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这已为科学所证实。但体育锻炼是否能提高人的大脑工作效率,对工作学习是有影响还是促进?随着体育广泛的普及,参加锻炼的人数和次数的迅速增多,很多人对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关心。本文想就此问题从解剖学、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等几个方面粗浅地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大脑工作的物质保证机体(人体)任何器官,系统的运动都需要能量供应。特别是构造精细、复杂,功能高超、完备之无与伦比的人体最高司令部──大脑,就更需要有充足的能量物质来供应注要是葡萄糖、氧以及其它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体育锻炼能提高人的健康体质,增加大脑的营养供应消除大脑疲劳和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四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大脑组织的呼吸商近于1.0,这表明动物大脑组织的能源物质几乎以氧化葡萄糖为唯一途径;大脑组织耗氧量的总量中,绝大多数用于氧化葡萄糖,少量用于氧化非糖物质。与乳酸、丙酮酸、脂肪酸、氨基酸等能量供应物质相比,葡萄糖通过血液运入脑组织的速度最快,这显然是脑组织优先利用葡萄糖的  相似文献   

4.
饮水充足———水是人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饮水不足是大脑衰老加快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每天至少要饮用8杯水,以保证身体的需要。吃好早餐———早上时间紧张,有的孩子又赖床,来不及吃早餐就去上学了,这样对大脑的损害非常大。因为不吃早餐造成人体血糖低下,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而上午又是功课最多的时候,大脑需要的能量得不到供应,长期下去,会影响大脑的发育。早餐以鲜牛奶最为适宜,它不仅含有优质的蛋白质,而且还含有大脑发育所必需的卵磷脂。保证充足的睡眠———青少年每天应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要注意睡觉时不要蒙头。因为蒙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运动锻炼能开发大脑、增加大脑的营养供应、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人体智力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增强脑部健康的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6.
速度耐力运动员能量供应主要以无氧代谢系统为主,即磷酸原供能和糖酵解供能。在周期性最大强度运动时,运动员要注意能量代谢的合理分配,在间歇运动中,由于运动时间结构的不同,参与代谢的能量供应系统有所侧重。根据速度耐力运动员的能量供应及限制因素,有针对性地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营养补充,对运动员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大脑一天之内消耗的能量很少,两根大香蕉就可以提供。即便如此,大脑却显得非常高效。大脑的重量仅占体重的3%,但它所消耗的能量却占到了人体能耗总量的1/6。对于大脑来说,绝大多数能量都被用于维护日常运转,而冥思苦想所消耗的能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大脑里约有1000多亿个神经细胞在不间断地从事着最繁重的工作。为了能持续保证这些高效率的工作顺利进行,我们的脑细胞就需要大量的能量。尽管人的大脑只占体重的2%~3%(约重1500克),但是它所需要的能量却占一个人全天营养的20%。  相似文献   

9.
人的大脑大约有140亿个脑细胞 ,每天可以记录信息8600万条。为了尽快地回收、筛选、储存和传输信息 ,大脑的神经细胞回路比全世界的电话网络还要复杂1400倍。如此忙碌工作的脑细胞 ,能量从何而来?“吃”什么最合适?一直是脑力劳动者最所关心的问题。大脑最喜欢“吃”糖。在传统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三大营养素中 ,糖是大脑唯一可以利用的能源。大脑的“偏食”并不是它格外“挑剔” ,因为只有糖能顺利透过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被脑细胞利用。大脑的工作效率是惊人的 ,而它消耗的能量大得令人吃惊。只有体重2 %的大脑 ,却要消耗人体…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2007,(24)
一、长期饱食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这些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从而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二、轻视早餐不吃早餐会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久而久之对大脑有害,而且,早餐质量与智力发展也有密切联系。据研究,一  相似文献   

11.
在人工智能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智慧评价中,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哲学和大脑认知活动的信息自由能理论构建的学习发生知行模型,描述了学习发生的条件与路径、学习风格、有效教学方法等,关涉学生学习发生这一教育核心问题。学习发生知行模型批判地吸收了ELT、4MAT等学习理论中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将知行与外在可观测的语言刺激(四何)数据关联起来,使学生内部认识活动与外在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即课堂认知活动具备了人工智能可分析的可能。它将学习发生的认知过程划分为外界信息的处理过程(不涉及大脑自由能减少)和内部世界认知模型的调整过程或思想练习(减少大脑自由能)两类,提出的人工智能课堂认知活动量化评价指标框架,尝试解决现有机器分析无法覆盖课堂思维方式、教学风格等重要维度的问题,为完整性的、本土化的、易理解的课堂教学智慧评价分析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We begin this article by situating a methodology called developmental maieutics in the emerging field of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Then, we describe aspects of a project in which we collaborated with a group of physical science teachers to design developmentally informed activities and assessments for a unit on energy. Pen-and-paper assessments, called teasers , were employed, along with interviews, to study how students learned about the physics of energy. Results were used to describe students' learning pathways and to design a scoring rubric for teacher use. We hypothesized that (a) teasers, by themselves, could be used effectively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al level of students' reasoning about energy and (b) teachers could employ the scoring rubric with minimal instruction. Encouraged by our findings, we went on to create a freely available online version of the energy teaser , including a new rubric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with which teachers can assess the developmental level of students' energy conceptions.  相似文献   

