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家庭教育是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和动力。孩子的家庭教育一旦欠缺,就会导致其在思想、性格及行为方面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埋下不良的种子,使孩子形成一系列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学校教育工作的成效。文章通过分析当下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探究“新思政教育”背景下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途径和对策,旨在以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成效,最终反过来促进学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中新市民群体人数逐年增加,国家政策对新市民家庭孩子入学条件的诸多优惠,许多务工人口涌入城市寻求自身和孩子更好的发展,使得新市民小学生的数量在城市学校中的占比在逐年增加。但因新市民家庭无论在教育意识、教育方法、家长文化层次、经济条件、家长接受再教育学习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所以,新市民小学生的成长教育结果不尽如人意,家庭教育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主要就新市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及改善措施进行探究,以提高新市民家庭教育的水平,使新市民小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正>针对孩子入学后的心理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去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生活呢?一、小学生的心理变化1.活动方式的变化:孩子由以游戏为主变成以学习为主,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刚入学的孩子会遇到许多不习惯,碰到许多困难,学习已成为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具有社会意义。所以,在这个阶段,小学生会产生新的心理品质和态度,心理各方面都将得到相应的发展。2.接触对象的变化:孩子由个体活动变成集体活动,个体活动  相似文献   

4.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据电视上介绍 ,英国一所名牌学校的招生非常有趣 ,考试的对象竟是学生的妈妈 ,妈妈合格孩子就能录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之所以会这样 ,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奠定良好的身心发展基础 ,就会为日后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创造较好的条件。否则 ,就会给日后的学校教育带来许多困难。 2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家庭是由婚姻和…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教育不发达的古代,家庭教育占着重要地位。很多名人的成才,都与严格的家庭教育分不开;在学校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而且也是学校教育的先导。孩子在入学前要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这自不待言;入学以后,也要伴之以家庭教育;即使长大成人,父母也不能不随时进行教育。在这方而古人积累  相似文献   

6.
正一、在读史读人中明理这是一个被很多人熟知的事实:犹太小孩刚刚懂事时,母亲会在书上点一滴蜂蜜,然后叫小孩子去吻。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孩子满怀着憧憬走进校园,学校创新孩子的入学礼,在点沙开笔破蒙之时,让孩子和"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故事相约,让孩子明白我们的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之所以这样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根据小学生都  相似文献   

7.
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生活,是初为小学生家长的爸爸妈妈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识字多、会做算术就能轻松入学了。其实不然,还有比识字、做算术更重要的内容需要在入学前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秋季开学起,上海的小学开始全面推进"零起点"教学。就在这个十一长假前夕,教育部针对小学生的"减负十条"也在广泛征求意见。有人说,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确实,今年开学的一个月以来,我观察到不少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家长颇为焦虑。学校下午2点半以后就放学,又不留作业,孩子大段时间不是白白浪费了?幼儿园说不需要提前学,上了小学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孩子会不会一上学就跟不上?……  相似文献   

9.
<正>当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背着书包"换位"成一名小学生时,那是他人生中多么自豪的一刻;但是,很快就会出现"手忙脚乱一族",让多少家长、老师为其"愁外愁"。一年级,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二次"断奶",是心理发展上的一个质的突变。面临这一重大转折,新入学的小学生往往会产生许多不适应。一是他们不适应以学习活动为主的小学生活,学习的正规化和负担的加重,比起那种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学前期,简直天翻地覆。二是他们不适应新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个要求那个要求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人的一生所受到的教育应该是综合的、全方位的,应该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家庭教育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第一"都应该是从家庭、父母那里得到的。一个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孩子  相似文献   

11.
试论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是一项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的系统工程。教育学生,学校固然负有重要的责任,而家庭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客观地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性,特别是小学生,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较多,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不好,就会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使教育达到预期目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种教育密切配合 ,形成了一个培养人、教育人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 ,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 ,家庭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础。因为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 ,也是“养成”的教育 ,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 ,决定孩子做人起点的高低。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场所 ,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 ,孩子就在这个环境中逐步成长 ,家庭的一切都会在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就在这种环境中获得他们最初的生活经验 ,初步的科学文…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人从生下来的第一天起,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认识、情感、学习能力等,都和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入学时,儿童已经在家庭教育影响下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继续影响着孩子。  相似文献   

14.
由于家长自身素质、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诸多不同,一年级新生的素质也各不相同,有很多一年级新生在入学时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成为家长、学校乃至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我们学校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通过网络搜索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新生入学阶段家长、学生、教师的现状;组织开发和实施一年级新生入学课程,让一年级新生在入学阶段就适应小学生活、爱上小学生活;通过开展一年级教师培训和家长培训,为每一个新生扣好小学生活的第一粒扣子提供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占到了70%以上的分量。不管学校教育怎么努力,在这个孩子全面成长的过程中,最多也就只能占到30%左右,因为教育是点点滴滴言传身教所带来的结果。老师也会起到很多言传身教的作用,但是家长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行为、一个眼神,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6.
<正>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二者需要相互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该为此而努力。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正确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家长,会支持并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学校教育的效果;反之,家庭教育中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则会削弱学校教育的效果。如果学校能及时对家长的教育理念进行一定的指导和纠  相似文献   

17.
孩子5岁以后,直到上小学之前,家长一般都重视为孩子入学做准备工作。家庭怎样为孩子入学做准备呢?有些家长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孩子找一个好学校,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入学准备教育。这样即使好学校找到了,孩子却没有做好入学准备,会造  相似文献   

18.
孩子快上小学一年级了,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家长们都很重视。近几年,不少家长偏重学科知识教育,超前教孩子识字、计算,为孩子入学打基础。我曾对一九九一年入学的二百余名一年级小学生作过调查,入学前学习识字、计算的孩子占90%以上。其中有一个班级56个学生,入学前已认识几百字,会做百以内加减法的孩子16人,占28.5%。入学前,偏重学科知识教育,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否有利?我为此进行了跟踪调查。超前学习的儿童由于识字、计算已有基础,在初进学校时往往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孩子却逐渐失去了优势,甚至成了学习有困难  相似文献   

19.
学科教学是小学入学适应期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如何利用好这个阵地,发挥其在“小幼衔接”阶段的关键作用,是学校、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提出小学入学适应期教学设计“五步模型”,以期为教师开展适应期教学设计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路径,引领教师在教学设计各环节有意识、有方法地进行学科衔接,从而帮助儿童顺利渡过适应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倪中华 《上海教育》2008,(18):55-56
每年的9月1日,对许多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特殊时刻,因为又一批孩子进入新的学校。很多家长都把孩子初入学当成是一件大事,早早为孩子准备好上学所需要的学习用品。许多学校为了迎接新生,也做了大量的学前准备工作。入学对孩子来说是个新的开端,家长、学校重视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