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来,已过去了整整一个世纪.该奖作为世界性的文学奖项,也已经为中国文坛和广大文学爱好者所关注,并在近年来形成了见诸报端刊中的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在20世纪内,长长的97人的获奖名单中还没有中国籍作家的身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这一奖项的历史地位、文学价值的了解,也不妨碍我们以客观的目光评析这一奖项对20世纪世界文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有个医生,名叫柯诺克(Knock),他是为人祛除健康的始祖.这个法国医生创造了一个只有病患的世界:"健康的人都是病人,只是自己还不知道而已."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啊!同志们,啊,在中国嘛……说“先生小姐”还不太习惯嘛!我们还是说“同志们”比较亲切嘛!啊,90年代已经过去了吗?啊!我说一般十年就是一个年代,是吧?现在没有多少人能活十个年代的,也就是一个世纪了。我们将跨入新世纪,所谓跨世纪就是我们从20世纪跨入21世纪。其实2000年是21世纪,并不是20世纪。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一定能活一个世纪的。那么如何提高生活水平呢?就是分三步走。第一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这个问题已基本解决。所谓基本解决就是还未完全解决,也就是要继续下去、解决下去嘛,就是……啊………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即将过去,一个新的世纪——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全球有识之士都在预测21世纪的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趋向。在展望21世纪的时候,我将就21世纪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发表一些看法,就教于朋友们。 一、理性——中华文化的精髓 和西方基督教文化不同,从中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找不到所谓“原罪”说,中华文化很早就开始研究“人”自身。二千五百年以前,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构筑了关于“人”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不同于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孔子不需要在现象世界之外制造一个美满的理念世界(the worldof idea)。在孔子看来,现实世界的“人”创造了现实世界的文明和各种礼仪规则,而不是理论  相似文献   

5.
李晔 《神州学人》2005,(6):44-45
曾经在文章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沃特·迪斯尼是一个传奇,他是20世纪的英雄人物。……论及对百万美国人心灵、思想和情感的触动,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当我们一家人在佛罗里达的“迪斯尼世界”进行了一个星期的畅游之后,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那种心灵的触动……  相似文献   

6.
在任何一个机场商店,随处可见宣告"中国世纪"即将到来的各种书刊,"龙醒了"、"中国崛起"、"崛起的中国","中国上升"等题目到处可见。但是,崛起不必然等于领导。领导力的构成要件究竟是什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国正在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建设全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体系。过去四百年中,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均为世界提供过文化、思想和教育等领域的模式。比如17世纪路易十四治下的法国、18世纪乾隆治下的清朝、19世纪的英国和德国、20世纪的美国。现在,中国希望培养全球精英。那么,中国的大学是否蓄势已待,在21世纪领导世界?  相似文献   

7.
天地间最脆弱的,可能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几乎随时随地,我们都可能遭遇来自未知世界的袭击。当下的中国人对于灾难似乎已经淡漠了。20世纪曾肆虐中国大地的战争、饥馑、旱灾、水灾、瘟疫、地震,都已经远离人们的视线,成为久远的历史。2002年岁末,沉浸在辞旧迎新的节庆之中的中国人,不知道世界将要发生什么,更不知道一场大的灾难正悄然向自己袭来,人类的理性与良知将要遭遇一次严峻的挑战……“非典”袭击,风起于青萍之末2002年11月16日,广东佛山的医院接诊了一名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2002年12月中旬,广东河源出现了同类病患,陪同他前来看病、…  相似文献   

8.
请问忠孝东路怎么走?我不知道,我只是一个雪人。请问暴风雪什么时候停?我不知道,该停的时候就停吧。春天什么时候来,花什么时候开?我不知道。美丽的蝴蝶、恐怖的木乃伊、 冷血的鳄鱼,我全部没看过!我只是一个雪人,我只要知道白色的冬天、美丽的雪,我只要专心欣赏世界一点点的美一点点的美就够了……一点点的美好@几米  相似文献   

9.
天,还是那个蔚蓝色的天;世界,还是那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门,还是那扇破旧的门。只是那扇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多了些灰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少了一个守护它的老人……老人是个寡妇,她的视觉世界是一片黑暗。她看不到日出,看不到鲜花,看不到一切的一切,她只能用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感受阳光,感受花香,感受世事的变迁。然而,上天并不都是不公平的,它“赐”给她一子。从此,她不再孤独,不再害怕,因为孩子就是她的“拐杖”,孩子就是她的“眼睛”。“妈妈,你怎么了?是生病了吗?妈妈……呜———妈妈,你不要不理我……”“孩子,妈妈没事儿,只是…  相似文献   