13.
以算法为核心的程序(即“信息引擎”)是引领物质生存和发展的发动机;而由“物质能”所负载的“信息能”,是信息世界运动变化的真正动力。这样,就像宇宙万物是物质和信息的对立统一,“能量”则是物质能和信息能的对立统一。在物理学中,有质能转换,在信息学中有信息和信息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信息就是知识,信息能就是智能,在知识和智能之间存在某种转换关系。如果说物质能是物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的话,那么信息能应当是信息科学的中心概念。在一定意义上说,信息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智能的本质和知识创新的机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开发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去替代人的某些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14.
创伤性颅脑损伤是目前生物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颅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对颅脑损伤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对颅脑损伤机制不断深人研究,现在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制作和使用可复制分级颅脑损伤和外力可准确定量的动物模型.笔者将目前国内外常用颅脑损伤实验模型的类型及其建立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基于脑的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脑科学研究新成果,结合基于脑的学习观及我国教育现状,从大脑学习过程的协同性、学习要素的互动性、情境浸润性、主体性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学习的脑认知过程。提出根据学习者自身特点,适时创设丰富多样、富有挑战性、人文化的教学环境,引导其全脑协同构建认知结构,促进脑机能发展,有效实现脑科学研究新成果与教育过程的联结。  相似文献   

16.
在人脑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关系。人脑是所有行为与思想的发源地,是文化产生的源泉;而文化储存在人脑中,文化经验活动会改变人脑的结构与功能。每一种持续性的活动,无论是文化观念与活动,如文化学习、思维想象,还是生理活动、感觉活动等都改变着人类的心智与脑,使人脑成为文化脑。人的文化具有复杂性与累积性的特征,通过人类独特的合作、模仿、教学等独特的文化能力而代代传承。脑、认知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录:应用MSCT(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测量正常新生儿的脑室结构和脑容积,为新生儿脑发育状况评价及颅脑疾病诊断提供CT解剖数据.方法:从进行颅脑CT扫描的新生儿中选取43例无异常发现者的CT图像进行测量,首先在CT机上选择测量距离值示标,分别测量侧脑室前角最大距离等7项指标,每个指标均测量三次,取其均值,并计算脑室指数;利用容积测量软件,用等灰度法均匀涂布所选区域,测量脑容积等9项指标.结果:获得正常新生儿脑室结构CT测量指标平均值和新生儿脑容积9项指标的平均值,且左右小脑半球容积及左右侧脑室容积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MSCT可准确可靠地测量正常活体新生儿脑室结构和脑容积,从影像学角度认识正常新生儿颅脑的CT解剖.  相似文献   

18.
美国艺术开启大脑项目通过整合艺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教育策略及经验,为艺术教育对大脑开发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提供了有力的说明。艺术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大脑认知系统方面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大脑的平衡发展,帮助大脑处于最佳的学习环境中。  相似文献   

19.
脑是宇宙中最神奇的物质,是科学正在攻克的最艰难堡垒之一。脑科学的成就日新月异,在此背景下哲学也需要将脑纳入自己的视野,形成脑哲学这一新领域既有必要,也有可能。脑哲学与神经哲学、身体哲学、心智哲学等既有交叉,也有区别,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脑哲学的重点问题是心脑关系问题,但也包含更广泛的其他问题,如脑的哲学界定问题、脑与人、脑与生命、脑与自我、脑与机器的关系问题等等。脑哲学所面临和探讨的新问题可以成为当代哲学探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20.
脑的可塑性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亚鹏  董奇 《教育研究》2005,26(10):35-38
大脑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受学习、训练以及各种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其结构和功能都会出现动态的修复或重组,也就是体现出所谓的可塑性。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在个体发展的生命全程中枢神经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如儿童大脑、成人大脑以及非正常人大脑均具有可塑性。由于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可塑性是动态变化的,而且不同脑区在不同时间其功能活性以及可塑性本身也不一样,所以,在制定相关的教育方案或干预措施时,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大脑可塑性的这些因素,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科学的保护脑、使用脑、开发脑;充分利用大脑的可塑性,重视早期教育;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教育环境,全面开发大脑的潜能,促进大脑的整合式发展;全面了解影响大脑可塑性的因素,寻求大脑可塑性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