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在原有生产条件下通过调整薄膜衣包衣技术寻找出影响盐酸环丙沙星片脆碎度的因素进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数量。方法:通过分析影咆脆碎度的原因在相同工艺条件下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最佳方案。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后提高了盐酸环丙沙星片的脆碎度减少了尾料数量。结论:采取的有效措施方法简单易行能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头孢克洛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经过系统的工艺研究,筛选出头孢克洛胶囊处方中稀释剂、助流剂、润滑剂的用量,以溶出度为指标综合评分,筛选最优处方。结果:优选的头孢克洛胶囊处方工艺合理,溶出快,30min累积溶出达95%以上,质量稳定,便于大生产。结论:所确定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一种较为高效可行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以便于更方便的测定复方阿莫西林干混悬剂的溶出度。方法:通过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对其进行测定。结果:经过测定,阿莫西林干混悬剂中阿莫西林的回收率为99.31%,RSD为0.48%。盐酸氨溴索的回收率为98.43%,RSD为1.08%。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测定阿莫西林复方干混悬剂溶出度的测定中表现良好,且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可以作为复方阿莫西林干混悬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我公司计划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片产品,但在产品工艺研究中一直存在着崩解时间不稳定,溶出度低等问题,实验为提高产品溶出度。方法:我们在原设计处方基础上,加入了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s-HPC)、吐温-80、淀粉等4种辅料和设计了不同组成、不同用量的组方,以确定其适宜的处方与生产工艺。结果:吐温-80能较好的提高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克拉霉素颗粒的处方工艺研究,确定其最佳处方及工艺条件。方法:经过系统的工艺研究,筛选出克拉霉素颗粒处方中润湿剂、助悬剂等用量,以溶出度和口味为指标综合评分,筛选最优处方。结论:所确定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考察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的稳定性,确定其有效期。方法:在不同温度、湿度和时间下,取样检测其外观性状、重量变化、含量、有关物质和溶出度的变化。结论:通过检测结果确定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贮存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阿莫西林片溶出度的方法。方法: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第二法,以水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75转/分,30分钟取样,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量,检测波长为272nm。结果:阿莫西林在91.16-120.28ug/ml浓度范围内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0.2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能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实验选择最佳的裂解反应条件,获得最高的裂解率,从而使6--APA总收率提高。方法:通过实验,在影响裂解率的主要三个条件中,分别找出最佳的数值,最终得出裂解反应的最优工艺。结果:通过实验,分别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获得了最佳的6-APA的裂解生产工艺。结论:此6-APA裂解反应工艺是最佳的,6-APA生产收率达到最高水平,生产质量稳定合格.  相似文献   

9.
对缓解视疲劳口服液生产工艺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考察,寻找最佳生产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设计考察pH值、加热时间、过滤系统、灭菌温度4个因素对原花青素含量的影响,选出用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结果:药液pH值对原花青素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在pH值为4、药液煮沸5分钟,以澄清板为过滤系统,灭菌条件为100%40分钟时所提产品的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产品性状最好。结论:生产过程中应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高硅氧玻纤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分析了高硅氧玻纤制品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阐述了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质量过程控制,是提高高硅氧玻纤制品质量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伐他汀钠胶囊的溶出度。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Ⅱ部溶出度测定法中的第二法,以水900ml为溶剂,转数为50r min-1,30min时采样。采样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DiamonsilTM C18(200min×4.60 mm,5μ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甲醇(40:60)pH3.5±0.0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8 nm,以外标法测定普伐他汀钠胶囊的溶出度。结果:线性范围为3.0—12.0 μm-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1.7%,n--6),溶出度符合规定。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羚羊感冒胶囊崩解时限的因素,优化羚羊感冒胶囊生产工艺。方法:以崩解时限为指标,优选浸膏提取工艺;以干膏水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工艺参数。结果:优选的羚羊感冒胶囊生产工艺,制得合格药品;浸膏离心处理、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对崩解时限有显著影响。结论:优化后的羚羊感冒胶囊生产工艺合理可行,质量可控,保证了产品在生产及保存过程中崩解时限合格且稳定,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头孢他美酯胶囊溶出度。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63nm波长处测定盐酸头孢他美酯胶囊溶出度,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滤膜不干扰样品测定,方法专属性好;供试品在0.1mol/L盐酸中的溶出较好;头孢他美酯在2.41μg/ml~19.25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线性相关;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28%;精密度RSD为0.04%;溶出液在3小时内稳定;各个考察指标均符合测定要求。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盐酸头孢他美酯胶囊溶出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头孢克洛颗粒的处方工艺研究,确定其最佳处方及工艺条件。方法:经过系统的工艺研究,筛选出头孢克洛颗粒处方中润湿剂、助悬剂、填充剂、粘合剂、矫味剂等用量,以溶出度和口味为指标综合评分,筛选最优处方。结论:所确定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口感良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平果氧化铝厂采用的是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其主要原料为一水硬铝石,其设计生产对铝土矿的要求是氧化铝含量大于56%、铝硅比(A/S)在12左右。由于公司所在地铝土矿的不断减少,且品位也大幅度降低,为了有效的延长氧化铝生产的年限,采取不同品位的铝土矿进行掺配使用。目前使用的铝土矿仅A/S=9±0.5,导致其相对溶出率下降。文章对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影响其相对溶出率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实现了有效地提升相对溶出率、提高氧化铝生产效率,对氧化铝生产指导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粉针员工的过敏率偏高,员工的流动性比较大,给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产品质量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改进设备和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以减少员工的过敏率,保证生产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兽用生物制品从研发、生产再到产品的应用,都存在着产品质量和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和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兽用疫苗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有效。本文以西藏生药厂为例,从疫苗生产基本条件、疫苗生产工艺流程及影响疫苗质量的关键环节等介绍了规范的生产工艺。从疫苗生产质量控制要求、遵守《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方面、生产过程的全控制、兽用疫苗的质量检验控制要点以及批签发管理,严格质量管控制度,确保疫苗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苦参碱单体制成固体分散体,从而提高苦参碱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方法:以PEG6000、伯洛沙姆、PVP为载体,用溶剂熔融法制备;测定其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苦参碱单体与PEG6000的质量比1:9、熔融时间1min、加热温度70℃,在人工肠液中15 min累积溶出率为90%。结论:以PEG6000为载体制备的苦参碱单体固体分散体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实际,重点介绍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伐他汀钠胶囊的溶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腈纶膨体毛条生产采取拉断法直接制条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所制得的腈纶膨体毛条因纤维随机交叉断裂,纤维多以平行方式排列,纤维长度分布较为整齐,毛条条干十分均匀,可以有效降低毛粒。在研究腈纶膨体毛条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对腈纶丝束质量要求进行分析,重点探究腈纶膨体毛条产品质量控制措施。通过优化制造工艺参数,提高膨体毛条产品质量,实现其生产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