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航帆船     
林楚 《今日中学生》2011,(14):21-22
找一块木板,花不多的时间可以做一艘造型不俗的无动力自航帆船模型,你一定会感兴趣的。下面就介绍这艘帆船的做法。一、制作材料80×300×10(mm)木板1块,覫4×300(mm)竹签1根,覫3×160(mm)竹签1根,覫1×40(mm)细铁丝1根,30×60(mm)薄铁片1块,大铁钉1枚,线。二、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装置的制作取宽60cm、长分别为120cm和80cm的光滑木板两块,各自将其中一端如图1所示刨出一个45°角的斜面,如装置图1那样取一块高度适中的方木块将长为80cm的木板垫成一个斜面,与长为120cm的木板紧密地接合在一起。取四根直径为6mm的表面光滑且形状规则的铁丝如装置图1那样按一定的曲度固定在木板上(要求:铁丝必须与木板紧密贴合在一起),做成如A、B所示的两条导轨(滑轨A的两根铁丝之间的距离约为6mm,滑轨B的两根铁丝之间的距离约为12mm),实验装置即做成了。实验装置图1二、实验器材如图2(A)(B)所示,直径分别为15mm和30mm的钢球(…  相似文献   

3.
蒸气转轮     
(一)制作材料: 润肤油铁盒一个,1寸半铁钉两根,宽3厘米,长20厘米铁片1条,宽20厘米,长25厘米木板两块。 (二)制作方法: ①将铁盒去盖,在盒侧面钻若干个等距离的小孔。用电烙铁把两根铁钉分别焊在盖和底的圆心处,将盒盖盖紧,就制成了蒸气转轮。②用一块木板做底座,一块木板做支架.如图二钉牢。③将铁片做成如图一形状,上片钻一小孔,能使转轮铁钉在孔内转动,下片冲一个凹坑。然后将铁片固定在  相似文献   

4.
1仪器装置 仪器装置如图1所示. 2制作与操作使用 用一块长45cm、宽10cm的木板做底座,中间装一只100W白炽灯泡,在灯泡两侧木板上分别画上cm刻度;  相似文献   

5.
一、实验材料泡沫塑料板35cm×25cm×5cm 两块、木板35cm×25cm×2cm 一块、红砖三块、鸡蛋四只、铁榔头一把。二、实验装置(图1)先在上下两块泡沫塑料板的四个角处略挖凹陷,以便放正四只鸡蛋,再在其上搁放一块木板,木板上叠放三块红砖。三、实验操作用一把铁榔头对准红砖中部用力迅速敲下,红砖被击碎,而下面的鸡蛋却完好无损。四、优点实验现象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从而更好地激发了他  相似文献   

6.
制作: 选一块72cm×12cm×2cm的木板并刨光,按图一阴影部分成形,其凹弧半径R_1约为21cm,凸弧半径R_2约为19cm,两弧面力求平滑连接。沿弧形表面开出凹槽以便固定塑料轨道。取一直径2cm的硬塑料管,沿其轴线一分为二,然后加热弯成与凹槽相同的弧形,用木螺丝固定其上,做为轨道。并将其竖直固定在底座上。再用锯将凹弧处断开4.5cm、凸弧处断开3cm(如图一所示)。在开口处距端部4mm处各打两个小孔,正对小孔在轨道上各开一个2mm小槽(如图二所示)。  相似文献   

7.
一、圆形教具(1—5年级口算均可使用) 1.制作: ①将一块直径46cm的圆木板,照(图一)挖好方形孔,固定在支架上,作档字的面板。②将一块直径28cm的小圆板,照(图二)写上数字,放在中间层,作横式的后一个数字盘。③再做一块直径与面板一样大的圆木板,照(图三)写上数字放后面,作横式的前一个数字盘。  相似文献   

8.
材料木板、钉子(18毫米~20毫米)、木锤、彩笔、玻璃弹珠、裁纸刀制作1.把图一按比例放大到木板上,用黑色的笔勾出轮廓,用其他的彩笔给小动物们上色,在圆点处钉上钉子做成1号板。2.选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如图二所示,在板的四条边和一条对角线上钉上钉子,并在对角线的中间留一个比玻璃弹珠略大的小孔,将两边涂上对比明显的颜色,这样2号板就完成了。3.做3号板时,要将图三按比例放大到木板上,把所示位置的木板削掉,注意在木板的长边各有一部分钉子需要钉在木板的侧面。玩法一部曲:双手握住1号板的两端,把玻璃弹珠转到鱼眼睛的位置就算成功。二部曲…  相似文献   

9.
新编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中介绍了两个实验:一是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的演示;二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的演示。目前,做这两个实验还没有现成的仪器可以利用,而按教材中介绍的实验装置进行演示效果也不够理想,为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制。1支架的制作(1)用一块20cm×30cm的木板作底座;用一块15cm×40cm的木板作竖直支架。将两块木板垂直固定在一起,再在底座的适当位置安装两个接线柱(附图)。附图磁场对电流作用演示器(2).在竖直支架前方距底座10cm和20cm处各固定一块10cm…  相似文献   

