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琦 《北京档案》2001,(4):22-23
纵观几年来北京市档案学术成果评奖,既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学术论,也涌现出一批善于钻研、专心从事档案学术研究的人才,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市档案学术研究水平不高,在档案干部队伍中,能够在档案学术研究领域中作出突出贡献甚少,我市档案学术成果评奖活动也存在一些总是,有待我们共同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2.
黄丽丽 《兰台世界》2013,(Z2):71-72
<正>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曾提出"要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要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要为文化建立档案;要建设档案文化"四点,阐述了他对"档案与文化建设"的最新研究与思考。他回顾了10多年来全国档案工作者在档案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与取得的巨大成绩。他提出,档案工作者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要主动服务,不断延伸与扩大档案利用面和作用领域;要善于运用新的文化形式,把档案产品打造成文化精品;  相似文献   

3.
赵春亮 《兰台世界》2012,(28):10-11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和台湾大学校长.他6岁入私塾接受早期国学教育,11岁时即可熟背《十三经》,20岁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21岁赴欧洲留学.傅斯年自1927年海外学成归国从事教研工作直至1950年病逝,23年间为我国历史,语言、考古等专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作出了杰出的学术贡献.他一生出版学术专著70余部;组织参与了前15次殷墟考古工作;组织清理研究大清档案资料.在档案学领域,傅斯年也颇有建树.他在《史学方法导论》、《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等历史学专著中,提出了很多关于档案编撰、整理、利用等独到见解,在为历史学研究添砖加瓦的同时,也丰富和推进了我国档案事业.他的档案思想至今仍是我国档案研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曾三档案工作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的领导人曾三同志长期主持全国档案工作的思想发展脉络.他在创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艰苦历程中,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不断地探索和解决档案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步形成了曾三档案学思想.我们认为:“集中统一地管理国家档案”的思想乃曾三档案学思想之精华之一.国家档案要不要集中统一管理,又如何集中统一管理,这是关系到新中国档案事业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也是本世纪50年代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曾老为此进行了巨大的努力,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不断增强对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敏感度、从深层次上研究和开拓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和善于洞察档案事业管理的发展趋势确立研究课题3个层面 ,阐述档案学术研究要充分体现前瞻性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标杆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它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也是国内外开展竞争研究常用的方法和工具之一。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如何能在现今的形式下取得在同领域中的优势地位,则显得尤为重要。善于在竞争中学习,善于借鉴他人的优点并创新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运用标杆管理来提高高校档案部门的竞争力已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校科研档案收集工作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莉 《档案时空》2008,(2):38-39
科研档案是在科学技术研究生产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具有很重要的保存参考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活动的领域越来越广,记述与反映科技活动的文件材料的内容日益丰富,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做好高等学校科研档案收集工作,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应当认真解决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档案学得到了很大发展.档案界的研究也日趋活跃,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一些过去没有研究或没有很好研究的档案现象,逐渐成为档案界研究的重点或热点.私人档案在过去是个敏感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彦昌老师是辽宁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也是档案学界颇有成就的青年学者,尤其是在中国档案史研究领域,2009年4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就是他近四年来档案史研究成果的结晶. 本书的写作目的,本人不敢臆测,谨录赵老师原话为证:"<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更是我写作<中国档案史>的前期积累."[1]一"更"字道明了赵老师的意图,老师重写<中国档案史>的雄心壮志和自强自信溢于"文"表.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项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档案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档案馆作为档案事业的主体,自然是档案工作创新的核心.通过档案馆工作的创新,提升档案事业发展水平,并带动档案领域其他工作的创新发展,这是档案部门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档案馆工作的创新既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途径,也没有科学的原则和规律,这就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