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工具教育论”正在制造“孩子的成长苦难”。教育应当以教会弦子做人为基本理念,而教弦子做人应当从培养感恩意识开始。所谓感恩是指主体(人)对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并且回报。感恩包含“识恩”、“记恩”、“谢恩”和“报恩”四个环节。“感恩”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和社会学意艾。家长、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把感恩教育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一、活动的提出当前农村小学“独生子女”和“留守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他们对家人给予的爱认为理所当然,且没有机会学习付出自己的爱。为使孩子们理解被爱,学会感恩与关爱,有必要通过实施“感恩教育”,让“感恩”润泽学生心灵,奠基学生生命。感恩与爱和慈恩共生,与谦卑和忏悔同在。“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感恩图报,当有激于衷矣”,讲的都是感恩。它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  相似文献   

3.
同题作文新者胜。也许是美丽的考题拨动了心弦.小作者对老师的尊重与感恩之情喷发而出.于是就有了这封“书信”。虽是书信,但作者没有满足于平常的叙说,而是紧紧抓住了两伴平凡却让自己感动的事:语文课上的一个眼神,让备受失落的作者涌上了一股“父爱的暖流”;班会课上的那一票“支持”.更让作者感受到了“爱心天使”的快乐。老师爱学生、学生爱社套,一股感恩之泉就这样在师生之间欢畅地流淌出来。  相似文献   

4.
学会做人是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学会感恩是做人的重要内涵。然而,许多学生却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老师对自己的辅导是责无旁贷的,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感恩意识。怎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小学品德课的任务之一,我从“一句话”入手,教育学生学  相似文献   

5.
简评:是啊,“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作者用细腻的心发现了父母之爱、老师之爱、他人之爱、社会之爱……正是这些爱汇成了爱的海洋,懂得感恩,是对这些爱最好的回报,篇末发出呼吁,再次点题,使得文章水到渠成。能够在文章中巧妙运用排比手法,确实可以说是一篇优秀的作文。  相似文献   

6.
巨思义 《中国德育》2012,(23):76-77
感恩是一种美德,也是人之常情。然而,现在许多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爱的包围之中,已习惯了被爱。他们只希望从别人那得到爱,却很少愿意付出爱,对自己所拥有、享受的一切缺少感恩之情。如果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没有感恩之心,感恩就没有原动力。可是目前不少学生对亲情表现淡漠:有的上了几年学,都未给父母写过一封信,到了要钱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而现在的中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有时会熟视无睹、置若罔闻。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有必要设计一节以《感恩》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让感恩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张爱民 《辽宁教育》2013,(2X):62-62
<正>感恩是爱的延续,教育是爱的教育,陶行之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会做人之根本在于学会感恩。在南开小学,"以爱育爱,学会感恩"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品德根基。在此浅述我校的具体做法:一、以爱育爱,树荣辱观,打造感恩教育文化近年来,我们一直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和感恩教育,通过燃起孩子心中的感恩之火,引导学生从感受最近的身  相似文献   

9.
《湖北教育》2005,(6):1-1
教师职业是一个播撒“爱”的职业.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一个字——“爱”.爱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学会做人。今天,“爱”的丰富内涵,被郑琦同志用42年的无私奉献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做出了完美的诠释。他把对事业的热爱,化为对青少年的关爱。“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他几十年如一日,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先,爱别人的孩子胜过爱自己的孩子:郑琦是一面我们弘扬高尚职业精神的旗帜:  相似文献   

10.
一“、感恩教育”的提出近年来,一些学生受人恩惠不知报答,孩子平时很少给父母写信或打电话,一写信或打电话就是要钱,问候的话语和情感交流很少。为了多要钱物,私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等事件时有报道。尽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是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而不应该忘恩负义。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做人道德原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的,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这些现象与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它的产生除了家长太娇惯孩子、一味地溺爱孩子、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投资,而忽视孩子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有关外,与学校德育缺乏“感恩教育”也有重要的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必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二“、感恩教育”的目的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体悟父母无私的爱,知道父母养育他们的艰辛,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懂得爱父母、孝敬父母、感激父母。...  相似文献   

11.
“三八妇女节”是妈妈们的节日,而妈妈是孩子们最亲近的人,那些关于母子亲情依恋、母爱与感恩成为生活中温暖的字眼与话题,“爱”是这个节日里最深入人心的主旋律。“学会做人”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感受爱、理解爱、表达与回报爱是一项基础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感恩”一词最早出自晋代潘岳的《关中》:“观遂虎奋,感恩输力”,有“感恩戴德”之意。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学者们也对感恩教育做了解释:它是一种以感恩主体对感恩对象的认同为前提的,以感恩主体对感恩对象的感恩行动为基础的,具有道德意义的、有责任感的社会性活动。基于以上的解释,我认为感恩包含了:识恩、知恩、感恩和报恩四个层面,它是知情意行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3.
师爱是一门很深厚的学问。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每一个学生,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重.才能建立起“尊师爱生”的和谐关系。这是因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也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而这些,都需要“爱”的关怀,下面从“宽容之爱”、“信任之爱”和“倾听”三个方面浅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一种行为。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感恩教育的核心是“感”和“恩”,基础是“爱”。感恩,绝不是对父母之恩的简单回报,它更是我们本身的一种责任、自立及自尊意识,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当感恩成为一种自觉,成为一种健康的心态,我们的身心和灵魂便得到超拔。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感恩”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感人胸怀,集中反映了古人…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感受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之爱,培养感恩情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每次听到这首歌,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暖流。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要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对师长要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抛却愚昧,懂得思考。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教材很多章节渗透着感恩思想,要求教师借助课堂教学,挖掘感恩材料,整理感恩知识,进行感恩教育,引导、教育学生在人生旅途中知恩、感恩、报恩。要让学生明白,做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常施感恩之举”。  相似文献   

18.
有一种爱,一种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我们沐浴在其中,感觉生活是那么美好,那就是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今的我们都已长大,是时候对妈妈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了。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生日快到了,想送给母亲一件礼物。可母亲却说:“什么也别买,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我什么也不缺。”送什么呢?——我绞尽脑汁地想;送什么又能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呢?我一直没有好的想法——因为送什么都不足以表达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感恩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下面就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