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芳 《宁夏教育》2013,(11):55-56
新修订的2011年版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要实现这几者之间的和谐对话,教师就必须立足文本、尊重文本,借助文本这一中介,领会作者的用心,理解编者的意图,体现教者的目的,关注学生的学情。可见,要想成就一堂精彩的语文课,首先要解读好文本。于永正老师也说过:“解读文本是备课的最重要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解读文本,就要会心潜入,方可知其意、闻其味。  相似文献   

2.
蒋智斌 《江苏教育》2012,(25):26-27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原来的学生、教师、文本间的"三维"变成了现在的"四维",这是因为潜心与编者对话是使阅读教学变得更为敞亮的重要环节。一、与编者对话——让文本解读更敞亮文章选编进教材,已经区别于一般的文本,其阅读的价值发生了变化,成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不仅要遵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还需要从编者的角度出发,揣摩编者的选编意图,这样的解读才更为全面,更为敞亮。  相似文献   

3.
<正>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对于阅读教学来说,解读文本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四者之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文本为媒介。文本是教师和学生有效互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过程的重要载体。文本解读出现问题,会让课堂教学出现蜻蜓点水、随心所欲的现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只能浮光掠影、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基于文本展开的不同形式的对话。它是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作者、教师与编者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关注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开始。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文本的读者,与文本的对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与影响,就必须立足于本文,积极探索全新的阅读教学方法。于永正老师说过:"解读文本是备课的最重要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出教材就没法儿。"因此,作为教师,只有深入地研读教材,走进文本,真正成为文本的知音,才能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既然是一种对话,就存在着诸多对话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主体。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呢?首先,教师组织引导。这是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在阅读教学这一对话过程中,要顺利地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就要起组织引导作用,那么教师就要首先完成与文本、与编者的对话,即要准确地理解教材及理解编者的意图,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引导并促进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如:苏教版语文十一册第二单元…  相似文献   

7.
<正>阅读教学说到底就是一种对话,是编者、作者、文本、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复杂对话。在这诸多的元素中,文本是关键,它是架设在编者、作者、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对文本的解读应成为语文课关注的焦点,而解读文本离不开品悟语言。语言承载思想,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必须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人本对话,夯实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是一个三维互动的过程,可见"人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与核心。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应突出"人本对话",强化师本对话、生本对话。1.师本对话是前提阅读教学,开始于教师与"文本"教材之间的对话。接触一篇新课文,教师首先是一名读者,要揣摩作者的旨意,要解读课文的内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这里的对话,前提是解读。解读文本是备好课的前提,只有教师对文本进行充分解读,才有可能把文本中静止的内涵转化为教师的理解,并借助适当的教具或者方法在课堂中展示出来,以自己的解读来影响学生的解读,以便形成共鸣,达到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的深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教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编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从文本视角、作者视角、编者视角、儿童视角四个维度解读教材,从而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四者之间的对话多向交叉、构成多个回路,但其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无疑是最核心的,学生无疑是阅读活动的"第一主体"。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仅凭浅层次的用"口"阅读、以"声"对话,显然是不够的。要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就要让学生亲历阅读历程,用"心"阅读,以"言"对话,走进文本深处去触摸语言,体验情感,领会表达。有了  相似文献   

12.
<正>"文本解读"是一种寻求理解与自我理解的活动,是发生在读者、文本与作者之间的理解与对话交流活动,是读者积极主动接受与参与建构的活动。基于这一认识,教学文本解读是发生在"读者、作品、教材编者与学生之间的多重对话",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建构活动。既然是师生共同参与,那么,文本解读就不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学生,也应该参与到文本解读中来,让文本的内涵与价值真正在学生层面体现出来。笔者对此作了些尝试,试图找到让学生参与文本解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加入"教科书编者"一词,提醒教师解读教材时不可忽视编者的意图。我们怎样正确把握编者意图呢?经过解读课后练习题,不难发现,教材中的课后思考练习题是教材编者依据文本相关特点而设计的能够体现三维目标知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而设计的思考题。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瞄准课程三维目标,立足课文阅读具体目标,引导学生以课后思考题为凭借,进行对话,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一、凭借课后思考题,引导自主探究课文《燕子》课后有四道习题:1.课文写得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教师,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学生"对话"。要指导学生"对话",自己必须先认真与文本"对话"。那么,我们在进入阅读教学的课堂之前,应该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诚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就需要形成学生与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感受文本的魅力,赏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文学技巧,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见解与个性化解读。因此,教师要努力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这一方式,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原来的学生、教师、文本间的"三维"变成了现在的"四维",这是因为潜心与编者对话是阅读教学变得更为敞亮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文本的解读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效果。文本解读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体现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教师引领学生的阅读,但不能用教师的读来代替学生的读,更不能用教师的"标准答案"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不能用集体阅读代替个体阅读。文本泛指用话语记录下来的内容,一句话、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关键词都是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似乎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对话编者的价值,还是一厢情愿地自行解读,导致课堂教学有失偏颇。因此,教师要关注文本编排的位置、对比文本前后的修改、关注课后的思考习题,深入、全面地理解编者的意图,从而让文本的教学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这样一句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中的"之间"是一个比较值得注意的词。"之间"表明学生、教师、编者、文本四者是有"关系"的。不但有关系,而且关系还比较"复杂"。复杂在哪里?复杂在对话的立体性上。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对话,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编对话和生编对话的"六维"关系。从教学的和谐性、平等性看,"六维"是不存在此重彼轻、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重建文本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领会编者的选文意图、领会作者的独特体会、领会文本的多元价值,实现在语文课堂上完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