10.
从就业市场中灰领群体的壮大看高技能人才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4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 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经济正好走过1/4个世纪.25年前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一个计划,要在20年内使我国的GDP增长4倍,也就是"翻两番".为此,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要达到7.2%.当时,世界上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是可能的.但是,2003年中国的GDP超过了10万亿(RMB),而1978年不到5 000亿.在过去25年中,中国保持了高于9%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按照可比价格计算,GDP增长了8倍,今天的一个中国相当于1/4世纪前的8个中国.这种事件肯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1.
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世界每天都以光怪陆离的崭新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永远有新的影像、新的声音、新的文字。人口膨胀、气候变化、恐怖主义、金融危机……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变得无所适从。除却爱、理想和信仰,我们还能相信什么?总有一些东西,是我们爱之如生命的吧?20世纪60年代,有这样一群海盗,他们没有刀戟,没有枪炮,只是凭借一种被叫做"摇滚"的音乐,"挟持"了无数人的耳朵和心灵。这是一艘自由之船,一个乌托邦的世界。当影片中船体进水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表现得非常平静。他们的平静并不是因为预知到会有人来营救,也不是因为面对死亡却无所畏惧。但是,对摇滚的热爱和对自由的信仰,让他们能够安然地面对即将到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今天讲的题目比较大 ,叫《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建设》。为什么讲这么大的题目 ?因为我和朋友们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 ,2 1世纪第一年已经快结束了 ,在这个时候 ,我们想得最多的是过去这一百年。过去的一百年 ,对中国来讲确实是苦难深重的一百年 ,也是我们奋斗不息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以前 ,我们中国无论如何还维持着一个老大帝国的地位。那时的中国人不管是懵懵懂懂的 ,还是比较明智的 ,都觉得我们是一个真正的“中”国。这个中国是一个中心 ,别人围绕着我们。只是在过去这一百年里 ,才知道地球是圆的 ,不知道谁是中心。起码我…  相似文献   

13.
家是什么     
李水兵 《初中生》2007,(3):59-61,48
那所充满爱的房子叫家,没有爱的房子不管多大都只是房子…… 家是什么?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栋房子就有多少个家,也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扇门就有多少个家.可是,也许答案不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4.
阅读特区     
有一本书的晚上,就是一个在天堂的晚上,书带来一个很广大的世界。一个中国十几岁的孩子,在晚上就可以去19世纪的法国,可以去20世纪初的俄罗斯,可以去美国……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你就可以去什么地方……我记得,在同学家借到一本书,然后两耳生风地飞奔回家,感觉自己是在飞,自己的心也在飞!  相似文献   

15.
美国基辛格博士说,中国在建设未来方面极富吸引力,过去50年如此,今后50年也仍将如此。中国将是21世纪的重要大国。南非通讯社社长苍德威尔登说,中国是一个充满巨大潜力的国家,在下一个世纪将再创震惊世界的奇迹。对于一些西方人来说,不亲自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一位召集人温德尔女士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20世纪是美国人的,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中国:将是21世纪的经济大国@樊庄辑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的寒潮还未完全过去,“甲流”又席卷了整个世界。“甲流”全称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流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恐慌,许多人更是因此勾起了2003年“非典”的记忆。在这场抗击甲流的战争中,作为防范重点的学校都采取了什么措施,大学生又做了什么……我们撷取了一组真实的画面,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这场不寻常的“战争”。  相似文献   

17.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这些年来,似乎什么洋节日都能在古老的中华大地热闹一阵子;11年过去了,这个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备受礼遇的日子,在中国竞一直很受冷遇。但在今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1部门联合倡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使今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一变而成为中国的全民读书日。  相似文献   

18.
回忆,美好而甜蜜;展望,让人充满幸福的企盼。20年以后,你和你的同学都长大成人了,那时候,你们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20年以后你们相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20年以后的学校、家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0年以后的中国和世界又会变得怎样?你可以充分地展开想象,然后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文章。自己定一个能吸引人的题目,如“20年后的……”。习作要做到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条理。  相似文献   

19.
20年后的我     
回忆,美好而甜蜜。展望,让人充满幸福的企盼。20年以后,你和你的同学都长大成人了。那时候,你们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20年以后你们相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20年以后的学校、家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0年以后的中国和世界又会变得怎样?你可以充分地展开想象,然后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文章。自己定一个能吸引人的题目,如“20年后的……”。习作要做到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条理。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古老的华夏大地一片凄风苦雨,列强欺凌,主权沦丧,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面对中华民族的危难,多少仁人志士视自己的生命为浮云……现在,年轻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定富裕的社会里。也许我们不懂得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苦难,那样的年代只是从长辈口中、老电影里得知。从小,党在我心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