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皇明四朝成仁录》是清初明遗民屈大均所撰的一部“当代史”。其书虽未竟成,却因率先保存了清初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地区抗清斗争的珍贵实录,保存了北方清廷占领地区抗清斗争的重要资料,较为系统地反映了明清之际的时代形势和社会变迁,成为清前期南明史撰述综合性成果的开新尝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钱大昕的《疑年录》共四卷,共著录了自汉代至清代儒林人物生卒及享年三百六十二人。近代学者余嘉锡在研究《世说新语》时,由于此作系未定之书,人物生卒享年有误者甚多,遂考订前两卷,于后二卷阕如。学者冯先恕《疑年录释疑》又对后两卷进行考订,亦多有缺误。鉴于此,对钱氏和《明史》《清史稿》皆有错误的九人,重新考订生卒享年,以正史误。  相似文献   

3.
《国榷》是私修明史中影响颇大的一部编年体文献,所收科举史料时间跨度之大,数量之多,世所罕见。据《明实录》和《皇明进士登科考》等文献考证,发现该书所收科举史料存在人名错误10处。  相似文献   

4.
《全宋笔记》收录了《宾退录》(即"新版《宾退录》"),反映了《宾退录》的最新点校成果。但其在校勘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包括形近讹误,脱字,误把小字作正文,文字乙倒,避讳字处理前后不统一,非避讳字而误改等方面,希望有助于《宾退录》的整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明书》又名《罪惟录》,是清初查继佐写的一部编年体明代史书。其《太宗纪》、《科举志》均称永乐七年会试副榜第一名为孔鹗,与《明太宗实录》、《明史纪事本末补编》所记不合。考明清碑文、笔记、史册等多种材料,证明《明书》之《太宗纪》、《科举志》上述记载存在疏误,“孔鹗”当改为“孔谔”。  相似文献   

6.
关于李自成的家庭出身,各书记载,颇有出入。总起来说,约可分为三类:一、是记载李自成的家庭较为富饶的,有吴伟业《绥寇纪略》和《鹿樵记闻》,计六奇《明季北略》,彭孙贻《平寇志》,邹漪《明季遗闻》,查继佐《罪惟录》,钱(甹只)《甲申传信录》以及近人李文治同志的《晚明民变》等书。二、是记载李自成的家庭较为贫困的,有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边大绶《虎口余生录》,冯甦《刦灰录》,费密《荒书》,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张岱《石匮书》,毛奇龄《后鉴录》,张廷王等编修的《明史》,徐薡的《小腆纪年》,以及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明史》、《定陵注略》对明神宗矿税大兴记载的比较分析 ,论证《定陵注略》是考证《明史》记载之误和深入研究神宗朝重大史事的重要史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东明县文物保管所收藏的明版《万历五年进士登科录》,并利用《万历五年进士登科录》对《明史》和《明实录》进行了校勘,进而探讨了明代《进士登科录》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富世平先生的《北山录校注》虽对唐神清《北山录》进行了系统的校注,但智者千虑也有一失。其间仍然存在诸多有疑误的字词尚未点校,甚至点校错误,如"牝牡""去""毗频""岢""伊""襄""经""於""斁""皃""讃""免""眦睚"。对这些疑误之处的进一步考证和补充,将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北山录》的文意,同时也能为其他学者研究《北山录》及其校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皇明进士登科考》是研究明代科举的重要参考文献,但也存在一些讹误。以现存的明代《登科录》和其他重要的科举文献、地方志为依据,考证出22处讹误。  相似文献   

11.
清朝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绘制出多幅各级行政建置的地图。清代盟旗游牧地图,乃其中之一。在清代盟旗游牧地图的基础上清朝会典馆组织人员编写《大清会典》,其《疆理卷》载有较为详细的蒙古各盟旗游牧地。张穆《蒙古游牧记》吸收其成果,第一次尝试以内地郡县为例,撰写外藩蒙古行政建置——盟旗的历史地理。该著作为蒙古历史地理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边疆史地研究留下了光辉篇章。但由于《会典》的作者群和《蒙古游牧记》作者生活年代、历史背景、语言功底等诸因素所限,该两部文献所记载的地名解读、游牧地方位界定、方向辨认以及历史考证方面犯有不少讹误。本文试图以《蒙古游牧图》(以下简称为《图》)等各种古地图、历史地图、现代地图为据,对喀尔喀4盟86旗的数千条地名进行研究考察,对其讹误地名进行归类和纠正。  相似文献   

