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翼鉴 《体育学刊》2007,14(4):17-18
认为《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体育改革回顾——伍绍祖同志采访记》中的“党和政府办体育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体委只抓金牌,不抓体质是本末倒置”的观点切近中国体育现状。中国体育的行政机构要进行重大改革,管理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竞技体育)的行政机构必须分开。增强体质单靠体育部门不行,必须要有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总结和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行政机构"大部制"改革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经验。研究认为:兵团体育行政机构的改革与兵团体育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其机构设置是在政府行政构架中不单独设立体育部门,将体育与相关职能部门合署,组建综合类的行政部门,这种机构设置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建设的经验是使后发劣势变为后发优势、有利于做优做强中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学校、有利于夯实和强化学校培养后备人才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认为,中国竞技体育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职业化改革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的四个阶段(社会化、实体化、市场化、产业化)是一个统一有序的整体,必须考虑到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事实,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育战略研究及发展主线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竞技体育的战略理论,二是竞技体育的战略规划,三是竞技体育的战略政策。战略理论管的是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战略规划是抓安排与落实,而战略政策的功能则是保证战略目标和规划内容的实现。中国体育界近几年轰轰烈烈的“奥亚全战略”的研究及发展,引起的社从反响是巨大的。仅观近十年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历程,是呈周期性的“振兴”与“衰落”,目前可以说处于低潮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不得不反省我们在开展竞技体育战略研究及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我们必须在这改革与开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2012年我国各省(市、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为决策部门制定“十三五”期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中的CCR和BCC模型分析2012年我国31个省(市、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投入和产出。结果:(1)各省(市、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差异较大,全国综合效率均值为0.534,仅4个省(市、区)达到DEA有效,东、中、西部依次存在“较高投入、较高效率、较高产出”的局面;(2)影响各省(市、区)综合效率的因素各不相同,投入冗余率均值和产出不足率均值均高于20%(奥运项目数除外),培养机构数量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需调整幅度最大;(3)各省(市、区)纯技术效率均值(0.608)小于规模效益均值(0.892),规模收益变化趋势各异。结论:(1)我国各省(市、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偏低且差异明显,存在区域间不均衡;(2)各省(市、区)DEA非有效因素各有不同,资源管理水平是影响培养效益的主要因素;(3)指标选取是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评价体系的关键。建议:尽快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多要素培养效益评价机制,以调整培养机构数量和后备人才数量为突破口,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兵团特殊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兵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状况,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梳理了兵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的历史演变,总结成绩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认为:体制是机构和规范的结合体,机构是体制的载体,规范是体制的核心,机构包括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兵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在管理机构上是体育局与教育局合属办公,在实施机构上主要依附普通中小学业余体育训练。这种体制的优点是职能有机统一、精简效能。缺点是职能不清晰或不完整导致的行政不统一,缺乏相关规划和规范。提出巩固和完善兵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及规范;稳步推进“师市合一”师级层面的运行机制;加强基层管理队伍和教练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打破兵团与地方制度性分割,理顺与地方体育管理部门的业务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持久而凝重的话题。围绕着以“举国体制”为高度概括的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的讨论更是层出不穷,众说纷纭。作者许永刚先生在《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学术研究著作中以独特的理论视角提出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史就是政府垄断史(或称行政垄断史)”、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讨论了体育的人文性和“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向“以人为本”的现代竞技体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竞技体育的主旋律,成为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必须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要构建“以人为本”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就要实现从“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变;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竞技体育系统运行机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竞技体育运行机制包含动力、控制、整合、激励和保障等五个二级机制 ,以及与二级机制相对应的诸多三级机制等。上述五个机制既相对独立 ,又相互联系 ,共同作用于系统运行目标。中国未来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多元功能 ;以两个根本性转变为目标 ,以体制改革为“龙头”,以赛制多样化改革为重点 ,依靠科技进步 ,形成竞技体育发展新的增长点 ;同时 ,要缩短战线、突出重点 ,调整结构、发挥优势 ,促进竞技体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武术竞技化的迷途与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武术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丛体,欲发展就必须要造就、生成一个适宜的文化形态。武术不仅仅属于体育,更不仅仅属于竞技体育,尤其不属于行政垄断体制管制下的、以“金牌至上”为理念的竞技体育。民族文化作为一种超意识形态的社会力量,是任何人不能驾驭、统制的,武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用西方竞技体育的目标和方法去辖制它、推动它,往往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