10.
热胀冷缩现象常见于日常生活之中,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清楚地观察这一现象,笔者利用粗铜丝(导线铜芯)、塑料指针、发光二极管等物品制作了一款“热胀冷缩演示仪”,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验器材 发光二极管(额定电压3~4 V)一只、40 cm长单股铜芯导线(铜芯直径2.2 mm)一段、1号干电池两节、电池盒一个、小开关一个、圆珠笔内小弹簧一个、1 cm×1 cm铜片(或铝片)一块、40.0 cm×20.0 cm×1.5 cm木板一块、20.0 cm×5.0 cm×1.5 cm木条两根、20.0 cm×10.0 cm×0.2 cm透明有机玻璃板一块、10.0 cm×1.5 cm红色硬质塑料片一块、塑料瓶盖一个、青霉素小瓶盖两个、螺丝钉一枚、螺丝母两枚、铁钉两枚、连接导线数根、酒精灯一盏、剥线钳一把、钢丝钳一把、打孔器一套、手摇钻一把、电烙铁一个、剪刀一把、红色水彩笔一支、502胶水一管.  相似文献   

11.
测量太阳高是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教学中通过观察照射在地球上太阳光的角度变化,可以了解四季气候变化和地球上同一季节、不同地区温度差异的原因。太阳高度测量仪是进行这项活动所必需的仪器。下面介绍一种自制简易太阳高度测量仪的方法。太阳高度测量仪(如图)的制作材料是:一块薄木板或薄泡沫塑料板和一根稍粗的铁丝。制作时,先将木板裁成200×200mm的正方形。确定木板的中心后,在木板上以中心为圆心画同心圆,内径(单位:mm)分别是:86.6,71.4,59.6,50,42,35,28.9,23.3,18.2,13.4,8.8和4.4。然后在木板对角线与圆相交的位置上分  相似文献   

12.
小学自然课中的一些实验,由于缺少教学仪器,往往不能进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小学自然课的教学质量,可以对一些实验作如下改进。实验一:热胀冷缩一、实验目的:认识固体的热胀冷缩。二、用具。用具制作:(1)铜(铝)圆板一块。制作:用一块3厘米见方,厚1—1.5毫米的铜(铝)板,去角制成如图一的圆形铜(铝)板,在距边缘0.5厘米处冲一小孔,把边缘打磨光滑。(2)用一长方形木板做支架,木板上端钉两颗稍向下倾斜的钉子,距离刚好能让铜(铝)圆板通过,尺寸如图二。  相似文献   

13.
蚂蚁观察箱     
《幼儿教育》2002,(5):44-44
材料与工具:玻璃、木板、石膏、带盖的小瓶、塑料管、橡皮泥、玻璃胶。制作方法: 1.将四块玻璃围合成一个正方体箱状物,然后粘到一块木板上(其中一块玻璃稍短,使玻璃围合时形成缺口)(图①)。 2.在箱内木板上用泥沙搭墙造屋,沙墙厚度为2厘米左右(图②)。 3.把石膏和水拌匀后倒入沙墙之间的空隙处(图③)。  相似文献   

14.
晒台上或院子中有一个折叠桌,夏天可以供一家吃饭,也可供学生做作业,冬天将桌拆开收藏起来,仅占很小一块地方。图(1)和图(2)中所画的就是这种折叠桌示意图及分解图。桌子由木板制作。垂直于地面的两块“山”字形板是桌子的支撑部分,连接两块山字形木板的是四块木板(一块桌面、两块凳面和一块撑条)。凳面和桌面的结构基本相同,由相互垂直的两块平行木板胶合而成。垂直于地面的木板上有两个向下  相似文献   

15.
巧妙拼接     
1.老牛伯伯有一块带有三角形空洞的八边形木板(如图1),他想把木板分成6块,拼接成一个带有正方形空洞的八边形(如图2)。他请小熊闹闹帮忙设计一下。小熊闹闹想了一会儿,便帮老牛伯伯搞定了。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高中物理“光的偏振”教材内容可利用光线在玻璃表面上反射所产生的偏振光,自制了一个简易的反射式偏振光观察器。制作的方法是:将平面镜和普通玻璃片按下图(侧面图)装在30×60mm的长方形硬纸板或木板筒中(筒长20cm)。玻璃片和平面镜的尺寸约为30×65mm,玻璃片CD背着平面镜AB的一面打毛后涂黑。把眼睛放在BD之间朝前方“远”处观察,进入筒中的光线由平  相似文献   

17.
一、硫铁反应微型演示器的用途与特点1.用途:演示硫、铁反应。2.特点: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制作简单,省时节料,不污染空气。二、硫铁反应演示器装配图(见附图)三、制作材料15cm×13cm×1.5cm的大木板一块,10cm×10cm×1.5cm的小木板一块,长6cm、φ2mm的铁丝7段,长8cm左右、φ7~  相似文献   

18.
一、制作材料 25cm×15cm×2cm木板一块、40cm长较粗铜芯漆包线两根、细铜芯漆包线150cm、图钉若干个、导线若干、铁皮易拉罐一个、5号电池一节、磁铁一块、双面胶、剪刀、尖嘴钳、砂纸等。  相似文献   

19.
实验材料四只鸡蛋,一块小木板,几本厚书和一大团橡皮泥。实验步骤1.把橡皮泥分成四小团,分别粘在地面上,在每小团橡皮泥上直立一只鸡蛋(图1)。2.在四只直立的鸡蛋上放一块小木板,然后,在小木板上摆上几本厚书(图2)。有意思的是,鸡蛋居然不会被压破。3.小朋友,你还可以拿下这几本厚书,然后自己坐在木板上试—试(图3)。  相似文献   

20.
一、由静到动引起的“突变”【例1】如图1所示,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块粗糙的木板上,将木板一端缓缓抬起,板和水平面的夹角α由零逐渐增大,试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 f和倾角α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用f-α图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