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错解分析一例上海市高行中学潘群德题目一根倔强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m=2kg的物体,弹簧伸长了△x=0.2m,如图1所示.今将这根弹簧截去一半,再把m=2kg的物体挂在弹簧的下端,这时弹簧伸长多少?错解弹簧未截去一半时,下端挂一质...  相似文献   

2.
一、忽视一次函数定义中k≠0这一条件 例1已知一次函数 y=(m-2)x+m2-3m-2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4),求m的值. 错解 把点(0,-4)代入已知的函数解析;式中,得-4=m2-3m-2.解得m1=1,m2=2. 分析 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忽视了一次函数定义中“k≠o”这一条件.当m=2时,m-2=0,此时函数就不是一次函数,故应舍去.正确答案是m=1. 二、忽视一次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2 下列函数的图象与y=x的图象完全相同的是(). 错解 由于函数①②④都可化为y=x③不能直接化为…  相似文献   

3.
1.顾此失彼例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甲液体的密度为p1,乙的密度为p2,将两种液体混合(混合时总体积的微小变化略去不计),则混合液的密度为:()错解因为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因此,混合液的密度为甲、乙两种液体密度之和的一半,即,本题的答案应选A.解析上述解法顾此失彼.只注意质量相等的条件,没考虑体积不同这个因素,故选错答案.正确的解法是,要求混合液的密度,必须找出混合液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解答.设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均为.m,则混合液的质量m合=2m,混合液的体积V合=V1+V2,混…  相似文献   

4.
浅谈错解教学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时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样对一种错误的解法不能简单地判断其错,更应让学生知其所以错,而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纠惜的过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错解教学法对培养 学生能力的一点粗浅体会. 1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1(新教材92页练习3)一种产品的年产量 原来是a件,在今后m年内,计划使年产量平均每年 比上一年增加 p%,写出年产量随经过年数变化的函 数关系式. 解法1 设m年后的产量为y,则y=a(1+ p%)m. 用法2 设第m年产量为y,则y=a(1+ p%)m. 解法3 设第x年产量为y,…  相似文献   

5.
1.指甲刀上直接剪断指甲的两片钢剪是一对杠杆,它们属于:()A.省为杠杆;B.费力杠杆;C.等臂杠杆;D.无法判定.2.使用两个滑轮,采用不同形式组成滑轮组,不计磨擦、滑轮和绳重,所用扭力F同重物自重G的正确关系是:()A.F=G/2;B.F=G/3;C.F=G/4;D.以上三种关系都可能.3.质量力m的物体等分为两半,将其一半放在一台不等臂天平的左盘上称,得其质量为m1;将其另一半放在该天平的右盘上称,得其质量为m2.则动体的质吕m同m;舅。:的正确关系是:()A.m>_:十_2;B._一ml…  相似文献   

6.
利用比例法解化学题陈冬梅设某物质浓溶液的质量为m1克,百分比浓度为a%;该物质稀溶液的质量为m2克;百分比浓度为b%,两种溶液混和所得溶液的浓度为c%,根据混和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得到m1a%+m2b%=(m1+m2)c%,整理变形得。利用这个比例公...  相似文献   

7.
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在解题时往往会因考虑不周而出现错误.现就一次函数中的常见解题错误分类举例剖析.一、忽视一次项系数不为零导致错误例1已知y=(m2-1)x2+(m+1)x+m是一次函数,求m的值.错解:由题意,得m2-1=0,故m=±1.剖析:一次函数一般式为y=kx+b(k≠0),错解中忽略了k≠0的隐含条件.正确答案:m=1.例2已知一次函数y=mx-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有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错解:根据题意,可知方程组y=2x,y=mx- 有实数解.解此方程组得mx2-4x-2=0…  相似文献   

8.
阮班庆 《物理教师》2000,21(9):21-22
有关合金的密度和比热容的计算在很多检测试题中较为多见,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是学生们颇感棘手的,本文谈谈此类问题解法及其拓展训练,以供参考.1 质量相同的两种金属组成合全的密度 [例1]现有两种金属,其质量相同,密度分别为ρ1、ρ2,则组成合金后密度是多少? 解:设该两种金属质量分别为m,体积分别为V1、 拓展之一:若有n种质量相同的不同金属密度分别为ρ1、ρ2…ρn组成合金后,其密度是多少? 推导:设这n种金属的质量分别为m,其体积分别2体积相同的两种金属组成合金的密度 [例2]有甲、乙两种金属体积相同…  相似文献   

9.
例1计算(1)a12÷a4;(2)x3n+4÷x3n+1.错解:(1)a12÷a4=a3;(2)x3n+4÷x3n+1=x3n+4-3n+1=x5.剖析: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减”.(1)式的计算中,错把“指数相减”变成了“指数相除”;(2)式的计算中,法则虽没有用错,但在3n+1的外面没有加上括号,导致符号错误,正确答案是:(1)a8;(2)x3.例2计算:(-2x)4÷(-4x)3错解:(-2x)4÷(-4x)3=犤(-2)÷(-4)犦·x4-3=12x.剖析:-2和-4是括号内单项式的系数,可将(-…  相似文献   

