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末,第三代诗歌运动即将结束之时,有相当一部分诗人离开了诗坛,而留下来的坚守者,或在国内默默写作,或旅居海外进行创作转型,海上诗派的代表诗人孟浪,就属于这转型中的一员.他经历了80年代的第三代诗歌运动,又经历了90年代前期的个人化写作风潮,旅居美国十余年,最终转向了对当下社会与自由精神的关注.孟浪的创作历程,代表了第三代诗歌运动之后一部分诗人"漂流式写作"的风格,颇具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2.
70年代出生的诗人以群体面貌崛起于诗坛.他们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游离,没有充分挖掘这一写作资源;他们的诗歌创作成为生活表象的罗列;诗歌语言完全追求叙述化的效果.他们进一步发展了第三代诗人的后现代精神,谈不上"诗歌革命".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女性诗歌在新时期的发展是受人瞩目的,但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的大背景后,有一大批女性诗人及其作品在诗歌命名的史化进程中,却又被遮蔽遗漏在"第三代"与"70后"之间。出于一种身份上的焦虑以及女性诗歌对男性话语反叛书写的利弊权衡,中间代女性诗人坚守着对诗神的崇拜与热爱,在双重夹缝的焦虑中,以女性自身独特感受言说的自信,诗意地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激情与技术的结合中做出了精彩的突围表演。  相似文献   

4.
对"中间代"或"中生代"的命名现象,其实只是这些诗人们"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方式.他们对1990年代与1980年代的诗学差异尤为敏感,同时也就有对共同性的忽视,这导致了他们对自我存在的焦虑,并进而试图通过对自我命名的方式"标新立异".然而"中间代"或"中生代"并不能构成一个独立于"第三代诗人"或"新生代"的"代",他们应属于"新生代"的一部分或一种写作倾向,或者应称为"新生代后期诗人".  相似文献   

5.
叙事性在90年代以后的汉语诗歌中全面彰显,不仅是一种诗歌写作策略的转换,更代表着一种新的诗学观念与审美追求。这种变化是根植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深刻转变,根植于个人化写作下诗人对自身主体性的认识,更来源于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对诗歌文本有效性的诉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的后朦胧诗是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90年代的诗歌创作,创作主体包括第三代诗人以及90年代倾向于"个人化写作的"诗人群。朦胧诗退潮以后,一批更加年轻的诗人,以断裂的姿态挥别朦胧诗人的诗学追求,他们竭力摆脱朦胧诗带给自己影响的焦虑,撕碎有寄托的描红者的身份,致力于开拓一片自由的诗学园地。这群诗人对诗歌的热情,对诗歌创新的追求,对创作表现出的虔诚,在我们这个文学已经失去轰动效应之后的时代里是值得追忆和怀念的。本文试图梳理朦胧诗以后当代诗坛的流派、代表诗人,以及他们的创作和理论,在游动的悬崖上观看后朦胧诗"喧哗与骚动的风景",倾听夜莺在那个时代的歌唱。  相似文献   

7.
评论界对第三代诗人作品中的“世俗生活”场景有很多论述,但少有评论家对此有一个细致的分析与描述。本文以于坚诗中的“世俗生活”场景为分析对象,从80年代到90年代于坚诗歌写作方式的变化,指出正是诗人原有美学经验的失效导致了90年代诗歌的转向。  相似文献   

8.
中间代诗人可以称之为“准文化遗民”。酝酿于1980年代、登台于1990年代的中间代诗人,既以反“革命情结”区别于其前的第三代诗人,又以对历史与当下的担当区别于其后的“70后诗人”熏而成为当下诗坛的中间力量。  相似文献   

9.
1985年以后,“朦胧诗人”逐渐引退,“朦胧诗”的单向度写作已经不再为更年轻诗人所满足。随着国人艺术观念的解放,诗歌写作风格也日趋多样。以时间为标志的“第三代”、“70后”、“中间代”、“80后”和以作品价值取向为标志的“知识分子写作”、“民间立场”、“下半身”等命名相继出现;各种写作潮流之间分野日益明显,并引发多次论争;民刊的日益兴盛与互联网的出现,使诗歌写作和发表打破了以前官办刊物的垄断地位。这一切,使近20年来的中国诗坛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0.
命名的尴尬     
文章从近年的“中间代”诗歌命名入手,分析此种命名的焦虑背景,考察诗人、诗歌情况,揭示了命名之下诗人创作风格的混乱多样、诗歌理论阐述的模糊和诗人诗学追求的巨大反差,从而发现命名的尴尬。“中间代”的命名仍是观念大于作品的策略性行为,时过境迁,难免为人遗忘的宿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的后朦胧诗是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90年代的诗歌创作,创作主体包括第三代诗人以及90年代倾向于“个人化写作的”诗人群。朦胧诗退潮以后,一批更加年轻的诗人,以断裂的姿态挥别朦胧诗人的诗学追求.他们竭力摆脱朦胧诗带给自己影响的焦虑,撕碎有寄托的描红者的身份,致力于开拓一片自由的诗学园地。这群诗人对诗歌的热情.对诗歌创新的追求,对创作表现出的虔诚,在我们这个文学已经失去轰动效应之后的时代里是值得追忆和怀念的。本文试图梳理朦胧诗以后当代诗坛的流派、代表诗人,以及他们的创作和理论,在游动的悬崖上观看后朦胧诗“喧哗与骚动的风景”,倾听夜莺在那个时代的歌唱。  相似文献   

