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育檀 《资源科学》1986,8(1):17-24
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作为一种特用的树脂资源,是生漆(俗称“国漆”或“大漆”)生产的物质基础。这种从漆树乳汁道分泌出来的天然树脂,具有防腐、耐酸碱、抗高温和绝缘的性能,是其它任何天然或合成涂料无法比拟的。生漆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化工、纺织、农业及人民生活各个方面。素以“涂料之王”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2.
成都漆器又称"卤漆",以天然生漆为原料,胎体不拘,做工讲究,是我国最早的漆艺产地之一。成都漆艺用漆非常考究,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是成都地区历代习俗的重要见证者,它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工艺品,以精美华丽、富贵典雅、光泽细润、典雅绚丽而四方扬名。  相似文献   

3.
<正>漆树是怒江的特色产业。怒江傈僳族居住到哪里,就把漆树种到哪里,漆树籽油是他们传统的保健、食用油。怒江州各少数民族种植漆树、食用漆树籽油的历史悠久,与漆树间形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漆树栽培系统工程,论述了实施这一系统工程的必要性和构想,实现生漆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鑫  张帆 《科技风》2016,(4):96-97
古代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有着温润的气候,所以不乏生长着大片的漆树,漆树为落叶乔木,生长在山区,漆树生长五至十年就可以割漆,漆树破皮流出的汁液就会粘附在刀斧上,也可滴流在器皿上,使汁液顺着器皿流出,接受漆液,干燥之后成为模具,坚固且美观,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无意的将化学原理也应用在了其中,将漆作为一种防护材料和装饰原料也应用在当中,中国对漆的发现和使用都是最早的,也可以说是使用天然漆最早的国家,就截止至目前所出土的文物来说,中国制造漆器已经长达了七千多年的历史。所以说漆器的制造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更是一项很伟大的发明。而漆画艺术,更是我国古代漆艺传统在当代的一种新发展和一种新的形式,同时也为了研究古代传统技艺和艺术提供了最真实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天然生漆的构成成分分析入手,更加科学的说明生漆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再从化学的角度详细的叙述生漆的成膜过程,最后从微观结构上分析漆材料的美感。这对我们理解生漆的材料特点更加科学化,进而更有利于我们对生漆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以漆树籽为材料,采用索氏提取法研究溶剂类型、筛目数、温度和回流次数等对漆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压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是:用石油醚作溶剂,对漆籽粉碎过65目筛、水浴温度为50℃,萃取次数为6次,此时漆油萃取得率为19.99%。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T_(O3-1)脂胶调合漆是我厂的主要产品之一。该漆具有施工方便,价格便宜,性能优良等特点,常年深受用户的欢迎,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材料提价及货源紧缺等情况,使该漆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受到了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有关资料中获悉,有一种叫“高岭土”新型化工原料,产源充足,价格便宜,其性  相似文献   

9.
兰科的兜被兰属约有12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的温带至亚热带山地,我国的四川和云南是其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本文通过植物地理学、孢粉学和解剖学的研究,对该属进行分类学订正,确认中国产有12种,其中9种为我国特有,包括4个新种和1个新组合种。  相似文献   

10.
漆酶特性及其在林产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酶是一种多酚氧化酶,在环境保护、造纸等许多领域都有研究和应用.介绍了漆酶特性及其酶活性影响因子,讨论了漆酶在人造板等工业中的应用,提出了漆酶在林产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亚洲猎豹     
灭绝时间:1948年野生灭绝;1995年灭绝墓志铭:它是动物界的速跑冠军,但仍没能逃脱人类的追杀亚洲猎豹主要产于南亚和中东,印度曾是亚洲猎豹的主要产地,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土库曼斯坦等地均有过猎豹分布。亚洲猎豹与非洲猎豹同种,不同亚种。它的皮毛短而粗糙,为棕褐色,并散布着小而圆的黑斑。  相似文献   

