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冲突及其德育价值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冲突及其价值一致与冲突是事物之间相互关系最基本的两种存在状态,“一致”代表着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冲突”则代表着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抵触、相互排斥、相互对抗的。然而“冲突”并不总是代表关系的病态或带来破坏性的效果,当代社会学理论赋予了“冲突”以全新的意义,全面而客观地阐述与肯定了冲突在社会或组织变迁中的正向功能。在冲突理论看来,冲突必然给社会带来紊乱和祸害的观念是由于人们没有对各种冲突进行必要区分的结果,因而导致了对冲突“先入为主”的偏见。“冲突理论家”刘易斯·A·科塞…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中敌对的对立观念已经成为观察、理解和处理对立物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观点。由此在所有形式的社会关系方面逐渐出现了日趋混乱和崩溃的局面,人们的社会生活也日益感受到难以承受的不幸和痛苦。所谓敌对的对立观念是指,把对立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相互敌对关系。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很好地表达了对立的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所谓对待的对立观念是指,把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关系。阴阳学说以“阴”与“阳”来表达了自然、人和社会当中的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之间的真诚的尊重是建立一切健康的和创造性关系的基础。对待的对立观念能够为改善现代社会中的混乱的和尖锐的各种关系提供新的观念,能够为我们的心灵和社会中播种和平和爱的种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文化表现为一种关系态不同事物或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状态;是对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一种和解式的体认。中国“和”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和合:异质之和;和异:和而不同;和一:天人合一。世界和平:呼唤中国“和”文化——“异质之和”是“和平共处”的前提;“和而不同”是“多极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社会经济中存在着多种均衡机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构成“整体性”;“冲突-依存-秩序”,以及各种均衡之间的相互摩擦与适应正是整体性均衡的实现机制。这启示我们在各种社会矛盾中进行“两难选择”和相权协调。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从大量的教育事实来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表现出和谐、一致和配合的一面,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分歧、对抗和冲突的一面。冲突是社会互动的基本类型之一,指人们为了争夺资源、社会地位、社会权力或因为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互相斗争乃至消灭对方的活动或过程。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认为,社会冲突的原因可以分为物质性的(权力、地位和资源分配方面的不均)和非物质性的(价值观与信念的不一致)。冲突理论为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6.
所谓角色冲突,是指个人经常被要求扮演与他们的价值体系不一致的角色,或同时扮演两种以上互相矛盾的角色时产生的内心冲突。这种冲突,在新课程改革中,显得更为强烈和尖锐,是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教师角色的冲突,根本原因不是众多角色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因为若干角色共同承担起教师这一角色,他们之间是相互补充和依存的关系,共同完成教师角色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事物之间无条件地存在着联系,主要是指事物之间不论在什么条件下,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含义一是指联系的普遍性,即一事物的内部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二是指联系的客观性,即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论人们同意不同意,喜欢不喜欢,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都客观地存在着联系。人们既不能因为高兴而凭空“创造”联系,又不能因讨厌而任意消灭事物…  相似文献   

8.
本讨论了述语分别为“有、是“的存在句的不同语义关系,提出在存在句式“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有/是 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附加成分”中,当述语为“有”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部分充满关系;当述语为“是”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完全充满关系,并由此探讨了为这种语义关系所决定的“有”和“是”在具体句子中使用时的互换情况。同时本也考察了“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作为存在句式的真实性情况,指出用“是”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并非存在句,其实质是判断句;用“在”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才是真正的存在句。  相似文献   

9.
设计上体现“活” 设计德育活动时要体现学生的参与性,通过参与,使其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发生预期变化。(1)讨论法。让学生围绕一个社会或道德冲突,相互交流看法,共同分析探讨或通过不同观点的争辩、论证,达到共同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分辨问题能力的目的。如对社会上有人一味为了金钱  相似文献   

10.
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这一关系如何互动,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败,影响着学校功能的实现。 作为异质性的既相互依存又对立的两极,师生关系同时也是学校教育活动过程中一对最基本的矛盾。从大量的教育事实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的互动关系上既有着一致、和谐与配合的一面,也存在分歧、对抗、冲突的一面。美国社会学家特纳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在冲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①克·芬克对冲突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展开:不一致的目标、各自专有的利益、感情上的敌意、观点上的异议,…  相似文献   

