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考评教师本应从“德”、“能”、“勤”、“绩”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客观评定.然而,现行的教师考评只评“考”,而且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依据”.因为对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而言,这样评既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又能确保“教学质量”,树立“政绩工程”,何乐而不为?“考评”教师异化为以“考”评教师使得教师评价工作与“科学合理”、“公正公平”无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怪异”现象.  相似文献   

2.
戏说"考"评     
考评教师本应从"德"、"能"、"勤"、"绩"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客观评定.然而,现行的教师考评只评"考",而且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依据".因为对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而言,这样评既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又能确保"教学质量",树立"政绩工程",何乐而不为?"考评"教师异化为以"考"评教师使得教师评价工作与"科学合理"、"公正公平"无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怪异"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业绩考评及教师的专业性迄今为止,对教师进行“业绩考评”的讨论并不多见。其理由是,像民间企业考察生产、经营部门员工的工作成绩那样去考评教师,实属困难之举。然而,另一方面,又有人强调,应该认识到教师“专业性”的重要。在此,我们谈及的教师“业绩考评”与“专业性”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表里一体的关系。原因在于,要强调“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性”,就要求其“专业性”本身应该具有能够经得起评价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我校试从课堂教学入手,开展了教育评价的实践与研究。现已制订了“两评一考”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即教师评课,学生评教和课后教学效果检测。本文仅就实施该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谈几点看法。一、“两评一考”课堂教学评价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把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过去,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往往以考试的平均分、及格率为主,它偏重于教学的结果,是终结评价。这种评价有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即不管教师用什么方法,只要学生分数高或多数学生满意就算教学好。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对教师进行“业绩考评”的讨论并不多见。其理由是,像民间企业考察生产、经营部门员工的工作成绩那样去考评教师,实属困难之举。  相似文献   

6.
老师教得好不好,学校办得好不好,家长和学生也有发言权,一种全新的教育评价体系正在形成。然而在“学生评教、家长评校”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尴尬局面。 一位中学老师在对一名逃课的学生批评教育时,那位学生回答道:“你别管我,快轮到教师考评了,我会给你高分的,否则我不好过,你也不好过。” 有的学生对老师的考评比较随意。某中学一名初三学生说,他们考评的主要依据是教师的外在形象、言谈举止、是否打骂体罚学生、教学能力,也不排除个人喜好。某中学一高二同学称,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他们考评  相似文献   

7.
学生评教与领导考评误差的主观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考核一般由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议,领导考评四种评价组成。笔者曾对教师考核误差的客观成因及教师自评与互评误差的主观成因作过浅析,本文将以学生评教、领导考评的不良评价心理着手,分析误差的主观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一、学生评教学生作为受教育对象,...  相似文献   

8.
当前职业教育教师师德考评机制存在若干不足之处,表现为考评手段的可操作性较差,考评结论难以转化为教师提升师德的动力,重视“他评”、忽视“自评”等。这些不足之处有其一定的诱因。针对各种不足之处,可以制定相应的对策,如建构动态性师德考评体系,将师德考评同师德提升紧密结合,“他评”与“自评”有机统一等,解决这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李月杰 《辽宁教育》2004,(12):20-21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评价的意义在于实现创造“更好”的育人环境。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沈阳市铁西区雏鹰小学以《构建促进教师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这一市级科研课题为依托,建立了一套教、学、考、评一体化的评价体系,托起了“雏鹰”起飞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是烟台市 1997年立项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针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旨在通过九年义务教育的考试制度改革推动九年义务教育良性运行机制的建立,推动九年义务教育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课题研究分四个子课题进行,《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研究与实验》为第一子课题。烟台市在完善招远市原有的“一评二挂,以评制考、考评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出了“全面考核、分类计绩、以考导学”的新路子,并从 1999年开始实行了“一考二卷三录取”的中考招生考试办法,变…  相似文献   

