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有明确纪年题记的敦煌道教文献的避讳情况,并尝试归纳其整体避讳特点,以期利用避讳的时代对无纪年道教文献进行断代.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敦煌文献中有明确时间题记的写本为依据 ,初步总结敦煌写本的避讳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避讳史上的阶段性特点 ,并以日本所藏《世说新书》残卷为例 ,利用敦煌写本避讳的一般性特点 ,考察其抄写时代  相似文献   

3.
敦煌变文是敦煌文献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写卷特征上,往往同一变文有多份抄本,这些抄本的残阙情况与命名纷繁复杂;写卷中存在大量的俗字、讹字、假借字、避讳字;同一个变文故事,有时候会出现两套写作模式。敦煌变文追求喜闻乐见,导民向善的编纂效果,具体表现为丰富多样的撰写形式、方言俚语俗语的大量应用、将众多人物的事迹集中于一人、因果报应教导人们向善戒恶、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4.
敦煌写卷中的道经,为道经文献及中古汉语研究提供了可贵的材料。本文摘取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道经中一些条目,解释其中的词语,通过释义以校正敦煌道经写卷和《道藏》各自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柴剑虹先生《敦煌吐鲁番学论稿》于新世纪之初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书中结集了有关敦煌研究的论文45篇。其中有围绕《敦煌唐人诗集残卷(P.25555)》所作的考论;有对敦煌写卷中《秦妇吟》、《曲子还京路》、《卡安词》、《黄任强传》、《文酒清话》以及敦煌古小说、敦煌舞谱、敦煌唐人诗抄等的考证、研究;有对黑城文献、吐鲁番文献的考索;还有西域历史地理的考证研究及有关敦煌吐鲁番等的认识与思考等。本书是作者继《西域文史论稿》之后出版的又一以敦煌文献研究为主的力作。《敦煌吐鲁番学论稿》出版@小翔  相似文献   

6.
鲍宗伟 《家教指南》2021,(2):124-130
敦煌文献中的大量人名,不但是敦煌历史人物研究的重要宝库,也是对敦煌写卷断代的重要依据.敦煌人名的形式极其复杂.写卷先后延续,有些人出现在敦煌文献的时间跨度长达60年,人物的称谓随着身份地位的改变而改变;写手的文化素养或者用字习惯不同,或异体俗字,或同音替代,或删简省略,同一人的名字往往有若干不同的变体.这些不同称谓与变体,使同一人的材料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看似毫无关系.对同一人的不同称谓与人名变体的认同是推动敦煌人物与历史研究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讨论敦煌文献同一人名的异称,钩连考索同一名字的不同变体,共分四个部分:音近相代、人名简省、俗名与法名、人物代称等.  相似文献   

7.
敦煌《诗经》残卷的文献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敦煌<诗经>写卷与传世本相校,在文字、章句、卷数诸方面都有不同.本文综合前人之说,通过大量具体的例证,证明敦煌写卷或能发古义之沉潜,或能正今本之讹脱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2):F0002-F0002
《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异文研究》是李索教授在《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校证》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敦煌写本儒学经典文献专书语言研究的力作,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敦煌俗赋与敦煌当地民众存在着密切关系。敦煌俗赋写本的题记可说明部分俗赋由学郎书写,与文本字迹不同的题记显示十世纪的敦煌存在传阅俗赋的事实。与敦煌俗赋抄写于同一写卷、字迹一致的蒙书等文献暗示部分俗赋具有与同抄文献相似的性质,是当地民众的通俗读物。见于写本余白的俗赋标题、俗赋残句等写卷杂写,又可表明敦煌民众存在阅读、背诵俗赋的行为。敦煌俗赋写本不仅是文学作品或"讲诵底本",它还是敦煌民众日常生活中常读常诵的教材,是其文化接受活动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0.
张崇依 《文教资料》2011,(36):233-234
浙藏敦煌文献共有204号写卷。写卷内容丰富,有佛教经典,有道教经典,也有世俗文书。内容的多样,也给定名带来极大的不便。今有宗舜法师《〈浙藏敦煌文献〉佛教文献考辨》珠玉在前,笔者不揣浅陋,略陈见解14条,希望能对浙藏敦煌文献的定名工作略有补益。  相似文献   

