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安国药市在我国华北地区久负盛名,素有“天下第一药市”之称,至近代,已成为全国著名的药材集散中心。本文试从交易场所、客商构成、对外贸易、保障体系等角度对安国药市进行分析,探讨其运营模式对近代中国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为中国特色的区域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2.
道教自创立之日始,即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道教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洞天福地”为崇拜对象,以山的“仙灵性”、“苞养性”为崇拜内涵,以祀神山居、入山修炼为崇拜形式的山崇拜信仰。考察了山崇拜信仰的形成原因,同时也分析了山崇拜信仰的实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正常现象,明星崇拜曾发挥过巨大的积极作用。早期明星崇拜主要表现为神灵崇拜和英雄崇拜,它们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但在明星崇拜光环下的今天,青少年追星族疯狂追星的背后折射出严重的信仰危机。这些信仰危机的形成原因多元,涉及家庭、学校与互联网媒体等多种因素。本文着重从这三个角度出发,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结合当下现实,针对明星崇拜掩盖下的青少年信仰危机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诸多的神明崇拜中,关羽与诸葛亮的崇拜同源于汉末三国时期的真实历史人物。这两位刘备集团中的得力干将,在千年传说与信仰的相互作用下,依靠自身所具有的杰出历史功绩,加上被后人赋予的理想人格,终于发展成为全国崇拜的神明;但是在民间信仰和官方推崇的交互影响下,由于关葛二人的自身功绩和社会需求的差异,导致了崇拜规模、崇拜地域、崇拜形成关键时期等一系列崇拜因素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戏神崇拜与其他行业祖师爷崇拜不同,戏神众多,各说不一。黄梅戏戏神崇拜是众神崇拜,既崇拜"唐王",又崇拜"老郎",还崇拜"田、郭、窦",它是由多剧种和其它艺术门类祖师崇拜合并且美化而来。究其原因,既与黄梅戏形成较晚有关,也与逃水荒灾民传播有关,还与黄梅佛教兴盛有关。  相似文献   

6.
山神崇拜在彝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中是普遍存在的,是彝族自然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山神观念的形成、对山神的祭祀仪式、山神崇拜的文化内涵几方面对彝族的山神崇拜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安国有"天下第一药市"的美称,许多大中专院校在河北安国中药材种植试验场建立中药材实习基地,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教学要求的提高,实习中发现有很多方面需加强和完善。本文分析了目前安国实习基地现状和进一步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偶像"崇拜的历史.孔子作为"偶像"崇拜最顶级的人格化身,对其思想的认知异化致使中国文化发展史在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偶像"崇拜个体,形成了一种强势的"偶像"崇拜的文化现象.晚清文化嬗变的基本趋势是打破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一元文化格局,形成儒学与诸子学、中学与西学并存的多元文化格局,动摇了以孔夫子为代表的传统"偶像"的至尊地位;晚清文化嬗变的特质是坚持民族主义的文化精神,强化了中学在近代文化学术建构中的价值地位,导致新一轮"偶像"崇拜现象的复现.文化嬗变与"偶像"崇拜的矛盾现象是民族国家社会发展中特有的精神现象,也是引人反思的魅惑所在.  相似文献   

9.
原始宗教包括自然崇拜和社会崇拜。对大山的崇拜,我国古籍中早有记载;南岳崇拜起源于对山峦的崇拜,有宗教信仰的共性,也有其产生的独特土壤.解放后四十多年在南岳及附近地区考古发掘出的许多文物,为我们研究南岳崇拜形成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
大理白族本主崇拜是一种很独特的宗教化现象,具有其独特的生存环境,本从大理特殊的历史化背景,特有的地缘性村寨组织形式,加之隋唐时期大理地区的频繁战乱,土酋林立等历史环境所形成的祖先英雄崇拜形式和宗教心理分析出发,阐释了本主崇拜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了本主崇拜的基本化功能及形成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高校管理中的创新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管理步入"创新崇拜"的误区成为当前一种常见的现象,其结果不仅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要走出这种误区,管理者不仅必须认识到创新的目的,认识到创新与继承的关系,认识到创新的艰难,而且要对管理创新的举措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建立规章制度来保证其实施.  相似文献   

12.
磨盘的出现对生产力的提高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是关于它的来源和意义却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从神话传说及生殖崇拜的角度分析磨盘产生的原因及其包含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3.
祭祀是中国一项传统的文化活动,祖先祭祀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存的祭祀诗中,祖先崇拜的思想随处可见。后世人们主要通过歌颂祖先功德和神化祖先来表达他们对祖先的崇拜,在宗教上达到祈福禳灾的目的,在政治上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祭祀诗颂扬祖先之德、强调孝的重要性,这都受祖先崇拜的影响。祖先崇拜不仅能维护宗族团结,更重要的是能维持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的文字崇拜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文字崇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字崇拜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古代先民文字崇拜既与巫术活动有关,亦与图腾崇拜有关。随着文字传播和发展,文字崇拜出现了泛化、弱化、转移现象,并在当今社会遗有原始痕迹。  相似文献   

15.
太阳崇拜和历法分别代表着神话和科学,是古蜀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都是古蜀文化中的重要因素。从蚕丛氏到开明氏等古蜀人都是崇拜太阳的,他们使用的历法由太阳历向阴阳历发展演变,且都与太阳崇拜有关,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太阳崇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罗兰·巴特:叙事结构的崇拜与反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兰·巴特是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渡的最关键人物.就其文学批评思想而言,在结构主义时期,叙事学论文<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是其代表作,巴特企图根据语言模式描述文学语言,在不同的叙事方法中识别叙事的诸组成部分和它们的可能组合所遵循的共同结构.而在后结构主义时期,文学分析论著是其代表作,巴特希图解释文学意义如何依附于符码,并对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白裤瑶的铜鼓崇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居住在广西南丹县的白裤瑶是布努瑶的一个支系,至今仍然保持着使用铜鼓的习俗。铜鼓在白裤瑶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之所以如此,与古代铜鼓的“神器”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苗族文化中有一种英雄崇拜的精神,它体现在苗族的口头文学、节日、服饰等方面,并表现出苗族以英雄为美、以抗争为美、以悲壮为美的美学特征,这种审美精神是其应对恶劣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生存繁衍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9.
《管子》中多篇提及古帝王,如三皇、五帝、三王等,反映了齐人的崇古倾向。古帝王在《管子》中主要作为说理的论据出现。齐人虽崇古却不迷古,他们对古帝王亦有所批判,反映了齐人在认同基础上善假物以为己用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0.
在惠州地方史料中,历代文人咏叹朝云的诗文汗牛充栋,形成了独特的朝云崇拜现象。这种现象充满了深层的文化意蕴,它是崇苏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折射出文人的美女衬英雄情结,也折射出文人的超迈个性以及侍妾文化中文人的道德意识,表现出惠州独特的社会心理和文人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