11.
我市的教育工作,几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一是通过开展“一评三考”工作,创新了教师队伍管理新机制。这项工作属全国首创,2003年12月19日《中国教育报》以头版头条报道了“教师队伍活力从哪里来?——吉林省四平市探索“一评三考”教师考核新机制》。在后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我市作了题为“实施“一评三考”,探索教师考核新路子》的经验介绍,得到了教育部领导和与会同志的高度评价。二是搭建城乡教师交流融通的平台——实施“春风行动”计划。2006年,针对我市农村教师队伍现状,  相似文献   

12.
阅读测试评价是语文学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全面考核、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阅读测试评价应以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为导向,以达到考核、评价学生的语言构建、重组和运用等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教师只有掌握了“考什么”和“怎么考”,才能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根据多年来的教学活动和阅读测试命题经验,总结出“四位一体”命题方法:好的阅读测试评价命题应融入主题性、时代性、人文性和发展性,四位一体、精准命题,全面检验并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公平、积极地评价教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它是合理地使用和晋升教师的前提,是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有力措施,也是学校科学管理教师的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师评价,促进教师发展,是学校管理中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教师评价的方法 1.教师等级考核评价 所谓“等级”考核,是指教师考评标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都有不同的考评标准,考评时根据客观事实,对照考评标准,作出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让目标、评价等作为撬动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有力杠杆。要立足于核心素养设定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量规、设计评价活动。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不仅能夯实学生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而且能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抵达“知行合一”境界。“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能在学生内心播种下“道德的”“法治的”种子,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相似文献   

15.
《吉林教育》2004,(9):6-7
加强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是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教师考核评价的有效载体,开展并完善“一评三考”工作,努力创新教师考核评价的有效机制,收到了较为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王菁 《教育探索》2012,(1):114-116
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过程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师“自评为主”难以立足、教师“自评信度”难有保障、教师“自我反思”难成习惯等.完善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机制的设想和建议:一是学校应实施人本管理和领导带头自评以巩固教师的评价主体地位;二是创设和谐自评环境和提供专业培训指导以保障教师自评的信度;三是增强反思效能感和建立反思管理制度以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  相似文献   

17.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的评价制度,这表明了教师自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自评的理论为基础,从教师的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对教师自评体系进行解构,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全面铺开,极大地激发了农村教师的教改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乡村课改工作举步维艰,课堂教学依然是“涛声依旧”,何故?分数:至高无上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关注的是“分数”,评价方式的单一性、评价目的的纯利益性,致使农村教师不得不为“分数”而教,一切教学方式和手段都是为了扎扎实实地应试,“分数”自然在农村教育评价中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过去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现在变成了“分、分、分,老师的命根,考、考、考,领导的法宝”。评价一位学生主要看其考试成绩;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团队教研探索日常试题评价由传统模式向素养检测转型的实践路径。以“物质及其变化”为题材,围绕“如何让化学核心素养在试题中‘成型’”进行了系列教研活动,分为“准备—命题—析题—磨题—检测—教学”六个环节,对应承担着“说”素养、“探”素养、“显”素养、“落”素养、“评”素养和“补”素养六个不同任务,构成了一个循环的评价系统,也回答了日常学习评价“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现实中,“学生评教”这一重要的教师评价方式已逐步被接受,人们普遍认可学生在教师评价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在2008年7月,本刊以“话题”的形式从观念的层面对学生评教开展了讨论。本期“评价考试”栏目以“用学生评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关注点,刊发了本刊记者对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许新海副局长的专访,并邀请北京市和平街一中和江苏省暨阳实验小学的校长、老师、同学就如何开展“学生评教”谈了实践经验与个人感受。 我们也发现,“学生评教”在开展的过程中尽管初步解决了包括学生评教流程设计、基本工具使用、结果的处理在内的问题,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譬如关于学生评教理论的深度思考、工具设计和使用的科学性、评价过程的制度化与权变性的平衡、学生评教的次数有限性与形式多样化的矛盾,以及怎样把学生评教与其他评价结果结合使用,在组织上如何处理“校内为主”和“第三方专业力量介入”的关系,等等。为此,本刊未来还将进一步关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