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本教研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选策略,其重要性正日益突出。就语文教学而言,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语文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语文教学研究活动。由此主要从明确语文校本教研的理念、掌握语文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体现语文校本教研的特色这三个方面论述了通过推进语文校本教研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需要,语文教师必须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并实施基于网络资源的现代语文校本研究,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成效。一、网络语文校本教研概述语文校本教研是校本教研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以新课程为教学导向,以促进师生的共同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其中.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研究,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课程改革实验三年来,我县以校本教研作为教师素质整体提高的助推器.重视校本教研机制的建立,注重加强语文师资队伍的建设。致力于课程改革的行动研究.为语文行动研究活动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把校本教研活动建成培育研究型教师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学校通过不断升降校本教研管理重心来激发教学研究活力,既要将教学研究管理下移到备课组和教研组,又要根据学校当前教学管理呈现的问题将校本教研管理提升到学校管理层面来统一实施;既保持专业发展共同体的自主研究权利,又通过统一的组织来提高对学校管理目标的趋向性。这种学校自我寻求变革的方式将推动校本教研的发展。校本管理的要义是通过管理方式变革,将校本教研内容的选择权和研究方式的决定权托付给教师,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一种旨趣。此时,教学研究才成为真实具体的行动研究,管理才能成为真实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课例研究:校本教研的有效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课例研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校本教研的实效,已成为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方式。课例研究作为一种“草根研究”,可以防止校本教研过多行政干预;关注长期目标,改进校本教研过多注重短期效果的弊端;是一种共享的专业文化,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给校本教研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实施以来,校本教研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笔者是基层小学语文教研员,在参与学校语文组教研活动中发现,虽然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效果却没有期望的那么好。究其原因,没有明确地研究问题,缺少扎实的研  相似文献   

7.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模式,受到许多中小学的重视。进一步明确校本教研的内涵,是校本教研的"新坐标";强化校本教研的意义,是学校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引力磁场";校本教研的行动研究是激活教育教学科学化与艺术化生成的"愿景构想"的对策集。它需要构建起三级校本教研的工作流程,打造出校本教研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研组:细化专题 提升实效 语文教研组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教师专、№化成长为宗旨,通过校本教研使教研组成为教师学习的共同体。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教研组活动注重教研专题的细化,从而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施慧飞 《文教资料》2015,(2):166-167
我们无法改变语文教育的大气候,无法改变语文低效教学的土壤,但可以改变自己,把握自己的方寸之地,尝试改变一些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不抱怨,不停滞,不张扬,但求实效,局部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许小小的行为改变,就可以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不可或缺的案例积累。作者与学校语文教研组的同事进行的追踪式课例研究,对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助推校本教研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薛和平  李刚 《教书育人》2012,(23):31-33
校本教研是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教研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倾力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做好校本教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我校创新校本研究形式,适时调整工作方法,明确"科研促教、科研强校"的工作思路,完善教师激励机制,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平台。一、落实一个纲领,让校本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在校本研究中,我们坚持尊重规  相似文献   

11.
姜洪美 《学周刊C版》2011,(4):171-171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校本教研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学校推进课堂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对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进行了探讨.对学校开展同讲一节课、小课题研究、教学沙龙三种教研形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创建特色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使教师成为学习者,合作者,研究者,必须建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首先要明确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3.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研制度。而作为校本教研的实施主体,教师职业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专业化发展,无疑将成为校本教研探索和研究的重点。这里,我谈谈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点滴探索。  相似文献   

14.
如何让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如何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成长的个性舞台?如何让教师在校本教研这片沃土中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不断思考着!不断探索着!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拜读《湖北教育》诸多有关校本研究的文章,深受启发。作为鄂西北大山区一所学校的校长,笔者认为贫困山区学校校本教研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以人为本,关注教师,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原动力第一,引导教师充分认清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促使他们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一是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的是高索质的教师,教师必须由原来的教书匠转变成教育者、教育家。要成为一名素质教育的合格实施者,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是偏远山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条低投入、高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出现对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和校本教研观念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教师校本教研能力开发方式--"脱产进修"或"在职培训"的局限性尽显,而提倡"做中学"精神的合作研究、行动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等新型教师校本教研能力开发方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语文教研是在学校内展开的,其基本单元是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含年级教研小组、备课组)。校本语文教研是教师的群体行为,必须是教师的集体研究。因为,惟有教师集体参与研究,才能形成一种氛围、一种文化、一种共同生活的方式,才能真正提升学校教师群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学校语文教学,促进学校发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校本教研已成为一个时尚词语,然而在农村小学,校本教研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村小教学条件差,教师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较低,因此,我们在校本教研管理中,积极引导教师选择主题小的课题进行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背景】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性研究活动。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是当前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深情呼唤,也是教师生命价值提升的有效途径。于是,我校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而采用怎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实效是科学组全体教师所关注的。下面是本人的两次校本教研活动的经历:  相似文献   

20.
莫彬 《广西教育》2007,(12A):14-1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校本教研逐步成为中小学教研热门话题。几年来,广大教研员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工作,对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认识模糊、行动不力,一些教研员在校本教研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进行有效的指导。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校本教研中,教研员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适应学校的需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教育研究,不断提高对校本教研指导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乃至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