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单位的问题一直是翻译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笔者经思考,从四大角度分类如下:否认翻译单位的存在;功能语言学(结构语言学)角度;篇章修辞学(结构语义学)角度;功能交际角度。这是对传统翻译单位划分方法的大致归类和总结,以方便我们进一步研究秋列涅夫(ТюленевС.В.)翻译单位思想的创新性。秋列涅夫翻译单位思想独具创新,其目光投向翻译过程,注重原文和译文的对应,把翻译单位当作是一种过程,认为翻译单位是转换素(Транслатема)。这不仅在实践上更具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译文的质量,而且在理论上把翻译单位当作翻译过程来加以研究,为翻译单位的研究开辟新的道路。把转换素当作翻译单位在翻译教学上日益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而且对于系统研究机器翻译中程序的处理过程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翻译单位”是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所选择的言语切割单位,选择合理的“翻译单位”可帮助翻译工作顺利进行.本文以中药说明书的中药名和功效语的翻译为例,从文本体裁、中医的语言特点和翻译目的三个方面入手,来验证以语篇作为中药说明书“翻译单位”的必要性.结果表明以语篇作为“翻译单位”,可以大大减少错译、误译,提高中药说明书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3.
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出发,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翻译单位,认为翻译单位呈动态性,是译者对源语所进行的切分,通常以是以词、词组、短语或句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翻译单位,就是在译入语中可以找到的与源语言相对应的份量相等的单位.词、句子、话语、语篇等翻译单位在翻译实践中视所译作品情况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5.
非要“在高于句子的层次上翻译”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译论界有人否定句本位翻译法 ,主张把翻译的基本操作单位提高到句子以上层次。本文提出 ,“高于句子的层次”是个界定不清的语言层次 ,只是意义单位而不是结构单位。在这样的层次上翻译 ,既不便于操作 ,又可能损害原作的风格神韵。翻译是达意传神的语言文化转换过程。句子既是基本结构单位 ,又是基本意义单位 ,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应实行句本位翻译。  相似文献   

6.
杜焱 《考试周刊》2013,(87):148-150
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如何与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实现完全衔接直接影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翻译硕士专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然后介绍了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指出了开展衔接工作的必要性.虽然目前二者已实现衔接,但这种衔接不够紧密.为了实现二者的完全衔接,文章最后提出了开展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衔接工作需要继续努力及改善的四个方面:不断完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制度,制定刚性课程质量评估标准;借鉴国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翻译硕士培养单位应进行适当的课程改革,尽量做到课程衔接;翻译硕士培养单位需采取相关的奖励措施.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其中"翻译单位"的选择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命题。翻译单位是一个浮动的单位,可以小至音位和词素大到语篇。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常常需要根据原文的具体内容作出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翻译单位的研究由来已久,其研究对翻译教学、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翻译单位究竟是什么,研究者们意见并不一致.而翻译单位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系统,其选择受如下因素的影响,如文本类型、文本体裁、文本目的,译者主体性,译者对语言及文本的掌握,目标读者,源语和译语间差异等等.只有在具体情况下对翻译单位进行研究,才有实践和理论上的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对科技英语句式进行意群分析,指出以意群为翻译单位来指导科技英语汉译的可行性和行之有效的汉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余鸿 《海外英语》2011,(8):234-235
翻译单位是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翻译单位的存在是无庸质疑的,但其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该文回顾了以句子层为基本翻译单位,即以小句,句子和超句单位为基本翻译单位的观点,着重对以句子为最小翻译单位的观点作出分析,并举例说明了在翻译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有声思维记录是西方学者的一种实证性翻译研究,是一种借鉴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模式,力图通过这种实证性探究,着重揭示译者大脑的思维认知过程及操作过程。本文采用有声思维的方法收集翻译过程中思维活动的数据,通过对实验对象与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及翻译单位等的关联进行分析,旨在探究译者翻译时的大脑思维过程及其对翻译策略与翻译单位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其中,对“翻译单位”的选择和把握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许多翻译工作者的重视。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翻译单位的研究进行梳理,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可借鉴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翻译计量单位和翻译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单位是翻译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应有两层含义。翻译计量单位和翻译单位的体系和功用是不同的,可经分析对比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3.
翻译单位的界定问题历来争议较多。翻译的文化转向提出以后,在我国理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文化翻译观中对翻译单位的新的界定更是引起广大学者的强烈兴趣。本文从文化翻译观谈起,追溯了以文化为翻译单位的理论渊源,从文化的不确定性、不可操作性及其局限性等方面说明了文化作为翻译单位实际上是对翻译单位泛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句群是一个语义单位,它在翻译单位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句群为单位的翻译是语篇翻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文章讨论句群单位在翻译中的意义,同时探讨语篇翻译中句群单位教学的重要性,并且集中探讨句群翻译变译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殷健  高逸 《英语广场》2021,(8):16-19
对翻译单位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产品与过程两个范式,但研究对象多限于各类文本,对于术语的翻译单位尚无深入探讨。事实上,作为特殊文本的术语的翻译单位绝非术语语符及其所表征的概念本身。本文借鉴现代术语学理论,结合术语的多重维度以及术语翻译之难,对术语的翻译单位进行了考察,认为术语的翻译单位包括操作单位、分析单位以及系统单位三个层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究了翻译硕士的培养模式:一是教学模式以翻译实践为主要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翻译课题、翻译社团、翻译培训、翻译比赛、翻译实习基地、对译语料库及海外实习项目等多种翻译实践模式;二是管理模式实行家长、学校、教师、学生、实习单位一体化统筹模式。课程设置与实践内容一体化教学模式,网络指导与实地考察一体化指导模式,校内与实习单位一体化激励机制,是翻译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翻译作为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单位应是动态及多元的。德国功能学派认为,翻译策略与翻译单位的动态选择应充分考虑翻译过程中各个因素以及翻译目的。诺德进一步指出翻译单位是一种动态的功能单位。而同声传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具有更多的动态性,这客观决定了其翻译单位的选择更应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18.
商品品牌名称的语义分析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莉 《鄂州大学学报》2007,14(1):65-66,75
品牌的名称都以词为单位,品牌的翻译,也可以理解为特定词的翻译.品牌的创意涉及众多的学科和领域,品牌的语义是丰富而多样的.该文利用利奇的语义分析理论对品牌的意义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探索了品牌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范文波 《培训与研究》2008,25(11):132-134
本文立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杰出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的代表作《目的性行为一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从文本功能、纵向结构的功能翻译单位、功能翻译理论实践应用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翻译错误的定义等方面简约地介绍了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几个重要观点。并强调对功能翻译理论的理解。应从对原典的理解入手。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功能翻译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翻译单位问题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科学的翻译单位观,指出翻译单位的属性特征是多元性、动态性、相对性和描写性,认为翻译单位有基本单位和一般单位之分,词和词组是翻译的基本单位,句子等是翻译的一般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