12.
北方民族文化研究资料整理工作,向称难事。新出版的《全辽金文》上册:辽朝史料的汇辑整理,其工作不精,底本与校本的选择及作品的收录等存在明显差误;编撰方面等也欠妥欠佳。辽朝史料历来以简陋著称,研究整理多需文物考古资料的弥补。该书却漏收考古新资料80余篇(目),涉及总字数10万以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明洪武时期故元兀纳失里大王的考察,可以认为北元灭亡后,兀纳失里大王成为漠北西部的一支重要势力,但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哈梅里回回阿老丁来朝入贡,并非《明史·哈梅里传》所言是受哈梅里兀纳失里大王所遣。而且,本为故元出伯系的威武西宁王兀纳失里,其继承宽彻系肃王王号的时间,疑在洪武十四年至二十一年之间。洪武二十四年,明朝征讨哈梅里王兀纳失里之事,应是兀纳失里遣兵寇边所致。  相似文献   

14.
<诗品>谢灵运条引<异苑>提到"钱塘杜明师"其人,在现有的出版物中,大抵有五种意见①杜子恭;②杜炅字子恭;③杜蓦字叔恭;④杜炅字子恭、杜昺字叔恭并非一人;⑤杜炅字子恭、杜昺字叔恭为一个人.因此,杜明师成了文学史、道教史上的一个谜.本文从史讳学的角度,揭开了这个谜底,杜明师名昺字子恭.唐高祖李渊之父名昞,为避其讳,改杜昺为杜炅,或迳称其字.<宋书>、<洞仙传>,<道学传>、<南齐书>撰于唐朝前,原本不当避唐讳,今本乃唐人所改.宋以后的著作,有的改回,有的沿用,遂成混乱.古书上的杜昺、杜炅、杜子恭、杜叔恭、杜恭实为一人,即杜明师.  相似文献   

15.
杨琳 《家教指南》2011,(1):104-111
敦煌文献唐代郑馀庆撰《大唐新定吉凶书仪》是一部重要的综合性书仪,对了解唐代社会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周一良、赵和平在《唐五代书仪研究》一书中率先对此书仪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阐释了书仪的基本内容。不过由于是初次梳理,在字形辨识及词句理解方面存在不少疏失。本文针对周、赵二氏在书仪第二篇《节候赏物》的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们的订正及解读意见,以使读者准确理解书仪的内容,从而正确认识唐代社会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6.
在现存史籍中仅由《文献通考·选举考》开列的《宋登科记总目》 ,堪称两宋科举史纲要 ,但在各科录取人数和状元省元姓名两个方面存在着诸如歧异、讹误、遗漏等问题 ,对这些问题亟需择要加以补正者至少有 3 2条 ,如此剔除其翳障后 ,方能使该《总目》固有的史料价值得到进一步开掘和更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青鹤)笔记九种》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近代史料笔记,中华书局2007年所出点校本存在数量较多的字、词、标点等方面的错误,因此很有对其再进行一番校勘和整理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四友斋丛说》是一部在许多方面有较高价值的明代史料笔记,收入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中的版本只做了简单标点,还存在数量较多的文字、词语、标点等问题。本文就22条语料进行了校读。  相似文献   

19.
戴名世的史学关怀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名世是清代卓越的史学家,其史识、史才堪与万斯同、章学诚等大家齐名.戴名世有着至为深刻的史学关怀,表现在:他不仅有明确的存史意识,而且有足够的胆识,能够积极地将之付诸实践,而可贵的"平民史观"又是其史学关怀的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20.
抄本《明史列传》的撰者被定为徐乾学是错误的。该书卷首韩方卓的跋文失误颇多,不足以证明此书为徐乾学所撰。有关徐乾学的传记资料和明史纂修的史料亦可印证徐乾学未曾撰写过《明史列传》。将该书与万斯同的《明史》和王鸿绪的《明史稿》比较后,确认此书系后人将上述两书的诸臣传中各抄录一部分组合后,另题名为《明史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