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沟通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访是新闻工作各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采访过程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过程,是个体之间的信息、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采访实践中,记者可运用拉近距离,建立"自己人"效应;因势利导、渐入佳境;沉着镇定、积极慎重;简明扼要、直奔主题等方式,来消除采访对象的心理障碍,使记者在采访实践过程中获取所需资料的同时,极大地减少新闻采访中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以人为本"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同样,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人本主义的理念也逐渐被认可.本文就新闻采访中的"人本意识"进行了研究,以弘扬人性的核心理念,对大众传媒,特别是新闻采访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必须对此有一个充分的思想认识与必要的心理准备,巧妙的应用采访技巧,实现记者采访与对象之间的信息沟通,最终实现高质量新闻报道的目的.本文将通过分析新闻采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寻求新闻采访的技巧运用,确保新闻采访中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良好沟通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访是彼此交流情感,挖掘内心世界的心理交流过程。在采访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积极合作型、不合作型和一般配合型。对此,记者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适,通过与采访对象有效地交流和沟通,确保新闻采访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净恩 《职业技术》2005,(7):30-32
每次采访前,我都有为采访对象"画像"的习惯.当然,这只是根据事先掌握的一些基本情况,在脑子里来一番不用纸笔的创作.每回"画"完像,待见到采访对象之后,我又习惯性地在心中暗自进行比较.有些时候,我"画"得挺准,便觉得采访也顺利、容易了许多.有些时候,则会沮丧地发现"画中人"与现实差得很远,每逢这时,难免就要调整采访计划了.采访莫言迟(化名)这一次,我就又把像"画"错了.  相似文献   

7.
金鑫 《华章》2011,(14)
采访与有些工作不同,它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进行.不仅在采访完成后,记者以其成果--新闻作品发表,同社会发生交往;更主要的是在采访的过程中就必须进行这种交往.因此,准确地认知采访过程中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调节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状态,审时度势,运用恰当的态度、方法进行相应的采访.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采访中,最重要的是,要与采访对象友好地沟通与交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多给予他们关心和理解。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自己不是什么"钦(qīn)差大臣"、"无冕(miǎn)之王",而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要放下"架子"和他们做好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和问题,这也是保证新闻采访能够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提问是新闻采访通向成功的"桥与门",新闻采访多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与采访对象进行交谈,如何让采访对象感到亲切、不拘束,关键是记者的提问技巧,提问技巧更重要的是记者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文对电新闻采访提问技巧和方式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于提高自己的采访技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作为广播电视的新闻采访人员——记者,必须在采访之前确定选题,并就这一选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选题时确定新闻报道对象的过程.确定采访选题,是新闻采访活动实施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选题定不下来,采访活动就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11.
细节真实和总体真实是新闻真实性的两个层次。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过程中,对这两个层次的把握必须平衡,不能顾此失彼。本文以媒体"妖魔化"河南人的报道为例,解读新闻细节真实和总体真实的内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媒体在报道中更好地把握新闻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新闻采访中的话轮及角色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中话轮及角色的转换比较频繁复杂,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话语语境。文章拟以BBC真实录像材料为对象,分析其话轮及角色的转换过程和特点,旨在说明新闻英语话语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新闻采访不仅是向被采访者搜集素料的过程,也是彼此心灵交流,挖掘内心世界的心理战。心理学的成功运用,对于新闻采访质量起重要作用。在心理学视角下,新闻采访的有效方法包括:了解采访对象的群体心理、分析采访对象的气质类型、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情绪、调控采访对象的消极反应、理解采访对象的形态语言等。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为新闻报道所进行的调查研究过程,如何了解和掌握采访对象的心理尤为重要,笔从年龄,性别,化水平及所从事的职业等方面试图进行分析,以求获得最佳采访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体育摄影这份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就是体育记者在新闻现场简简单单的拍几张照片即可,这是人们对于这份职业的不了解.一个优秀的体育摄影记者想要拍出一张满意的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谨慎的工作过程,工作人员要根据事实真相,并且对该新闻进行判断,从而得到真实可靠且有价值的新闻.与此同时,体育记者还要对采访的新闻现场进行尽可能生动形象的描述以吸引受众的眼球.所以,对于体育新闻的采访,这是对一个新闻判断真伪同时也是阐述新闻的过程.新闻价值的大小以及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都决定了摄影记者的工作是否顺利,同时也决定了这则新闻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关于"隐性采访"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秩序是法律的追求。如何才能使那些暗访记者所进行的报道既满足社会公众的渴求欲,又在法律界限之内?就此对隐性采访存在的合法性和法律制约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新闻采访心理研究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的重要性,记者江永红说:“搜集寻访日采访.采访之对象,无非人与事,而事乃人为,除却纯自然现象新闻,采访归根结底是与人打交道,即必须面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场.在一定意义上说,会不会营造出一个有利于采访的心理场,是决定一个记者采访之成败、效率之高低的枢纽.此乃作者多年实践之感悟,不知是否有失偏颇.”采访心理研究对民生新闻的采访实践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过程、对象、数量作出了具体的要求,怎样才能真实而准确地考查出学生对课外名著的阅读情况和领悟程度,这几年全国各地中考题对此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隐性采访是新闻满足人民知情权和代表人民更好地行使舆论监督权所必须采用的、获取信息和资料的一种手段,具有其合法性。公共利益至上是隐性采访的合法依据;采访对象及其行为是否受法律、法规保护,是否符合党和政府的政策、规定,是否符合社会公德和惯例是记者衡量自己隐性采访是否越界的一个重要标准。记者必须有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和献身新闻事业的敬业精神,才能实施和完成隐性采访。  相似文献   

20.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中必然涉及到许多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新闻的获取可能往往以被采访对象的尊严、情感的丧失为代价,要尽可能避免对采访对象的情感伤害,即使为此放弃采访也在所不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与任何一种工作的职业责任一样,要与社会伦理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