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悲剧是文学永远的神圣领地,悲剧的美学倾向在西方和中国却大有差异。王国维是将悲剧这一美学概念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其《〈红楼梦〉评论》是开创“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文本”学术范式的范本。王国维将《红楼梦》划归为“第三种悲剧”,并赞其为“彻头彻尾之悲剧”。他对《红楼梦》悲剧价值的挖掘视角和研究方法与其西学背景密不可分,尤其与他对叔本华、康德等西方哲学家思想的汲取和融合有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2.
悲剧是文学永远的神圣领地,悲剧的美学倾向在西方和中国却大有差异。王国维是将悲剧这一美学概念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其《〈红楼梦〉评论》是开创“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文本”学术范式的范本。王国维将《红楼梦》划归为“第三种悲剧”,并赞其为“彻头彻尾之悲剧”。他对《红楼梦》悲剧价值的挖掘视角和研究方法与其西学背景密不可分,尤其与他对叔本华、康德等西方哲学家思想的汲取和融合有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评论》破惑传统《红楼梦》研究误区,王国维以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为出发点阐发自身的悲剧观,指明宇宙人生的悲剧性本质。《〈红楼梦〉评论》从内部精神角度论证《红楼梦》悲剧价值,以辨妄求真的论证精神否定单纯考证式红学研究。《〈红楼梦〉评论》虽存在无法回避的先天理论缺陷,却仍是红学史上极具启蒙意义的开先河之作。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美学家、评论家。其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评论》、《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作为中国美学史上学贯中西、饱览古今的著名学者,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及影响,可以说至今还无人企及。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生活的本质是"欲"、"美在形式"、"悲剧美"、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深受叔本华的影响。非理性的悲观主义构成了叔本华的伦理学和美学的核心,也成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立足点。但王国维套用叔本华的“原罪——解脱”说和“第三种悲剧”说评论《红楼梦》显得削足适履、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美学家、评论家。其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评论》、《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作为中国美学史上学贯中西、饱览古今的著名学者,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及影响,可以说至今还无人企及。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生活的本质是“欲”、“美在形式”、“悲剧美”、“古雅”观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金圣叹批《西厢记》与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的分析比较,梳理出二者悲剧美学的相通相异之处。希望以此更好地审视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并为深入了解王国维悲剧思想中的传统渊源提供另一种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集西方文学、哲学、美学于一体,并深受叔本华美学观影响下的产物,但其中也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西学”与“传统”两个方面理清其思想的源流,并指出王国维在接受西学过程中的变形与创见.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他是运用西方美学理论评论《红楼梦》的第一人,其悲剧理论的基础来源于叔本华的哲学美学观。王国维通过“解脱说”,“优美、壮美说”,“三种悲剧说”,深刻剖析了《红楼梦》的关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王国维引进西方哲学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重新给予评价和研究。王国维首先在《红楼梦评论》中倡导宏壮、崇高的悲剧精神,从而打破了中国古典美学和谐的传统,其次又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对西方美学作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最后在《人间词话》中完成对中国古代诗词理论的新的阐释。王国维在引进西方美学的同时注意中西美学思想的融合和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更新改造,从而为中国近代美学的建立打下了第一块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在本世纪初所写的《〈红楼梦〉评论》(以下简称《评论》),在红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首先对《红楼梦》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的作品,作为首先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对《红楼梦》进行研究的作品,《评论》在当时具有高度的先进性,不愧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划时代的论著。  相似文献   

12.
对《红楼梦》悲剧的研究从王国维开始跳出了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范畴,借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其悲剧意义,丰富了这部古典小说新的内涵,吴宓的《〈红楼梦〉新谈》同样采取了中西比较的批评手法。他们的研究不仅属于那个时代的一流水平,在今天也依然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两人不约而同地将《红楼梦》评为一部伟大的悲剧小说,本文试从二者对《红楼梦》悲剧的评论中,对他们的中西比较观、批评视角和批评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牟宗三的《红楼梦悲剧之演成》是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后20世纪30年代极少数对《红楼梦》悲剧问题再次进行研究的文章,一定程度上回应和发展了王国维的观点。牟宗三就《红楼梦》悲剧演成的问题提出"思想矛盾之冲突"和"人生命运之无常"两个维度的原因,并以黛玉之死和宝玉出家两幕悲剧为例进行说明。牟宗三从悲剧内涵方面对《红楼梦》悲剧的发展与深化,不仅做到了对《红楼梦》悲剧问题的本土化,更发展了中国早期的悲剧理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王国维对叔本华悲剧美学思想的继承和改造为例,从悲剧是人生苦痛的诗学、悲剧的效果是审美的解脱,以及揭示《红楼梦》的悲剧性质和独具的美学思想等三个层面对之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王国维在大量接受叔本华悲剧美学思想影响的同时,又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出发对其作了"中国式"的改造与重构,这对尚处在中国现代美学启蒙时期的近代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也为今天的美育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在其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对悲剧观念的一次整合。本文试从理论底色、思维方式以及最终之道三个方面,来探清《红楼梦评论》中悲剧观念的理论脉络,以使得王国维先生悲剧观念整体的构架得以清晰。  相似文献   

16.
俞晓红《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笺说》一书200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距1904年王国维《红楼梦评说》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刚好100周年。出版时间的百年周期仅是外在形式,著者为文用心及呈现出的学术品位才是对王国维的最好纪念。一、细心揣摩客观求证关于《评论》,百年来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悲剧文学之研究自王国维上世纪初发表《红楼梦评论》和《宋元戏曲考》开始 ,才引起国人的关注。然而 ,研究的焦点似乎一直停留在中国有无悲剧之争上。辛亥革命前后 ,“无”派占了上风。包括王国维、胡适、鲁迅、蒋观云、朱光潜等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师们都一致认为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而建国以后的悲剧研究 ,尤其是近年的比较文学研究中 ,“有”派则出尽了风头。如余秋雨、谢柏梁、曾庆元、张法等 ,都纷纷为中国悲剧摇旗呐喊。但问题的争论并无最后结果 ,对其中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如悲剧、悲剧意识 ,也未取得一致认识 ,而是人言人…  相似文献   

18.
<正> 在中国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史上,王国维是最早热心学习和介绍西方美学,并尝试用西方美学与文学理论来评论中国古代文学的学者之一。从1902年至1912年的十年之间,他先后写下了《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红楼梦评论》、《论哲学家及美术家之天职》、《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具有较浓厚的西方哲学思想的美学、文艺论著,被誉为“以西洋的文学原理来批评中国旧文学的”“第一人”(吴文祺《文学革命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9.
近代学者王国维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与文学思想来剖析中国古典丈论,从而使中国文论步上了现代丈论的发展之路。本文旨在从其《红楼梦评论》中关于叔本华悲剧理论的运用与(认间词话》中对中国古代“意境说”的改造与具体内涵的阐释来简要论述他的丈艺美学观,作为认识中国现代审美主义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为悲剧下定义的人,他在其《诗学》中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对于早期中国而言,“悲剧”是一个舶来之词,悲剧的概念是随着近代中国学术的建立才出现的一个研究范畴。王国维先生于1904年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中第一次运用悲剧理论对《红楼梦》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