10.
最近读了题为《力热综合题中的一个误区》的文章[1].文中对两道常见力热综合题的编创提出异意,两道原题如下. [题1]如图1所示,气缸竖直放置,气缸内的圆形活塞面积S=1cm2,质量m=200g.开始时,气缸内被封闭的气体的压强P1=2×105Pa,温度T1=480K,活塞离气缸底部的距离H1=12cm.拔出止动销钉(气缸不漏气),活塞向上无摩擦滑动,当它达到最大速度v时,缸内气体温度T2=300K,求此时活塞距气缸底部的距离H2为多大?(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Pa) [题2]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1.
1.身高不等的七个人排成一排,要求排在正中间的人最高,从中间往两边看,一个比一个矮,不同的排法有_____种.错解先排好正中间的人,然后从身高第二、第三的两个人中选一个排在“高个”左边,另一个排在“高个”右边,有2种排法;再从身高第四、第五的两个人中选一个排在最左端,另一个排在最右端,又有2种排法;最后从最矮的两个人中选一个排在最左端,另一个排在最右端,有2种排法.共有排法2×2×2(8)种.分析为了方便,我们不妨将身高不等的七个人由高到低依次编号为7、6、5、4、3、2、1号,则上述解法显然忽…  相似文献   

12.
小学自然几种常用教具制作与使用鸡西市东风小学苏泉树磁铁投影板材料.24cm×24cm玻璃两块,1cm×24cm玻璃条2根,1cm×23cm玻璃条2根,玻璃粘全剂若干.制作:按下图所示,用玻璃粘合剂将玻璃条与2块玻璃粘牢,中间放少许铁屑.使用:将磁铁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疑惑,导致解题的错误,特别是在新的考试说明中,对解题结果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解题的正确性,在平常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对“错解”的分析和研究。一、混淆不清,必要当充分例1.m为何值时,方程x2+2mx-(m-12)=0的两根均大于2?误解:∵ 方程的两根均大于2∴ △≥0且二根之和大于4,二根之积也大于4,于是得不等式组:4m2+4(m-12)≥0-2m>4-(m-12)>4解得:m≤-4剖析:上述的解答…  相似文献   

14.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将学习二次函数常见的解题错误归类剖析如下,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一、忽视参数的取值范围例1x1、x2是关于x的方程14x2-(m+1)x+m2+m=0的两个实数根,设S=x12+x22.当m为何值时,S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错解:由题意得x1+x2=4(m+1),x1x2=4(m2+m).∴S=x12+x22=(x1+x2)2-2x1x2=犤4(m+1)犦2-8(m2+m)=8m2+24m+16=8(m+32)2-2.∴当m=-32时,S有最小值-2.剖析:从上述解题过程中,很难发现有错误,…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阶段物理教学中,温度不同的物质混合,确定其混合后的温度之类题型屡见不鲜.如果是只有两种物质的混合,则肯定是高温物体放热,低温物体吸热,从而可根据热平衡方程确定混合后的状态.例1已知质量分别为m1、m2的甲、乙两种液体,其比热分别为C1、C2,初...  相似文献   

16.
求函数值域的方法较多,但在使用这些方法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如忽视定义域、忽略变形过程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扩大,盲目使用一些常用方法等,现举例说明.1 忽视中间变量的取值范围例1 求函数y=arcsin(x2-x+1)的值域.错解 由-1≤x2-x+1≤1,得0≤x≤1.∵ 当x∈[-1,1]时,arcsinx∈-π2,π2,∴ -π2≤arcsin(x2-x+1)≤π2.所求函数值域为-π2,π2.剖析 上述解法忽视了中间变量x2-x+1的取值范围.事实上x2-x+1=x-122+34…  相似文献   

17.
徐正海 《物理教师》2000,21(9):47-48
“反冲运动”指的是当一个物质系统在向外发射其部分物质的同时,余下部分所产生的方向相反的运动.该作用过程系统动量保持守恒.中学物理中有一类关于两个物体相互作用而反向运动的所谓“类反冲运动”,本文就求解这类问题的位移关系作一探讨. 我们首先从一个典型例子开始讨论.如图1所示,质量为m2、长为l的平板车静止在水平光滑面上,一人质量为m1立在小车的一端,当他走到小车的另一端时小车的位移为多少?人相对于地面的位移为多少? 常规处理方法如下: 由于人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故人和车所成系统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外力为…  相似文献   

18.
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39分) 1.等腰梯形的周长为30cm,腰长为7cm,则中位线长=_cm。 2.如图(1),l1//l2//l3,AD=2cm,BE=3cm,=,则CF= 3.在矩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圆、等边三角形四种几何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几何图形是_。 4.若 3x- 4y=0,则 y: x=,(x—y):( y+ x)=。 5.已知a:b:c=3:4:5,a+b-c=4,则a=_,4a+2b-3c=_。 6.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之比为4:25,则它们周长之比为_。 7.如图(2),ABC…  相似文献   

19.
例1一块重76.44牛的正方体铁块放在1米2的水平桌面中央,求桌面受到的压强.错误解法铁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铁块的重,根据压强公式可得:P=F/S=76.44牛/1米2=76.44帕.错解分析受力面积判断错了.受力面积不是水平桌面的面积,应是铁块与桌面实际相接触的面积,即正方形铁块的底面积.正确解法铁块的质量:m=G/g=76.44牛/9.8牛/千克=7.8千克.铁块的体积:V=m/ρ=7.8千克7.8×103千克/米3=10-3米3铁块的底面积S=10-2米2铁块对桌面的压强:P=F/S=G…  相似文献   

20.
我们把形如n1:n2:n3(n为一物理量)的比叫做连比.在“全国统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18页和近几年中考以及初中物理竞赛中常有求连比比值的问题,而有的“试题”的答案繁琐,有些同学对上述问题感到“困惑”,为此本文介绍简单易行的方法如下;例1有三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高度相同.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1:m2:m3=2:3:5,把它们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则水平面上受到的压强之比p1:p2:p3是()A.2:3:5;B.5:3:21C.1:1:1;D.15:10:6.(’89南京市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