11.
张涌泉 《家教指南》2001,(1):181-184
甘肃是敦煌学的故乡,也是敦煌学的发源地.近一个世纪以来,甘肃学人前赴后继,为敦煌学的创立和发展,也为敦煌文物的保护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藏经洞文献发现以后,除被盗劫及解送京师图书馆的以外,仍有不少写卷流散到民间,尤其是甘肃境内.叶昌炽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一月十二日的日记(《缘督庐日记》)中说:"当时僧俗皆不知贵重,各人分取,恒介眉都统、张又履、张筱珊所得者皆不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全文发表田中庆太郎 190 9年在北京会见伯希和及参加北京部分学者为伯希和举行的宴会、他见到敦煌写卷的原始记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吐蕃与回鹘的文化关系.主要探讨了吐蕃与回鹘的两次大规模接触,敦煌吐蕃文写卷对吐蕃与回鹘文化关系的反映,译自藏文的回鹘文佛经以及吐蕃与回鹘二者在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敦煌诗歌和俗赋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关成果也不少。但由于材料公布时间、敦煌文献多残片及研究者主观原因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相关的研究论著在各自所涉及的作品写卷汇集上很难做到尽敦煌文献之所有。本文即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认定了《秦妇吟》残片2片、《晏子赋》残片4片和《秦将赋》残片1片,并就相关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散藏敦煌写卷是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神秘而复杂的焦点区块。散藏写卷的收藏者,大多雅好文物,精于品鉴,擅长书法,笃于学术;散藏写卷的题跋,或历叙写卷收藏过程;或品评写卷书法字体,且偶加断代;或考论写卷内容,评论其价值。涉及之学术价值,不容小觑。民国初年任职甘肃的陈訚,搜藏敦煌写卷颇多,特别以历代书法精品,且每有题跋,品评书迹,颇有可观,其后写卷均已散亡。今就余所得见14件写卷中存有陈訚题跋者,逐一辑录,析论其涉及的相关问题,提供敦煌写卷聚散研究、敦煌写卷辨伪研究及敦煌写卷断代研究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索教授的《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校正》是一部敦煌写本段学经典的文献整理研安的力作,我在衷心祝贺其付梓的同时谈谈拜读这本撰著的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俄藏敦煌文献收录《黄帝明堂经》碎片五个.该文将五个残片进行了缀合整理,并将缀合后的写卷与传世医籍《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医心方》以及今人黄龙祥辑校本《黄帝明堂经辑校》对勘,就写卷与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肯定了写卷作为《黄帝明堂经》早期传之一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郑阿财 《家教指南》2006,(6):162-167
本文通过对写本学,又称为手稿学的界定及其对敦煌写本研究之重大意义为论点,充分论证了敦煌写本中出现的俗字与写本时代之间的关系,与写本真伪的关系以及敦煌写本俗字可供探究写本性质与来源的重要参考价值,以为写本学的建立,意义深远,既是研究敦煌文献的基础,也是研究日本古写经,乃至于汉字文化圈中的韩国、越南汉文写本的重要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9.
周震豪 《家教指南》2008,2(1):56-60
敦煌写本P.3559是一份内容丰富的长卷,通行的<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仅列出其中的6件文献,漏编另外5件.通过对全部文献的研究,可以看出,该卷所含11件文献均与北宗禅有关,集中地反映了北宗渐修思想及修习次第,故应为一部北宗渐修禅法的文献汇编.特别是其中所含北齐僧稠禅法思想,内容与北宗禅法几无二致,对研究北宗禅法的思想来源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新朋 《家教指南》2016,(5):120-124
联边诗为杂体诗中的一体,即"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用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组成,联缀成篇"。敦煌文献中,也有联边诗留存,唯这些诗作多混杂于写卷背面所抄的各类文书之中,一般学者多未留意。今笔者将敦煌文献中的《送远还通达》由各类文献中辑出,并就这些诗作对于联边诗歌的研究、对于敦煌文献的整理等的意义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