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研究了小孔成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小孔还是大孔都可以成像。成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孔的直径必须小于烛焰的高度,(2)像距必须大于临界距离。对于大孔,其临界距离较大,远大于小孔的临界距离,所以常观察到小孔成像而不能观察到大孔成像。  相似文献   

2.
正建筑大师粱思成曾说过:"建筑是一本石头的史书,它忠实地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粱思成怀着对祖国深沉的爱,为解读中华古代建筑艺术的奥秘,"曾历经坎坷而终身不渝,虽身陷罹难但至死无悔",造就了他可歌可泣的悲喜人生。粱思成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研究出版了我国第一本以现代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总结中国古代建筑构造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遗忘症"的生存论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仅与存在者打交道而遗忘了存在本身,被现代科学所遗忘的存在即是"无";现代科学的这种"遗忘症"是由决定现代科学的本质的形而上学基础、数学因素和技术本质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19)
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以运动员运动生涯为研究对象,借助现代科学和古代中医学的部分内容阐述生命周期的特征,以《运动员多年训练研究文集》为参考,以专项化运动训练为指导思想,阐述生命周期和运动生涯的相互影响,并提出"为充分利用运动生涯,应尽早进入专项化运动训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于小孔直径的测量方法并不多见,工程上常用"钢珠法测量小孔直径",但适用范围较小,首先要求被测物体材质较硬,其次要求小孔直径在毫米级。为了能精确测量小孔直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本实验大胆构想了用等厚干涉的方法测量小孔直径,将小孔直径间接地用干涉条纹反映出来,只需精确测量条纹间距,便可把小孔直径算出,测量精度会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孔越小,效果越好在课堂上第一次接触光学的时候,为了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老师往往会给我们演示一个实验:取一个开有小孔的黑匣子,让小孔对着外面阳光下的物体,物体就会在匣子后壁投下一个清晰的倒像。当然,为了能看到这个像,通常要把后壁去掉,代以蒙上一张半透明的纸。这就是著名的小孔成像实验,在历史上,它是由我国战国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墨翟最早提到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墨经》记载了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墨子讲述的8条光学原理,其中有一条是针孔投影成像原理,这就是发明照相机的原理。墨子研究光学原理,比外国人公认的光学鼻祖欧几里德早了100多年。我国另一部经典名著《史记》,记载了墨子如何进行针孔投影成像的故事:齐国国王由于最心爱的王妃病故而忧心如焚、相思成疾,终日茶饭不思,昏昏欲睡,不理朝政。墨子便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挂起一幅宽大的黑色幕布,在幕布的中间穿了一个小孔,仿照王妃生前的形象,剪了一个纸人,利用光线的反射作用,通过针孔,将纸人形象送进帷幕后面的…  相似文献   

8.
<正>无论你是摄影大师还是自拍高手,只要拿起相机,你就站在了"达盖尔的旗帜"下。达盖尔是摄影术的发明人,从他开始,人类有了全新的记录历史的手段。漫长探索很少有哪一项发明完全是一个人的劳动成果。为将影像更直观地保留下来,人类进行过漫长的探索。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将其记录在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认为,从现代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来看,现代科学是"数学"的科学;从现代科学研究的过程来看,现代科学是"研究"的科学;从现代科学研究的目的来看,现代科学是"技术"的科学;从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来看,现代科学是"现实之物的理论".存在者被规定为表象的对象性、真理被规定为表象的确定性,是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是包括以伽利略和牛顿为创始人的现代科学和从笛卡尔到尼采的现代形而上学在内的整个现代文明的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这种在一定范围内正当的思维方式的无限扩张,是现代科学危机四伏的根本原因.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则在于"沉思",因为只有通过"沉思",我们才能重新看到包括人在内的存在者在科学分析理性和技术利用意志之外的天性.  相似文献   

10.
<正>光学是物理学中最古老的一个基础学科,又是当前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光学的历史久远,早在春秋战国时《墨经》就已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现如今,光学仍是当前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前沿阵地,光学技术在现在的信息社会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  相似文献   

11.
"模型化"思维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型化"是现代科学认识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本文从认识论、逻辑学和方法论三个角度对"模型"概念作了辨析,并着重就"模型化"思维的内涵及其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所谓"模型化"即运用建构和研究模型的方法把握事物,它可为科学认识活动所普遍地采用.作为一种现代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模型化"是科学认识中抽象化与具体化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2.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的科学杂志《科学》的重要创始人,任鸿隽以"科学救国"理念为指导,为现代科学的中国化竭尽努力,其对于现代科学的系统认识以及在中国推进科学建制化的实践探索,对于今日我国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库恩科学观的局限:库恩理论是单门学科的、历史纵向的科学发展模式,不能说明多门学科的集中革命,更难解释现代科学及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约瑟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被称之为"李约瑟之谜",其隐喻了多个深层问题,其中之一即是:怎样的社会文化孕育了现代科学?这个问题将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一孔之见     
孔 ,小小的洞也 ,在许多场合都是被忽略不计的 ,但在许多场合却又是忽略不得的。千里长路 ,谁都不会很在意小小的孔洞 ,但千里长堤 ,谁又敢不在意小小的孔洞 ?堤不能有孔洞 ,墙也不能有孔洞 ,门更不能有孔洞 ,针尖大的窟窿 ,斗大的风。可有人偏偏要在门上开个孔 ,还美其名为观察孔 ,这能观察到什么呢 ?门缝里看人都能把人看扁了 ,小孔里看人还不把人看成小不点了 ?什么 ,小孔里有个镜头 ?还是大广角 ?那不成照相机了 ?太棒了。门上配个照相机 ,看谁还敢来偷东西。最简单的照相机就是通过小孔成像的。小孔成像的实验可能每个物理老师都向学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三个问题分别探讨了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的批判之间的差异。首先 ,关于现代科学本质的问题 ,胡塞尔认为现代科学的本质是“理念化” ,但它不是真正科学的本质 ;而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的本质是“数学因素” ,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其次 ,关于现代科学遗忘症的问题 ,胡塞尔认为现代科学遗忘了“世界” ;而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遗忘了“存在”。最后 ,关于现代科学危机的问题 ,胡塞尔认为现代科学危机的实质是哲学危机 ,应回返理性 ,重建科学 ;而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危机的实质是始终被那不能计算的“存在”的阴影所笼罩 ,任何依靠人的智慧重建现代科学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首个现代科学家群体展——"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于12月15日在国家博物馆揭幕。本次主题展由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国资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8部委共同主办。展览按照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设置了"撒播现代科学的种子"、"让现代科学扎根中国"、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古希腊的科学传统至今被人称道,然而几乎同时代的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却鲜有人知晓。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就因其特有的科学智慧而在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古代的占星术、炼金术等等有没有科学价值?宣扬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托勒密学说,是否曾是有价值的理论?……这一系列科学史实的评价问题,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们尽管一次次地争鸣,但各执不同标准,难以达到统一意见。对于现代科学产品的价值的评议,亦有类似状况,比如耳朵识字,等等。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我们对科学史的理解,也影响现代科学的管理,从而  相似文献   

20.
从图书馆学学科属性和现代科学与图书馆学的关系两方面,探讨了现代科学发展下图书馆学的地位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