11.
一、道德环境的界定 对于“环境”,新华词典有两种解释:一是周围的地方;二是所处的情况和条件。二者都是相对于主体来说的,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中心事物有关的环境,离开了环境的主体也就无所谓环境了。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它服务,具有历史性。根据对“环境”和“道德”所作的定义,道德环境应是影响主体道德行为选择和品性养成的主体自身以外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组成的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外部空间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风靡于现代大学校园的称谓语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宿舍成员之间的“亲属称谓语”、校园社团成员之间的官职称谓语、陌生人间的虚拟亲属称谓语以及和“专业”、“性别”和“关系”相联系的其他称谓语。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校园文化的共同产物,这两种文化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校园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而以“家庭观念”、“官本位思想”和“亲和观念”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推动着校园称谓语在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中应运而生。这一奇特的语言现象与这两种文化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在校园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函数往往所表示的是运动变化着的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反映出某种规律,而这主要是利用函数(或映射)来实现的.函数深刻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与实际事物的量与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它告诉人们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着,而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4.
<正> 本人曾撰文对哲学“矛盾”概念的含义作了新的探讨和阐释,认为,“矛盾”概念有两个含义:一是作为性质范畴—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两极对立(或自身背反)的性质;二是作为关系范畴—指事物内部两个对立面之间或两个相关事物之间所具有的不平衡、不一致、不协调或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关系.基于对“矛盾”概念含义的这一新的理解,对于矛盾的普遍性、绝对性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因等问题亦应相应地作新的理解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英语as…as…结构通常表示同质事物之间的同等或不同等的比较,其主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比较的语义关系。但as…as…结构有时并不表示同质事物之间的比较,主句与分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间表现出并列、递进、转折、对照、等值、同位、迭加等特殊的语义关系。在理解和翻译时,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6.
“个人感情和有产阶级的传统规范之间冲突,是近代小说和迄今为止的阶级社会的一切文学中最基本的、反复出现的冲突之一。”这就是爱和金钱之间的冲突。在这里,爱和金钱已不仅仅是它本身,而已代表了一种观念,爱包括“人”字的要义:天性、尊严、自立、同情;金钱代表着财产、地位、偏见等等。若我们用一个爱情的基本模式来表述,即有三种不  相似文献   

17.
“三种文明”“三大纲领”和“三个代表”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形式上的对应性关系。也存在着内容上的相互交叉、相互包容关系。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与无产阶级政党本质特征的完美结合。“三个代表”把建设人类现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党的根本宗旨统一起来。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先进性,突出反映了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为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和前进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许铁梅 《早期教育》2011,(10):12-15
亲子冲突是指家长与子女之间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上的过度对立或不一致。幼儿家庭中产生亲子冲突的原因主要有:幼儿日益增长的独立意识与家长的规范、约束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和不平衡;幼儿的行为习惯与家长或社会的要求不一致;不恰当的教养方式。解决幼儿阶段亲子冲突的相关策略主要有:正确的教养方式可以减少与化解亲子冲突;了解儿童的个性特征,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亲子之间的冲突;家长和子女之间的互相尊重,可以有效减少与解决亲子冲突。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上,“冲突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目前,这种观点遭到了以巴伯、布鲁克和康托尔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广泛质疑与批判,反冲突论思潮盛行一时。不过,当代反冲突论在批判过程中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即使在今天,“冲突论”在一定的意义上仍然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以高尔泰“实践本体论”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美学新潮与李泽厚“积淀说”的矛盾冲突持续了四十年之久,引发过巨大的思想和化观念的冲突。这些冲突是当代中国社会进步与保守之间的冲突,是开放与封闭之间的冲突,是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冲突,是国家意识形态与人意识之间的冲突,影响了中国当代哲学及其美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当代美学新潮扬弃“积淀”的历程经历了漫长的七个历史时期:潜在的历史前提与断裂期;萌动的历史意识与序幕期;鲜明的历史标志与形成期;缓冲的历史发展与高潮期;清醒的历史态度与反思期;公允的历史透视与完善期;循环的历史批评与回望期。高尔泰《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及其“感性说”、刘晓波《与李泽厚对话——感性、个人、我的选择》及其“突破说”,堪称中国当代美学新潮扬弃“积淀”历程中的两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