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无论哪个省,一旦将名著阅读列入高考考查范围,首选篇目之中必然少不了《红楼梦》;即便不考查名著,各地语文校本课程一样少不了《红楼梦》。囿于高中生的阅历及阅读能力,教师的导读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名著阅读在语文试卷中的分值比重不断增加,同时其考查内容、考查方式也日趋灵活化、多样化。所以,名著阅读教学须打破僵化、不断深入,推动并促进名著阅读向专题式深度阅读教学模式转变。文章以《简·爱》为例,通过专题式名著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让学生达到明晰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拓展阅读思路等深度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纵观许多文学名著阅读考查题,我们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许多学生没有读过原著,但在答题时也讲得头头是道。这说明考查是不正常的,是对文学名著的“伪”考查。下面笔者围绕2005年中考名著阅读题的考查形式与内容作一个归纳与分析,以期达到“真”考名著的目的。一、考查的内容1.考查名著中的主题或内容。如:(2005年河北省)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读《》(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2.考查名著中的情节或人物。如:(2005年陕西课改区)请从下面作品中任选一部,写出其中一个主要人物,并简…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现象非常令人遗憾,那就是,不要说高一高二的学生,许多都要参加高考的学生,却仍然不清楚高考要考查哪些名著。高考到底会考查哪些名著呢?其实,每年的《高考考试大纲》都会做出比较详细的说明。我们知道,中考已经考查过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繁星·春水》《朝花夕拾》《水浒传》《西游记》《骆驼样子》《童年》这些名著,高中就  相似文献   

5.
<正>文学名著列入高考考查范围已经十多年了,怎样让考生充满自信地迎接高考,教师怎样加以指导,需要文科教师共同探索,尽可能让学生少走弯路。我们先要明白高考考查名著现状。文学名著列入高考考查范围已经十多年了,一般考查十部名著,涉及短、中、长篇三类,其中篇目大多数不变,仅少部分微调,有些篇目一直存在,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皇皇巨著,研究学者穷其一生仅是走前人的老路,当已被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的高中生们面对它们时,要掌握到哪一步  相似文献   

6.
金修传 《新高考》2008,(4):16-17
200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将"名著名篇阅读"定位在理解能力层级,这就意味着名著名篇的阅读以识记理解性阅读为主,借鉴2007年福建省高考名著名篇阅读考查经验,结合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典型题示例",2008年江苏高考名著名篇阅读题将会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经常出现关于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中有关内容的试题.2017年数学高考大纲中明确指出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考查要求,所以在高考备考中一定要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特别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下面举例说明,供参考.1渗透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  相似文献   

8.
名著的语文教育价值和人格陶冶功能世所公认,多地高考试卷引入名著考查题也就顺理成章.福建、江苏自2007年、2008年在高考命题中设置名著考查题,迄今分别已坚持8年和7年,且考试目标、考查内容、考题类型渐趋稳定,特色各异,但各自都有着相当的代表性.2014年高考题新鲜出炉,较之往年,名著考查有何新动向?这些新动向是否应该成为名著考查的大方向?名著考查的所能、所求、所忌各是什么?笔者主要通过对福建、江苏两省历年高考名著题的梳理、解析,试图勾勒高考名著考查两种截然不同的走向,并探求其各自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进而审视2014年高考名著考查命题的得失,以期对高考名著考查的优化有所前瞻.  相似文献   

9.
新《语文课程标准》把中学生名著阅读摆到了比较明显的位置.各地的升学考试也把名著阅读纳入了比较重要考查范围之内.故正确引导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畅游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以下是我对初中学生名著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一、名著阅读类试题的考查要点 名著阅读类题型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亮点题型.近几年来,一直是常考常新,在命题实践中不断丰富考查的呈现形式,推进考查的内容,细化考查的要点.从考查的内容看,始终不变的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的范围.主要包括:1.考查积累:阅读文学名著应达到一定的量,特别是对课标规定的名著情节内容熟悉程度的考查:2.考查理解:即对名著人物情节主题等认识和理解的程度;3.考查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并结合体验表达从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4.考查评价:能联系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及相关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综观近两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名著阅读考查成为热点,很多省市不约而同考到这一内容。下面结合中考试题谈谈此类题目的考查方式及应对策略。一、考查范围重点考查《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中推荐阅读的作品,其中又以“四大名著”为考查重点。二、考查内容1.书  相似文献   

12.
《语文知识》2014年第9期刊登了苏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俊清老师的文章《贴地而行还是飞天而舞——高考名著考查的回望和前瞻》,对于承担文科班语文教学任务的我们来说,着实受益匪浅。高老师的文章对福建和江苏两省的历年高考名著考查题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分析,材料丰富,剖析精到,既依据两省考试说明的要求解读各自命题的优劣,同时立足于名著高考的考查实际。针对江苏高考而言,尤其关注到高三师生巨大的应试压力,可谓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3.
赵仲春 《新高考》2009,(3):22-23
2008年,名著名篇的阅读考查首次出现在江苏省的高考试卷中。因为是初次亮相,所以不为难考生,两道简答题还是比较浅易的,稍微接触过《呐喊》与《红楼梦》的考生都能作答。而2009年高考名著名篇简答题的考查可能会考得更细致、更灵活,必将稳  相似文献   

14.
正"文学名著"是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它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文学名著考查在福建高考中分值所占比例大(10分),内容覆盖面广,目前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子夜》《家》《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七本名著,落实的难度较大。所以在阅读和复习中教师不知从何处入手,往往把导读手册和名著一股脑儿抛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缺席的现象极为常见。学生则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情节识记含混不清。学生答题时常见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对跨度较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上海生物学高考是近年来考查内容调整最大的一次考试。由于教材内容与学时有一定程度的变化,(2009年上海高考考试说明》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适度增加了高考的考查内容范围,因此试卷在考查内容、试题的背景呈现形式方面均有新的表现,故而也显露出了教与学的一些不足,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6.
【指点迷津】“经典名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新课程要求学生读一些文学名著,汲取文学名著的精华,从而提高语言、文学素养。为响应《课程标准》的要求,高考也增加了名著考点,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和了解。名著名篇阅读,是指能领会名著内容并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学生了解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相似文献   

17.
从2004年起,高考《考试说明》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此后, “熟语”考查题被明确地列入高考考查范围。高考试题中熟语考查题型灵活多变。为了考生在复习当中更好地掌握熟语的有关知识,分清类别,现将有关内容及其规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一部经典名著,历来为人们所喜欢,百读不厌。再加上近年来高考、中考增加了对名著的考查,阅读《水浒传》就更有实用价值了。对于一部《水浒传》,我们了解多少呢?理解多深呢?客观地说,虽然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核四层四翼”,全面把握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容,有助于深入理解高考的核心功能,准确把握高考的考查内容,明确高考考查要求。对标高考评价体系,从“考什么、为什么考、怎么考”三个维度剖析政治学科主观题,可以精准把握考情,明确试题考查意图和考查方向。  相似文献   

20.
2014年高考大纲明确规定了11部古今中外的名著阅读和考查要求。名著阅读是文科语文加试考查的重要部分,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深入领悟名著内容的能力。重视名著阅读是应对高考必须进行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阅读名著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思维得到锻炼,进而达到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