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物都有自己特有的形象,形象本身也就成了事物内在的反映.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事物的形象来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找到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这种通过借助事  相似文献   

2.
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它.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和运用.本文就一次函数这一知识点,归纳几种常见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并举例说明.一、方程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就要求我们对事物进  相似文献   

3.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间万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中,是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共同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同样,数学问题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矛盾,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数学思维分析研究数学问题中的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寻找问题的突破口.1动与静的对立统一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只有在运动的事物中寻求相对的静止,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只有用运动的观点看待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的全貌,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在解析几何中,静态的曲线、曲面可以看成满足几何条件的动点的轨迹.而数学中的最值问题可以通过探索变量的动态…  相似文献   

4.
美的事物往往让人心情愉悦,乐于接受,但美的事物往往是要有人去发现、去揭示,就好像如果没有听行家的介绍和讲解,我们确实不懂得蒙娜丽莎美在哪里一样。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向学生揭示数学的美,让学生感受数学美,从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中学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美,其表现形式有很多方面,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发现和欣赏她的美。  相似文献   

5.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善于全面地考察问题,从事物的各种联系中去认识事物.思维广阔的学生,不仅能把握事物的全体,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避免问题的片面性及狭隘性,而且不忽略重要的细节和特殊的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按照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对象区分为若干类别的思维方法。一切事物只有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才能区别事物间的千羊万别,明确事物间的联系,数学是以概念为支柱的,没有分类,数学概念就不复存在,也就无法建立和发展。可以说,几乎一切数学问题都与分类有关,学习数学应从分类开始。  相似文献   

7.
数学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关于模式的科学,这个模式就是客观事物关系结构的数学形式,它已舍去了事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具体形态,抽象为形式化的数量关系或空间结构.因此从数学的本质来看数学解题,关键就在于洞察问题的深层结构.表面形式或具体情境很不相同的问题,一旦看清其相同的结构,就有希望化归为已经解决的问题.即使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直接处理它,我们也能有的放矢地整合现有解题模式或变更当前问题而闯出解题的新途径.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形异的问题为何是质同的.其内容可以认为是文[1]、[2]在新角度下的继读思考.1 染色问题近年的高考与竞赛都出现了一类可以称为“染色”的问题.并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参见文[1]  相似文献   

8.
朱婷婷 《新高考》2009,(Z2):71-72
由于事物的特殊性中包含着事物的普遍性,所以在研究某些有关一般情况的数学问题时,我们可以不考虑一般情况,而直接利用假设的特殊情况去研究,从而使原问题获解.这就是所谓的"特殊值法".填空题是一类只注重结果而不需写出解题过程的特殊问题.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将问题的一般情形  相似文献   

9.
七、类比思想通过比较两类事物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并由其中一类事物的某种已知属性,去推测另一类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思想——类比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类比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通过两类问题的类比,可以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线索,沟通联系,指出目标,使思维有了方向,能发现问题的解决途径,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最后解决.类比思想是数学发现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数学上许多重要定理都是由类比而猜想,由猜想而证明的.类比的思想在某些数学发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伟大的引路人”.八、对应思想对应作…  相似文献   

10.
排列与组合     
§1.引言 1.排列与组合是宇宙间一种自然现象。自然界中由于事物相互之间以及事物本身内部组成部分各个间,在位置、时间上的顺序和配合的不同,因此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图象,形态,事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现象。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到它的影响。我们所讨论的,数学上所谓排列与组合是从数的艰念出发,在理论上讨论事物在排列和组合中的性质,研究它们的规律。这样我们可以进一步掌握它并利用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国在上古时代就能创造性地利用它。如用“——”及“--”两种符号,每次取三个(可以重复)排列着,得到八种形式,它就是所称的八卦,拿来记载简单的事物。我们一般都认为这是我们文字的起源。我们  相似文献   

11.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运动的、联系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和方法来思考、研究问题,用辩证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就成为数学学习的基本活动.题目千变万化,已知和未知之间充满矛盾的对立统一,在指导学生研究数学问题时,要积极引导他们运用联系转化观、对立统一观、运动变化观来分析问题,探求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这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体会,以期抛砖引玉.1 运用联系转化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启示我们,宇宙间每一事物与周围事物都是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事物内…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参与操作的机会,才能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以此来激发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相似文献   

13.
特殊化,是认识数学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往往总是从事物的个别现象开始的.因为,从问题的特殊情况出发去观察、分析问题,往往能受到启示.当问题不强调一般性,而具有任意性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用特殊(个别)来代替一般,从而使问题得以简化.  相似文献   

14.
联想是一种既有目的又有方向的想象 ,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问题想起其它事物的心理活动 .亚里斯多德说 :“我们的思维是从与正在寻求的事物相类似的事物、相反的事物、或者与它相接近的事物开始进行的 ,以后 ,便追寻与它相关联的事物 ,由此而产生联想 .”在数学解题中有类比联想、可逆联想、对比联想、化归联想、数形联想、因果联想、接近联想、特殊化与普遍化联想等 ,解数学题就是不断联想的过程 .广泛联想 ,可以使我们的智慧插上矫健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联想可以发现、猜测数学规律 ,也可以用来寻求解 (证 )数学题的思维路线 .…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而化归方法是数学中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方法,能为人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指引方向启迪思路.有利于对事物进行分析、概括、抽象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舍弃非本质属性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设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化归,就一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1几何直观的含义与形式直观是指人用感官直接感受和观察,即人们接触事物时,借助于经验、观察、想象等产生的对事物及其关系直接的感知与认识.几何直观主要是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1]).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几何直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直观,可以把抽象的、复杂的数学概念、数学问题变得形象简明,可以帮助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言:几何直观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可能重要、可能有意义和可接近的,并使我们在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已经进入到全新的数字化社会,从日常生活的基本买卖到数字电视、电脑的0,1逻辑运算都不开数字.可以这样说,数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事物、表达和交流思想,更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从教材和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从头到尾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更为学好各科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培养数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从数学的产生及其研究对象来看,数学也是一种对于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事物的多样性、关联性和奇特性,就必然造就数学世界的五彩缤纷,玄妙莫测.而我们往往还缺乏对于数学景观的探索与发现.比如,在自然数中,就有许多神奇的规律,能够令人回味无穷,获得美的感受,甚至产生智慧的启迪.一、自构现象事物的内容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是我们所追求的境界,许多自然数有着表达自我的绝妙方式.比如,有些自然数可以表示为除自身之外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大千世界中,所有的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数学与物理这两门学科也不例外. 在数学中,等差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公差.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20.
在聋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有的学生很害怕数学,不喜欢数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很抽象、与生活没有多大联系,觉得学习数学没有多大的作用,因而影响了学习兴趣和效果.为提高聋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