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特性及其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规律并提出了底层框架砖房抗震设计的想法和建议,可作为同类型砖房设计施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房屋建筑的抗震依据是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建筑设计规范》等,通过对建筑震害分析,提出了房屋建筑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法,尤其是对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作了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我国传统建筑抗震类型及国际最新的建筑抗震技术,建议加大最新抗震技术的应用,并加强对建筑抗震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陈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4X):206-206,235
底框结构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结构,从抗震上讲它是一种不合理的结构形式,但限于我国当今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还无法取消,通过对这类房屋结构易损性分析,结合历次的震害资料及设计实践,可对其结构选型与抗震设计中的建筑体型、结构构造及改善框架柱和上部砖房抗震性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结合《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1,对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砖混结构校舍受震害影响较重,从抗震构造措施及抗震设计计算两个主要方面进行抗震加固分析讨论。按照砖混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简单易行的砖混结构校舍抗震构造措施的补足方法,为类似工程的加固设计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小云  任卫东 《科技风》2012,(10):176+178
文章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基本设计步骤:把握好抗震概念设计;选用适当的抗震分析方法,使结构和结构构件既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又满足变形要求;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使结构有足够的延性,最终实现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50011-2001编制的原则,通过对底层框架一抗震墙砖房震害分析,提出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平 《科技风》2014,(20):168
近年来,针对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进行精细化的抗震分析与设计已经成为结构工程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较为严重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必须运用科学先进的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方法,以便为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的抗震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有关针对抗震结构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地震后,国家有关部门对现行的抗震规范中关于中小学校舍部分做了相应的修改,并要求对已有的校舍进行全面的抗震安全鉴定。文章对北京市某小学校舍进行了抗震鉴定与加固,结合现行抗震鉴定标准阐述了抗震鉴定的基本流程以及采用抗震加固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设计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的桥梁震害,桥梁抗震设计方法以及桥梁抗震工程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加层房屋系新旧房屋的结合,既不同于新建房屋也不同于旧有房屋,既有新建房屋特点又有旧有房屋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加层房屋的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时,不能简单地套用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规范。以往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有的很不合理,造成同一栋楼加层房屋新旧两部分抗震能力相差悬殊,有的抗震能力过低,刚进行过加层的房屋就需进行抗震加固;有的抗震能力过高,造成很大的浪费。目前又无统一的房屋加层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标准可以遵循,因此研究探讨房屋加层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应当执行什么规范标准,采用什么依据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加层房屋抗震设计的一个急需明确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房屋建筑的抗震依据是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建筑设计规范》等,通过对建筑震害分析,本文提出了房屋建筑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法,尤其是对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作了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我国建筑抗震设防的三水准目标,三水准设防目标是通过"两阶段设计"这一方法来实现的。而抗震设防标准是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准确理解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设计方法及抗震设防标准的意义是结构工程师解决建筑抗震难题的必备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6.
地震对建筑物或工程设施的破坏作用是通过场地地基和基础传递给上部结构的。场地和地基在地震时起着传播地震波和支承上部结构的双重作用,因此,建设场地和地基的抗震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地面振动作用是通过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抗震验算和采取措施进行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是按地震烈度划分区域,按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进行抗震设防。而事实上,地震的预报和预测,人类目前还没有完全掌握,不能排除发生超过当地设防裂度地震的可能性。因此,建筑物抗震设计工作已经成为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超过当地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属地震多发国家,需要考虑抗震设防的地域辽阔。本文对现代抗震思路内容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思路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具体了抗震措施以此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9.
李坚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3):154-155
阐述了国内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提出了现代抗震的设计思路,以及保证结构延性能力的抗震措施。通过与国外规范的比较指出我国规范对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指出需用抗震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建筑结构基于性能要求的抗震设计方案中,抗震措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者提出了借助组合抗震能力将抗震措施量化的方案,以寻找基于不同性能要求与不同抗震措施之间的基本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