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句丽王城:五女山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1日,五女山山城(史称纥升骨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加强五女山山城保护,实现世界遗产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的需求,也是后人的需求。文章在对五女山山城世界文化遗产地文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保护规划原则,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2003年7月5日,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南京明孝陵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员。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为此南京市还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焰火庆祝晚会。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可多了。苏州古典园林(见苏教版课本第五册《古诗两首·枫桥夜泊》)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像拙政园、留园、怡园等。因此苏州有“人间天堂”的美誉。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把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宫(见苏教版课本第十一册《习…  相似文献   

3.
于朝霞 《广东教育》2010,(10):47-49
【背景材料】 2010年7月25日至8月3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在会上,中国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丹霞”分别于2010年7月31日和8月1日,先后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已增加到40个,  相似文献   

4.
随着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召开,全国性的申遗热潮再度升温。西部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也非常重视世界遗产申报工作。本文分析了中国西部已有世界遗产的分布格局,并统计了西部地区申报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提出宜大不宜小、宜精不宜粗、宜特不宜平和宜并不宜孤的四项对策性原则,以有利于西部地区申报世界遗产工作能科学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山西五台山     
《甘肃教育》2009,(16):F0004-F0004
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中国山西五台山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使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增至38个。  相似文献   

6.
1999年11月1日,从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传来一个令中国人骄傲的好消息:我国武夷山和大定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分别作为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入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25处遗产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入其中泰山、黄山、庐山、峨嵋山、武夷山被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这25处遗产地被人们称为“中国的财富、世界的遗产”,它们是:长城,故宫,周D店北京猿人遗址,秦始皇陵及兵引市,敦煌莫高窟,泰山风景名胜区,黄山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  相似文献   

7.
倪豪孔 《新高考》2009,(10):56-57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各国代表审议决定,把“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三十六项世界遗产,也是继武夷山之后,福建又一个获此殊荣的文化成果。“福建土楼”作为植根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聚族而居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因其符合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第三、四、五条标准,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正>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丝绸之路"是中国首次进行跨国联合申遗。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7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中国新闻网报道)  相似文献   

9.
福建武夷山     
《甘肃教育》2007,(2X):F0004-F0004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北部,是中国的著名旅游胜地。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23处,中国第4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地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7月 2日 ,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2 7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决定 ,将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 4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一块自然遗产地。神秘而神奇的地方所谓“三江并流” ,是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流入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 ,最近处仅距几十千米 ,奔流 40 0千米结伴而行的罕见景象。从自然区域看 ,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 ,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延部分 ,也是横断山脉的主体。位于东经 …  相似文献   

11.
孝文 《宁夏教育》2009,(4):I0002-I0002
现在世界遗产名录上共有145个国家的878处遗址(679处文化遗址、174处自然遗址和25处混合遗址)。2008年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8个新自然遗址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8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世界遗产委员会全票通过,中国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了中国第7个、江西省唯一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坐落于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与玉山县的交界处,位于北纬28°54′、东经118°03′,面积达229平方千米。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泛动画在广告宣传、军事演示、节目包装、科技展示、模型玩具、医疗教育等方面均能够相互融合,在我们的生活中涉足范围十分广泛,这种发展趋势是数字技术与动画艺术的成功结合。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本文结合数字媒体时代泛动画的发展及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进行虚拟动画的设计与制作,既研究了泛动画产业对我国动画产业建设的重要作用,又揭示和展示了大运河遗产所蕴含的杰出的普遍价值以及深层次的中国文化特色并将之传承后代,意义深刻。  相似文献   

14.
世界遗产地设立环境执法综合管理机关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世界遗产管理体制存在缺失。在世界遗产现行管理体制问题争论不息的今天,各世界遗产地宜先参照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双遗产地的管理体制,设立世界遗产综合管理机构——管理委员会,并授权其对该地的世界遗产实施综合管理。世界遗产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单位都应接受该机构的统一管理,切实做好本地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9日至10日,第二届世界遗产论坛在峨眉山湖山宾馆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世界遗产地:生态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次会议由四川大学一育利康文化遗产研究所、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系主办,西南交大、乐山师范学院、四川大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基地”协办,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和四川省对外友好协会作为支持单位继续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此次会议的出席代表包括国内外专家、学者、业界人士、遗产地负责人、相关政府部门领导等,是一次跨地区、跨行业、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及项目合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游明孝陵     
2003年7月5日,作为“明清皇家寝陵”的扩展项目,南京明孝陵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10月22日,我校举行了秋游活动,就去了“申遗”成功不久的明孝陵。  相似文献   

17.
《海外英语》2012,(9):42-43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1963年,沧浪亭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8.
《昆明大学学报》2013,(1):F0003-F0003
2012年7月1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澄江帽天山占生物化石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片个化石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  相似文献   

19.
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2008年7月2日—10日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从来自全球41个国家的47个候选项目中选出z最新的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中国"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主要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措施等条款,此外还规定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其遗产清单,由世界遗产大会审核和批准。凡是被列入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点,都由其所在国家依法严格予以保护。《公约》的管理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76年成立,同时建立《世界遗产名录》。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的名胜,可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招徕和组织国际游客进行游览活动。自1975年《公约》正式生效后,已有176个缔约国。截至2003年7月4日,全世界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754处文化古迹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处。中国有29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名录,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