12.
诗歌写作无需技术尺度与规范吗?回答是否定的。百年汉诗一直在技艺精英化与技术大众化之间摆荡。"中间代"诗歌写作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规范的瓦解、技术的灭失、难度的消灭,必然的结果是诗歌本体的堕落。因此,必须重提诗歌写作的文本伦理,重建诗歌写作的技术难度。  相似文献   

13.
对“中间代”或“中生代”的命名现象,其实只是这些诗人们“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方式。他们对1990年代与1980年代的诗学差异尤为敏感,同时也就有对共同性的忽视,这导致了他们对自我存在的焦虑,并进而试图通过对自我命名的方式“标新立异”。然而“中间代”或“中生代”并不能构成一个独立于“第三代诗人”或“新生代”的“代”,他们应属于“新生代”的一部分或一种写作倾向,或者应称为“新生代后期诗人”。  相似文献   

14.
在90年代以来诗歌"边缘化"加剧的处境之下,在重庆新诗理论界"新诗二次革命"理念、"三大重建"方向的推动下,重庆新诗在艰难跋涉中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大批60年代出生的诗人如李元胜、冉冉、冉仲景、唐力、王顺彬、李尚朝、冬婴等的诗歌创作,以"写作的自觉"(即诗人在诗歌的美学趣味、语言和文体意识等诸方面的自觉)和"自觉的写作"(即在写作之先即已趋向完成的诗人对自我的精神定位与价值确认的写作)而各具特色、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世纪未来10年的诗歌美学孕育于"70后"新诗创作之中,"70后"诗群正在成为诗坛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最具冲击力的群落有"下半身"写作,"第三说"诗群,《汉诗年会10+1》诗群,以及活跃于各大网站的70后网络诗人群。其中,作为"第三说"主持人的康城,其诗歌创作更具流派特征:生活化意象赋予诗歌真切而平实的内涵;语词创新、形式技巧开拓着诗意的深层理性;时代性主题书写更是时代共名与诗人个性的完美融合。"第三说"主持人康城的诗写近期呈现出执着而温和的理性态度,可以看出"70后"诗人面对纯文学市场化转型的艰难选择,一个与朦胧诗、"第三代"、"中间代"比肩的新诗潮正在悄然崛起。  相似文献   

16.
伊沙以其卓异的写作姿态和风格,成为1990年代以来中国诗坛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写作身份驳杂不一,结合诗作分析他诗歌写作的三重身份:痞子、小市民和知识分子,并简要论述这三重身份之间的关系,以期初步探讨伊沙诗歌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汉语新诗在一次次裂变中前进,于看似混乱的表征背后得到了空前的生长。朦胧诗式微以后,引渡出来一批极具才华和创造力的"第三代"诗人。通过叙述策略的转变、文化之诗的探寻以及"元诗"意识的运用三方面来简要梳理"第三代"诗人在这一时期为新诗的创作发展作出的种种实践与探索,分析一些代表性的诗歌文本以及诗歌现象,试图给当下困境中的现代汉语诗写作提供一种启示性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从文本出发,解读了“知识分子写作”代表诗人西川和“下半身”盟主沈浩波的同名诗歌《一个人老了》。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比较,结合知识分子诗人和民间诗人的论争来探讨这两首诗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由此为例浅探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在当今诗坛各有诟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他们"诗群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有着特别的民刊行为,这与其代表诗人韩东有着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关联。韩东的云帆诗社活动,编印《老家》、《他们》的经历,以及对"他们"诗群的叙述,都表现出了对既有秩序的反叛,对自我秩序的想象意识。探讨民刊方式与秩序想象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引发对"第三代"诗歌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姜起超 《文教资料》2012,(34):88-91
随着诗歌本体意识的回归,90年代先锋诗歌的书写出现了许多转向,诸如出现了比先前抒情性诗歌写作更为深邃的"智性化"书写,及物写作逐渐替代了虚高的不及物写作,细节写作的出现强化了诗歌处理现场的能力,而且,伴随着一种本体意识的成熟,诗歌叙事特质凸显,先锋诗人先进的创作理念把"诗歌戏剧化"写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