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教育参考》2011,(19):28-29
法国属于西方发达国家之一,2008和2009年法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为33700和32800美元(法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始自1973年,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发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量的发展和质的变化》,总结了西方若干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提出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的划分:如果高等教育为15%以下的适龄人口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就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在15%-50%以内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当高等教育接纳的学生占适龄人口总数的50%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一个历史性的时期,即“普及化教育阶段”。马丁·特罗先生还得出这样的规律:当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时高等教育一般处于“精英化阶段”,当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时高等教育开始向“大众化阶段”转变,而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时高等教育才开始转向“普及化阶段”。他指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将会在财政和管理、学生入学和选拔、课程和教学形式、教师的职能,教师的培养和社会化、标准的制定与保持、考试方式与授予资格的性质、学生的住宿和工作安排、学习动机和学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等方面发生变化。一些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  相似文献   

3.
数字大参考     
●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 2000年我国 GDP(国内生产总值 )比 1999年增长 8%,超过 8 9万亿元。这个数字换算成美元将超过 1万亿,分摊到每个人身上为 849美元。这是中国的 GDP首次突破 800美元。人均 GDP800美元是“低收人国家” (人均 GDP800美元以下 )与“中等和中低等收入国家” (人均 GDP800至 3000美元 )的分水岭,中国终于把“穷国”的帽子丢在了上一个世纪。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的计算, 2000年前三季度 8 2个百分点的 GDP增长中,消费贡献了 5 8个点、投资贡献了 2 5个点、净出口是- 0 1个点。《生…  相似文献   

4.
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人均GDP,分别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的两个重要的可比性指标。世界银行《98/99世界发展报告》对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规模进行了排名。按照1997年的GDP计算,美国以76901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日本GDP为47723亿美元居第二。排在第三位的是德国,GLP为23195亿美元。法国居第四位,GDP为15260亿美元。排列第五和第六位的是英国和意大利,GDP分别为12202亿美元和11554亿美元。中国(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台湾)的GDP为9009亿美元,列为世界第七位。名列第八至第十位的是巴西、加拿大和…  相似文献   

5.
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1965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在此前后,美国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构建新型职业教育体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争取各界大力支持职业教育与培训等措施,推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美国20世纪60—70年代顺利渡过社会转型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苏  徐静怡 《留学生》2011,(4):40-41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3315美元,排在世界第106位;2009年中国人均GDP为3677.86美元.排在世界182个国家中的第100位,比2008年上升了6位。上述数据显示出.中国高速的GDP增长对于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与国际相比)是一个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是一个弹丸小国,20世纪90年代崛起于东南亚,跻身于“亚洲四小龙”之列,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已超过美国,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新加坡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政府非常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为新加坡的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8.
刘漠在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上指出,今后5年是北京市人均GDP从6,000美元向1万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5,000美元~7,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进入发达经济圈的准备阶段,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标志线。  相似文献   

9.
2000年,我国顺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基本实现了原定800~1000美元的目标,实现了从贫困、温饱到“总体小康”的第一次历史跨越。尽管我国人均GDP仅仅相当于中下等收入国家下限的水平,刚刚迈进小康门槛,但是我国经济总量(GDP)已排在美、日、德、英、法之后,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这为我们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和第二次新跨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统计评价指标包括12项内容。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六安市2001~2010年数据,选取工业“三废”、化学需氧量(COD)以及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环境指标,人均GDP为经济指标,借助SPSS和EXCEL软件系统,对人均GDP与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曲线呈倒“U”型和“U”型相结合的曲线型;工业废气排放量及化学需氧量与人均GDP的曲线呈倒“U”型;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曲线无转折点,呈曲线上升型;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则呈现出正“N”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目前六安市环境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人均GDP翻—番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到“十一五”期末,我国人均GDP水平将由2000年的850美元左右翻一番,达到1600-1700美元,与之相应,“十一五”期间GDP年增速约为7.4%。在此期间,人口增长率不应超过年均0.7%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1953年人均GDP已达2000美元,在向人均GDP3000美元的目标发展。此时,前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给美国以极大冲击,而尼克松任总统期间实行的“新联邦主义”政策收效不大,加之战后婴儿潮出生的人相继达到劳动年龄,就业压力越来越沉重。于是,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合格劳动力,使得职业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并受到联邦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这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往往面临两种前途:一种是经济快速增长。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另一种是社会动荡不安.进入“矛盾凸显时期”。我国巳进入这一发展阶段.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是经济发展总体上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主要度量标准是人均GDP4000-10000美元,中山市2000年人均GDP22900元(约折合2860美元),处于较富裕的小康社会阶段,“十五”预计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15%,2005年达到46000元(约折合5700美元),成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市。思想现代化,信息强市、科教兴市、工业立市、依法治市,经济外向化,城乡一体化,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等,这些是影响中山市现代化进程之重大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共天津市委八届三次会议决议提出,新世纪前十年天津市“三步走”战略是: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提前3至4年(即到2006年至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000美元。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我们对人力资本的生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出必要的安排。据国际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均GDP达3000美元的美洲发展中大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近10年GDP增长率均低于2%,甚至有的出现负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较低。这些国家劳…  相似文献   

16.
没去台南前,台南给我的印象有点旧,有点衰。作为“绿营”——民进党的“老巢”,这地方是否比较暴力,比较糙?去了以后才发现,台南恰恰是“很中国的”。海峡两岸,此地恐怕是唯一“以旧为荣”的城市。荷据时代、明清时代,台南都是台湾首府,日据时代,台南仍是全台第二大城市,迄今台南人均GDP仍高达18000美元(上海人均10827美元),但经济发达并不影响“以旧为荣”。  相似文献   

17.
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人均 GDP,分别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的两个重要的可比性指标。世界银行(98/99世界发展报告)对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规模进行了排名。按照1997年的 GDP 计算,美国以76901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日本 GDP 为47723亿美元居第二。排在第三位的是德国,GDP 为23195亿美元。法国居第四位,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是现代化进程中一道绕不过的“坎”。除了在产业发展、消费结构、保障体系、教育期望值等方面产生的变化之外.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将从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快速转变。青年人受教育的年限将会越来越长、受教育的程度将会越来越高。197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从而迈进“小康”社会的门槛。本文将考察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到“小康”阶段时职业教育发展的措施和对策。提出其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云南省1985——2003年历年环境污染指标的统计数据和历年人均GDP统计数据,对人均GDP与环境污染(工业“三废”排放量)作相关分析,建立两者之间的计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增长的关系。经研究发现,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曲线和人均GDP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曲线均已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半段,并随人均GDP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曲线走势良好;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曲线则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半段,且尚未达到转折点,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废气排放量将呈上升趋势。但从总体而言,云南省工业环境状况总体上呈逐步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20.
项秉健 《上海教育》2009,(19):10-10
十年前,我曾在董明传同志主编的《我的教育观》(成人教育卷)上发表一篇论文,题目是《上海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的教育取向》。目前中国的人均GDP也已超过了3000美元。据预测,今年就可能排在美国和欧元区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那么,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上海教育将遇到什么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