12.
新型漆酚钛螯合高聚物防腐蚀涂料中试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漆是我国特产,年产量为30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7000年来人们一直把它作为优良的涂料,素有“涂料之王”的美称。生漆具有优良的耐腐蚀、耐热和超耐久性。生漆的缺点是:较严重的过敏毒性,漆膜干燥必须在特定的温湿度条件,干燥慢,施工周期长,粘度大,难以施工,对金属的附着力差,耐碱性差。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革新》2014,(6):42-42
成果简介:该成果克服了传统加工工艺的不足,高效利用我国丰富的漆树资源,促进漆树资源的再生利用。同时深加工的产品,可以广泛用于高级化妆品、食品、医药保健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广西引种栽培与道地产区广东化州化橘红的成分差异,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的化橘红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从7个不同产地共鉴定出43种挥发油成分,主要为烯类、酸类、醛类及酯类化合物,其中主要物质以烯类化合物(月桂烯、柠檬烯和γ-松油烯)为主。陆川、南宁等所产化橘红挥发油与广东化州差异较小,而百色产地差异较大,为广西引种化橘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梭梭(藜科),别名梭梭柴、琐琐、盐木等,是亚洲荒漠区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类植被,有10余个种。在我国,虽然只有梭梭和白梭梭两个种,但却是我国荒漠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6.
漆酶是一种生物蛋白酶,有容易变性失活不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因而,本实验室采用交联剂戊二醛将漆酶固定在载体Fe3O4/Si O2纳米粒子上,并用铜离子修饰饱和固载量的固定化漆酶,研究铜离子修饰对饱和固载量的固定化漆酶的活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离子修饰的固定化漆酶有花状结构生成,并且经铜离子修饰后,饱和固载量的固定化漆酶的活性提高了15%左右;同时,铜离子修饰的固定化漆酶对偶氮染料偶氮荧光桃红的脱色率可达90%以上,且操作性稳定。  相似文献   

17.
华人物理学会为促进物理学研究,于1992年成立了杰出青年研究奖,对象是欧、美洲的青年华裔物理学者,由欧美各大学及研究所提名。1993年又成立了亚洲研究成就奖,对象是亚洲的华人物理学者,提名机构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及香港等地的重要科研单位和大学,评委由丁肇中、李政道和扬振宁等七名华裔物理学家组成。笔者由于液晶生物膜理论的工作获得首届亚洲奖,同时还有三位亚裔学者:吴大琪(香港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理论),倪维斗(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相对论等效原理实验)和漆纳丁(中科院高能物理所,τ轻子质量测量)获荣誉提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产地螃蟹甲干燥块根水、乙醇提取物体外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方法:以微量稀释法测定拉萨地区及林芝地区产螃蟹甲干燥块根水、乙醇提取物对45株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及标准菌株ATCC27853的MIC、MIC50MIC90及MBC,并计算其累积抑菌率。结果:拉萨产和林芝产螃蟹甲水、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5923以及45株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但不同产地提取物抗菌作用存在一定差异,拉萨产螃蟹甲提取物体外抗菌作用优于林芝产螃蟹甲,且同一产地药材乙醇提取物抗菌作用优于水提取物。结论:藏药螃蟹甲干燥块根水、乙醇提取物对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山茶花又名山茶、茶花、耐冬等,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我国有山茶属植物220余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自治区)。云南、四川等地是山茶花原始分布中心和现代栽培集中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广西产拳卷地钱进行调查研究,为开发利用拳卷地钱资源提供方向。方法:文献调查、标本查阅及实地调查三种方法结合。结果:广西地区产地钱属植物主要有三种,即地钱、拳卷地钱和粗裂地钱,其中拳卷地钱主要分布广西各地十一个产地。结论:拳卷地钱生长对周围环境要求较苛刻,生产周期较长,资源日趋减少,致使研究和开发利用受到制约、阻碍其可持续发展。增强资源保护意识,切实维护并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