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大百科     
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外国文学作品大部分,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教师讲授新课时,经常提到这一术语,但究竟什么是“批判现实主义”呢?却不见得每个人都尽晓其详.在西欧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是特指十九世纪在欧州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十九世纪法国的蒲鲁东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但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
“多余人”是19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史上一组独特的文学形象,是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转型期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一批优秀贵族知识分子。今天重新解读“多余人”意义重大。“多余人”其实并不多余,他们不仅丰富了19世纪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人物画廊,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不仅为文学史、也为人类思想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文章围绕现实主义的彻底回归这一主题,评孙立的长篇小说《远方的落日》,探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知青文学现实主义精神受到局限的,小说表现了“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带来的灾难,塑造出了生的人物形象,并摒了个人情感,全面表现了当时的社会,从而实现了现实主义的彻底回归。  相似文献   

4.
<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流行于19世纪欧洲等地的一个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广阔而深刻、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风俗、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童话,把人间的一切苦难形象地昭示给人们。这一文学流派,在艺术上多有创见,既是写实的,又具有倾向性。其中在典型环境中再现某一阶层人的典型性格的创作方法,使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简析俄国文学中三个“多余的人”形象李耕耘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形成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普希金是它的创始人,果戈理为之奠定了基础,大批作家继承了他俩的传统,使批判现实主义成为文坛主流。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及时地从理论上进行总结,为其健康发展铺平了道...  相似文献   

6.
作为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对沙俄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揭露尖锐批判,同时塑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典型形象,为其赢得了不朽的声誉。但他的妇女观与农奴制息息相关,充满着矛盾与悖论。表现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存在着妇女观与女性文学形象、男性霸权主体话语与女性反叛形象话语的双重悖反。托氏文本话语作家主体的“卧室理论”,实为“狼对小羊的真理”;女性形象反叛“卧室理论”的语义特征,实为“主体间性”的视界取向。  相似文献   

7.
“多余人”是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青年贵族形象。“小人物”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剥削底层被欺凌着典型形象。“多余人”与“小人物”形象同出一脉,他们在十九世纪文学中有什么典型意义呢?我从作者作品及人物方面同大家一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8.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他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拿破仑帝  相似文献   

9.
《中文自修》2006,(4):F0002-F0002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一生创作了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展现出了多姿多彩而又发人深省的世间百态。巴尔扎克的小说在结构方面匠心独运、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表; 在人物刻画上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生动的形象来反映各色人物复杂的内心本质。他自己就曾雄心勃勃地宣称:“他(拿破仑)用剑开创的事业,我要用笔完成。”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是现实主义的黄金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对当下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刻的启迪意义,其优良传统尤其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探析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及美学内涵,特别是深入考究其批判精神的当代价值,也有益于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借鉴和发展,从而用文学的方式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胡风的文学批评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这从胡风所认同的文化断面的价值观来观照,可以发现,胡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观的三大文化支点分别是以“五四”为代表的新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叛逆、由“人的解放”导向“社会的解放”的认同和“主观战斗精神”高扬。由此决定了胡风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核心是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2.
美狄亚与霍小玉是与传统女性相背离的另类女性形象:东西方文学中复仇的反抗女性.她们同处于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中,却显示了不同的人格层面:霍小玉是对人物“人格面”的艺术解说,而美狄亚则把人物的“阴暗面”发挥得淋漓尽致.两位反抗女性形象塑造上的差别更深刻地体现在人物个性及思想意识上.追根溯源,造成这种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差异的最深层原因就在于父权文化意识形态对作者创作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作者创作时正好是思想启蒙运动之后,小说中的主人公鲁滨逊的人物形象也表现出了思想启蒙运动后的新兴资产阶级贪婪、征服以及占有的形象。文章从鲁滨逊的征服意识展现大航海时代新兴资产阶级企图征服世界的野心,同时也褒奖了鲁滨逊个人的拓展精神与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初叶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标志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时代,这是中华民族“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鲁迅、郭沫若和五四作家群以自己的文学实绩在中国文学史上划分出古代和现代意义上的文学。鲁迅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小说奠定了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潮流的基础,郭沫若则以他热烈的反抗的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为中国新文学开辟浪漫主义潮流的先河,获得中国新文化开拓者和奠基者形象,并以巨人的形象跻身世界文学之林。  相似文献   

15.
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长河中,果戈理的长篇讽刺小说《死魂灵》,被公认为“自然派”的奠基力作.这部被高尔基看作是“俄国文学上无与伦比的作品”①,是一幅无情揭露农奴制社会的讽刺画,深刻批判地主世界的百丑图.它的问世,象万里长空的一声霹雳,“震动了整个俄罗斯”(赫尔岑语).  相似文献   

16.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悲剧力作。本文主要是从女权主义角度来分析苔丝形象,并通过对女权主义的兴起、发展历程的研究,反映出维多利亚时期广泛兴起的女权运动对当时社会的深远影响以及哈代笔下的苔丝形象所体现出的女权主义意识的特点。同时哈代透过其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传统道德的弊端与父权意识形态下,女性的低下地位与不公平待遇,也借助苔丝的反抗,向人们展现了一位勤劳勇敢、独立自强、具有反抗精神的现代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湘南学院学报》2019,(6):53-56
沈从文借鉴了狄更斯以过去为理想世界的浪漫主义,创造出以湘西世界反抗城市文明的异化堕落。这同左翼文学以未来为理想世界的狄更斯浪漫主义接受相矛盾,并引起批判和论争。论争的结果导致当代文学中对狄更斯浪漫主义正确理解的消失,这是造成狄更斯成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8.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小说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同时,作者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予了同情和支持。此外,作者宣扬的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也体现了其思想主张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9.
张恨水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是一部具有严肃文学作品内涵的通俗文学作品。批判意识与自省意识便是其清醒现实主义精神与通俗性的文化向度的集中体现。作品不仅对战时陪都重庆社会弊害予以批判与自省,同时对生活其间的重庆人的“劣根性”予以批判与自省。这种双重批判与自省,回应了当时文学对于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学传统回归的呼唤,充分显示出这部作品具有的文学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揭露和批判等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其半自传体式的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堪称文学巨著,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司法界的黑暗腐败和议会对人民的欺压,其中不乏各式各样的女性人物,她们各个形象独特鲜明,但又有相似之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