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传播学会和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中国首届“文明论坛”暨《文明》杂志创刊5周年纪念年会.于2006年12月2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来自首都及全国各地人文与社会科学界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2.
资讯     
中国首届“文明论坛”:由中国传播学会和《文明》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文明论坛”于2006年12月2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主要探讨了文明的深刻内涵、传播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和推动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论坛提出“中华文明的和谐理念与人类文明精神之重构”等十大文明话题.倡导全社会关注中国的传播、和谐与发展等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播学论坛”是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分会(简称中国传播学会CAC)创办的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层次学术论坛。2006年的论坛,由中国传播学会与国际中华传播学会(美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协办,于8月18日至20日在深圳大学举行。本次论坛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中举行的。这次论坛盛况空前,与会学者有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美国、新加坡、日本、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高等院校的学者近200人。论坛收到…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2011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发端于2004年的中国新媒体传播领域的两个传统会议:“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及“新媒体与新思维论坛(新新论坛)”在2008年合并改名为“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该年会大大促进了中国新媒体传播的研究,代表了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24日,由中国传播学会与《文明》杂志主办的中国首届“文明论坛“在北京开幕.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广州日报社社长戴玉庆在论坛上作了题为“报业竞争呼吁商业文明“的发言,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并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6.
和谐理念的伟大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2月24日,由中国传播学会和《文明》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首届(2006)文明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这是传播学界首次在跨学科的语境下,以文明、文化与传播关系的对话为主题,以交流与传承中国文明传统与和谐思想为进路,首次使用“文明传播”、“和谐传播”的理念,阐述传播研究的学术与实践意义。以下一组文章反映了这次论坛的部分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悠长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河南——这片地处中原腹地的热土,中华明的发祥地,早在八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率先突破蒙昧时代的藩篱步入了明时代。历夏、商、周而李唐、赵宋,几度领军中国经济的发展,几番成为全国经济化政治的中心,传播着先进的农耕技术,辐射着灿烂的中原明,为中华民族的物质明、精神明和政治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不无遗憾的是,河南经济史的研究领域竟然长期是一片空白,这实在与素号“史学大省”的称谓极不相称!然而“忽如一夜春风来”,在“中原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出于对家乡的一片赤子之情,更出于一位学的自觉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谢明 《新闻界》2015,(3):40-42
<正>2014年10月27日,第三届中国人际传播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是:"跨学科视角:新媒介语境下的人际传播研究"。这次论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召集并筹备,受到中国传播学会资助,以第十二届中国传播学大会分论坛的形式召开的。2010年10月23日,得到中国传播学会的大力支持,中国传播学会人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在南京大学创立。目前,该委员会有来自全国重点高校和科研  相似文献   

9.
赵瑜 《视听纵横》2005,(5):9-11
7月18日~22日,一年一度的“AMIC(亚洲媒介信息与传播中心)第14届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同时举行了主题为“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的“2005中国传播论坛”、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新闻业界领袖与学界精英参加了此次亚太地区新闻传播界最大的学术盛会。作为“2005中国传播论坛”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播学会(CAC)和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共同主办的"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2004年1月5日-6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这是中国传播学论坛的第三届年会,也是中国传播学会和国际中华传播学会首次合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被认为是中国传播学研究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2011,(11):158
2011年10月22日,由中国传播学会、中国传播学会组织传播专业委员会和西北大学联合主办,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组织传播学论坛"在西安隆重召开。中国传播学会秘书长杨瑞明、中国传播学会组织传播专业委员会会长胡河宁、中国科技大学科技  相似文献   

12.
项国雄  胡莹 《新闻界》2005,(3):73-74
2004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在很多方面更是有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出中国传播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加专业和深入的阶段,对于一些热点问题的研究也更加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2004年传播学的学术会议很多,如“传播与社会秩序”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首届网络传播学年会、中国传播论坛、媒体产业中德研讨会、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东方智慧与广告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亚太地区的知识产权权利、传播及公共领域”国际论坛等等。  相似文献   

13.
秦煦  顾芳  沈金萍 《传媒》2023,(2):11-13
<正>在全党全国上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之际,11月1—5日,2022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在京举办。11月2日、3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分别主办了盛典主论坛“电视剧发展论坛”、分论坛“电视剧国际传播论坛”。其中,“电视剧发展论坛”以“新时代与中国电视剧发展新气象”为主题,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发表书面主旨演讲,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发布了《2022中国电视/网络剧趋势报告》,专家学者与业界代表共话电视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2008中国传播学论坛于2008年12月13~14日在暨南大学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华文化与传播学的开拓创新",由中国传播学会(CAC)、中华传播学会(CCS)、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暨南大学共同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传播与社会学刊>、<亚洲传播学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协办.来自美国、英国、瑞士、新加坡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180多位嘉宾、学者出席了论坛.论坛共收到论文260多篇,经专家匿名评审,最终有140篇论文在论坛发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的崛起,一个热爱和平的大国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成为一个必然的追求。在中国国际化的进程中,城市的发展和对外联系也在不断加强,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屡屡被联系在一起。2008年11月15日-16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的第六届亚洲传媒论坛分设了“国家形象论坛”与“城市形象论坛”两个分论坛。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传播学会、中华传播学会、国际中华传播学会、暨南大学共同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2008中国传播学论坛于12月13-14日在暨南大学召开。来自美国、英国、瑞士、新加坡,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50余所知名新闻传播院校的约150名  相似文献   

17.
首届“浙江新闻出版论坛”日前在杭州举行,本期论坛的主题是“印刷强省建设”。浙江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俞剑明主持论坛,中国印刷集团公司总裁、毕昇奖获得者沈海祥,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传播与管理学院院长王关义.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总裁任伟泉分别做了题为”印刷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理念、决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印刷出版的数码融合”的专题报告。160名浙江省各地方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印刷协会和印刷企业等负责人出席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8.
张志安 《青年记者》2017,(13):60-62
2016年,在中国新闻史学会的支持下,二级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成立,目的是“繁荣新闻实务研究、促进应用传播发展”.2016年8月,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举办了第一届常委理事会和学术年会.2017年3月,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主办、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了新闻传播实务教学论坛,论坛的主题英文翻译成“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学也是学中做,这个翻译特别契合新闻传播实务教育的精神和逻辑.媒介融合变革的语境下,新闻传播实务教学如何改革创新,我有一些想法跟大家分享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适逢北京广播学院50周年校庆暨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之际,第四届中国传播论坛于2004年9月5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作为总名为“2004亚洲传媒论坛”大型系列学术活动的一部分,由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主题为:“新闻学与传播学全球化的研究、教育与实践”,来自国内外的学者、专家、业界知名人士共聚一堂,就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众多前沿话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精确概括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的同时,也代表着中国政治明走向成熟过程中的一种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