终保持清晰的方位、通过灵活运用句型使描写连贯、用词精确具体,以期提高学生用英语描写景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时,我与学生共同探讨文中唯一一处景物描写:"月亮出来了,冷冷的。"学生大都能体会到此处景物描写表现了"我"内心的无奈伤心等。我趁势点拨:"恰到好处的景物描写能起到刻画人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诗词一般都讲究意境美,也就是在景物的传神描写中,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的传神描写就是诗词的"境",思想感情自然流露是诗词的"意"。"境"与"意"天衣无缝完美无缺的融合,就构成诗词的意境美,这也是古诗词的灵魂所在。所以,要想教好古诗词,就必须紧紧抓住它  相似文献   

17.
张坤 《高中生之友》2011,(20):13-15
我们作文时常写到景物,常常要有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在我们作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景物描写既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可以借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可是不少同学在面对眼前的美景时却不知从何下笔,只是干巴巴地写出几句"美极了""真是太美了"这样不痛不痒的话来,既不能真切地描绘出眼前之景,也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了诗歌鉴赏题中关于写景部分的答题策略以及"描写景物的特点"和"描写的景物特点"问法的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9.
谢灵运与曹植的源渊关系主要体现在二人都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上,他们的诗歌用词生动,富于表现力,景物层次丰富;同时,谢灵运又受张协影响,写景状物时构思巧妙,能够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景物的特点。他对景物的描绘巨细无遗,给人以"繁富"之感,但诗中的名篇佳句比比皆是,诗中的繁芜之句又"无损于其高洁"。因此,钟嵘对谢灵运诗歌的源流及创作风格所做出的种种评价是客观恰当的。  相似文献   

20.
《沉沦》里创造的"零余者"形象与五四退潮后的青年的精神状态相呼应,使这部作品不仅在当时造成了一股"郁达夫热",也被现在的文学爱好者所倾慕,大多数评论者研究的都是其中的忧郁青年形象和作品中流露的弱国子民的强烈情结。笔者在阅读时,却被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所打动,郁达夫在《沉沦》中的景物描写占有不少篇幅,并大多由景物牵动小说情节和小说主人公情绪的发展,因此对于景物研究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