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语真奇妙,它能把两个看似自相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却毫无违和感。比如《三国演义》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日,在名著阅读课上,一学生问:老师,既然连最重要的东风都没有,怎么能说是万事俱备了呢?或者说既然万事俱备了,为何还欠个东风呢?猝不及防之下,只好一时语塞。经查阅相关资料,找到答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其实是一种比较冷僻的修辞格--"舛互"。即"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者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肯定,是为了衬托、强调否定部分;否定,是为了衬托、强调肯定部分"。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期参加区优秀教师展示课活动,教材内容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与设计,一堂自认为在预设与掌控范围之内的课就出炉了,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相似文献   

3.
“赤壁之战”题是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的一道历史选择题。该题如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见图)一触即发。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周瑜忧心忡忡,孔明密日:“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相似文献   

4.
[拼音]wàn shì jù bèi,zhǐ qiàn dōng fēng 【出处】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  相似文献   

5.
算算自己在个人业务竞赛跑、指导学生参赛等方面的成绩,想竞聘"小学高级教师"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上山支教。这是我们学区的"高压政策":未满40周岁的女教师必须上山支教才能竞聘"小高"职称。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 周瑜赤壁烧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相似文献   

7.
今天是课改开放日,有四个乡镇的老师到我校听我的观摩课。为此,我事先做了一些准备工作,精心制作了课件,并向学生承诺:今天课堂上谁表现得好,就能得到一枚金光闪闪的五角星。学生们都鼓足了劲,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陈坚 《教书育人》2008,(2):30-30
本人近期参加区优秀教师展示课的活动,教学内容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与设计,一堂自认为都在自己预设与掌控范围之内的课就出炉了。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相似文献   

9.
三足鼎立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因此有了魏、蜀、吴各据一方,并呈三足鼎立之势。至于"草船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赔了夫人又折兵",后至于诸葛亮的《出师表》,三国之间的龙争虎斗,真是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10.
在讲解唯物辩证法关于“整体和部分”以及“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方法论意义时 ,笔者引用“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这则成语作为例子 ,从哲学、文学、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对这一成语作了分析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这则成语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周瑜因破曹在即 ,苦无东风相助 ,焦虑成疾 ,卧床不起。诸葛亮深知周瑜病因 ,前去探望 ,在病榻前密书“欲破曹公 ,宜用火攻。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从文学的角度看 ,这则成语的本意是说 ,样样条件都已俱备 ,只差最后一个重要的条件 ,使计划不得实施。从哲学上…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参加了优秀教师展示课活动,教材内容是苏教版《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经过一番"精心"设计,自认为在预设与掌控范围之内的一堂课新鲜出炉了,对于课堂效果我胸有成竹,真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相似文献   

12.
"地理"一词最早出自<周易>这本占卜用书,从中可见自然规律的难以把握性.我对地理奥秘的认识,最初源于诸葛亮成竹在胸的微微一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一直把它归为孔明的神通广大,却从不知道经过学习,每一个爱好地理的人都可以"借东风".  相似文献   

13.
只要勤动手,就会有大的发明创造。江泽民爷爷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我们小学生从小要多动脑,多动手。今天,我在妈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不倒翁,还懂得了不倒翁之所以不倒的原理。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大大的鸭蛋、彩色纸、吸管和一撮鸡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大纲明确规定了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教育部特别推荐了初中生必读的10部名著。近年来,大语文教学要求将名著推向中考的前台,名著类试题越来越为中考命题者所青睐。宁波市去年考了《水浒》,要求写出这部小说中的英雄及其故事的名称。今年考了《三国演义》。题目如下: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1分) 请你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本题为加分题,每写对一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当前我国工业化建筑已经处于乘风破浪的高速发展期,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标准体系不健全、自动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成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瓶颈,因此,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具  相似文献   

16.
只欠东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每年都是NBA夺冠大热门,却在最后关头与冠军失之交臂——这些“被命运捉弄”的非冠军强队,欠缺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东风”?  相似文献   

17.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A股春节红包行情的宏观条件皆已具备:A股估值存在着近30%的套利空间。由于加息甚至准备金工具在节前动用的可能性大幅降低,相关宏观经济数据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将修复悲观估值。再加上基金的补仓行情,"十二五"开局的信贷高峰,以及惯例性的年初资金流入,使得A股的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在1月份有望得到叠加。  相似文献   

18.
1.来源于历史事件的英汉比喻性习语英汉两国人民都从各自的历史中创造了一些习语,有些习语碰巧意思一致。如汉语有取材于春秋时代的成语一鸣惊人,英语有取材于沙翁剧作H enrythe Foruth的习语to setthe the world on fire。但由于有不同的历史,许多汉语习语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习语。如:草木皆兵,东山再起,卧薪尝胆,身在曹营心在汉。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许多内战,在习语上多留有印记。唇亡齿寒、退避三舍、如火如荼、朝秦暮楚等来自于春秋战国时代;三顾茅庐、望梅止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来源于三国时期;草木皆兵、东山再起、江郎才尽、抛…  相似文献   

19.
恶作剧之吻     
元聊的我想了一个鬼主意,经过几个同学一阵子的精密计算思考后,方案已经敲定。我们不禁笑逐颜开:“哈哈哈哈哈——多么完美的计划啊!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请君入瓮!”  相似文献   

20.
生活就如一部无所不容的书。写作的丰富源泉,就蕴含在这部浩翰的“书”里。写作的诸多灵感,往往就诞生于多彩的生活。脱离生活,下笔时常会觉得内容缺乏,或有一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