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指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等等,对其思维过程发生比较强烈的作用,从而使思维活动呈现出一定的方向性。“思维定势”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其积极作用在于一旦形成某种思维定势,在条件相似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认为,思维定势是人们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是思维的定向预备阶段。人们头脑中原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结构都是产生思维定势的重要源泉,在学习与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又会不断地形成新的思维定势,而新知识的产生又是建立在新的思维定势之上的。思维定势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既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也有反向的消极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其正向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是物理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定势思维在解题中有其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本文指出 ,在教学中可有目的地设计例题 ,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 ,以克服定势思维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定势又称思维定式或心向,是指在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能使人在解决当前问题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从而决定后续活动的趋势.定势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表现在学生解决同类问题时能很快找到解题方法,加快解题速度.而消极作用则表现在学生碰到新问题时仍用老思路来解,思维缺乏灵活性.下面举几个教学中常见的例子,谈谈定势的消极作用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5.
定势思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新闻采访,定势思维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我们要扬长避短,充分合理利用好定势思维。  相似文献   

6.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它们更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如引导不当,会使思维活动受到束缚,有时会造成一些难以突破的框框。一、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在某些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如果依然采用某种旧的固有的模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一文中谈到了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消极影响.那么,究竟怎样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培养和发展求异思维,即培养和发展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思维定势就是解决命题时既定的心理准备。它可表现出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进行得更敏捷、更省力;二是消极作用,容易使人们的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情境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常常阻抑更合理有效的思维,甚至造成认识的歪曲。在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定势思维在解题中有其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本文指出,在教学中可有目的地设计例题,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以克服定势思维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定势又称思维定式或心向,是指在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能使人在解决当前问题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从而决定后续活动的趋势.定势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表现在学生解决同类问题时能很快找到解题方法,加快解题速度.而消极作用则表现在学生碰到新问题时仍用老思路来解,思维缺乏灵活性.下面举几个教学中常见的例子,谈谈定势的消极作用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已有的思维模式会对语言的学习产生定势影响。在外语学习中思维定势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母语图示的横向迁移和已习得的外语语言结构图示的纵向迁移,对大学生英语书面表达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突破消极定势,形成积极定势,最终达到英语语言运用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2.
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思维定势的负效应对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制约作用。本文认为 ,避免思维定势负效应 ,有利于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它对当前学习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中经常碰到学  相似文献   

14.
思维定势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文章通过实例 ,阐述了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化学中的消极作用及其克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许多收获,其中,共鸣和启发最大的当属"心理效应中的思维定势"一章。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也就是说,它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作者在书中一共举了五个例子来说明定势的消极作用,其中有两个是数学领域的。实际上,在平时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思维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所谓定势,是指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固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模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那么,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这是一种不甚自觉发生的行为,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思维定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下面我就在物理教学中对促进积极的思维定势,克服和预防消极的思维定势谈谈我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电大数学辅导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定势思维作为人们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我们若能正确地认识它的内涵及其作用,则一定对我们的教学大有裨益。本文根据自己多年从事电大数学辅导教学实践的体会,试从对定势思维的认识出发,拟对它在思维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进行了简明地阐述,并提出了克服消极作用的具体办法。愿请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经常被思维定势的作用所左右的现象.虽然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要大干消极作用,但是学生由于思维单纯,缺乏经验,在英语学习中随时都会陷入思维定势的弊端中.本文用一些英语学习中常见的思维定势的考题,来警示英语学习者注意思维定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说,在教学中,要拓宽学生的思维,避免学生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是指由于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使人在解决问题时带有一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容易影响人对问题情境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反应。而思维定势对解决问题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在一堂课里,教师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有计划  相似文献   

20.
陈粉 《科学教育》2008,(6):23-24
思维定势对解决同类问题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有时也会妨碍对新问题的具体分析,甚至产生错误结论,起到消极的作用。消极的思维定势能束缚人的思维,是影响创造力的枷锁。本文分析了思维定势的成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阐述了破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举措,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