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人认为 ,识字教学只是让学生记住生字即可 ,不存在创新的问题。其实不然 ,识字教学的实践证明 ,挖掘、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的创新火花在生字学习过程中时时闪烁 ,是提高学生识字兴趣、识字质量十分有效的手段。学习创新的主体是学生 ,思想精髓是自主发展。虽然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学习生字 ,但可通过加强识字方法指导和渗透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灵活记忆 ;强调方法新颖独特 ,既与众不同 ,又富有意义 ,具有独创性 ,从而在字形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识记字形的方法很多 ,诸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分解…  相似文献   

2.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巧用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识字量,开拓学生的视野,为阅读及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是摆在低年级语文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几种识字教学的方法. 1.部件识字法.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做“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活动,利用拆分和组合汉字部件的办法,教给学生识字的本领.如在识“青”字后,让学生加上偏旁,组成尽可能多的字,有的学生加上“日”旁,组成“晴”字;有的学生加上“目”旁,组成“睛”字;有的学生加上“讠”旁,组成“请”字;有的学生加上“氵”旁,组成“清”字;还有的学生加上“忄”旁,组成“情”字……通过组字,使学生发现:原来汉字竟有如此奥妙,识字也可以有如此乐趣,一下子就把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冯彦丽 《新疆教育》2012,(10):106-106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喜欢识字、乐于识字,创设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方法,比如编字谜、编儿歌、加一加、减一减、摘水果、开火车、找朋友等等,这些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的识字效率,笔者将以下一些方法介绍出来供广大教师参考,这些方法有的是他山之石,有的是自我探索,希望能对大家的识字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师:(多媒体出示)23减2得多少?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呢?生:把23分成20和3,先算3减2得1,再算20加1得21。所以,23减2得21。师:如果把减数“2”改成“7”,该怎样算呢?请用“23-2”的口算方法做这道题,看你发现了什么?生:(思考、交流后回答)我们发现个位上的“3减7”不够减。【评析】教师用“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巧妙地把学生引导到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之中。师:这样的题该怎样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师:请同学们拿出…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节小学创新学习指导课的教案设计,其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一般的创新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创新技法一共用四课时,本堂课是第一课时,讲解内容是创新技法中最基本的仿一仿、加一加、减一减方法。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运用这些方法改进生活或学习中的一些用品,发散学生思维,最后让学生用较多的时间来活动,设计自己的作品,使学生尝试成功,培养创新的自信。这实质上体现了创新思维从发散到聚合的过程。 教师引导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创新学习指导课。同学们认为什么是“创新”呢? 2.你有…  相似文献   

6.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人一生学习的起点,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识字教学由于形式单一,摆脱不了重复三步走的模式:圈生字——读生字——记生字。学生识字的方法太简单: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数倍件,一点新鲜感也没有,机械、重复、枯燥无味,不要说学生一提起识字就打不起精神,就是老师教得也快腻了。因此,只有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采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方法,才能不断地给识字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主动识字的热情,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从根本上改变“高耗低效”的教学状态。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孩子对枯燥的汉字产生兴趣呢?笔者根据字从"趣"来的原则,首先,采用分析字形法,字谜识字法,动作演示法、实物图片演示法等教导学生识字;其次,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形近字比较识记,归类识字等方法,以"熟"带"生"识字;再次,鼓励孩子们体验生活,让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8.
邹佳佳 《小学生》2013,(12):43-43
低年级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识字量大,又枯燥无味,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方法是重复书写,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实践,我总结了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讲一讲、画一画等几种有效方法。加一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用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的生字。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同时在上课的时候还可  相似文献   

9.
<正>低年级是学生掌握识字方法的重要阶段,掌握程度如何会影响学生未来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但“双减”政策出台以后要求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这就意味着低年级教学可能存在“只能教、无法练”的教学问题。那么如何在“双减”政策下依然能带领学生扎实掌握识字方法,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呢?我们课题组通过认真研读2022年版课标,结合语文教材编排特点及汉字本身特点,尝试了字理识字“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探究。  相似文献   

10.
<正>1.重视识字教学活化,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优化阅读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中,初读环节,把好语音关。在孩子读顺、读熟的基础上,结合语言环境和生活经验理解字意,为运用打好基础;教给方法,揣摩方法记忆字形;开展识字游戏(猜字谜,编故事,找朋友,加一加,减一减等),多渠道、多途径引导儿童识字,设计各种课型,形成体系,激发识字兴趣。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在课堂上简  相似文献   

11.
夏阳 《生活教育》2015,(6):50+83
在教学实践中,生字教学是最基础又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怎样在规定的时间内,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使学生把单一的记字和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将字音、字形、字义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利用"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偏旁"和"熟字减偏旁"等方法灵活记字。充分调动学生的脑、手、口等多个器官,增强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大凡是学校里的识字教学,都是教师为主地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方法一直沿袭到今天。社会发展了,时代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我们“主体&;#183;开放&;#183;潜能”识字的实验,就是强调老师要转变观念,改革方法,以儿童为主体,诱他们主动识字,从而达到自能识字、开发潜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学习《识字7》。按照我的设计,学生学习记忆生字“情”。我问学生:“同学们,这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的呢?”生:“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的,我们学过了竖心旁,再加上一个‘青’草的‘青’字,就是‘情’字。生:“我是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记住的。我用学过的‘清、请’来与‘情’作比较,它们只是偏旁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看了语文教学论坛和《人民教育》的一篇关于“语文教学到底是加法,还是减法”的争论,心生许多的感慨,身为一线教师,我深刻体会到无论语文教学运用的是加法,还是减法,我们最需要的还是有效的课堂。细细想来,其实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的“加法”与“减法”都是允许的,关键是怎样“加”与怎样“减”,以及“加什么”、“减什么”?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并不是盲目的“加”与“减”。只有理清自己的理念,才不会出现顾此失彼、晕头转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一、要以“以人为本”的思想认识识字教学情趣化的意义。1 情趣化使识字教学成了一杯加糖的咖啡。一位教师在一堂识字课中 ,调动了学生诸多感官 ,通过听声音 ,学习“闹钟”、“小鸟” ;通过观察 ,学习“太阳” ;通过动作模拟 ,学习“穿衣、刷牙、洗脸、升旗”等词。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识字兴趣 ,教师只是加了“一勺糖” ,学生们便争着来“喝”这杯原本“苦涩的咖啡”了。我们承认 ,“识字教学”具有知识性强的特点 ,但在欧洲国家的语言当中 ,“知识”一词的原义中包含“欣赏”、“享受”的意思。所以 ,这也启示我们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师:同学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数,分数和小数,还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相似文献   

17.
一、缘景造境,让汉字迸发无穷魅力
  识字情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合理创设,以此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识字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再现情境,让学生“睹物思字、物字结合”,提升识记生字的热情。如执教苏教版二下《识字6》,上课伊始,出示栩栩如生的动物图片,教师让同学们大声喊出动物朋友的名字,同学们读得兴趣盎然。教师随机出示“狮子、猴子、猩猩”等词,纠正轻声的读音。随后的开火车读词语环节中,满载动物朋友的火车,在同学们亲切的呼唤声中轰隆隆地出发了。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同学们乐在识字中,认识了带有反犬旁的一组字“猴、狮、猩”,知道了形声字的奥秘。此时此刻再学“袋”字,同学们识破了“袋”字的玄机--上声下形,同学们在“望字生音”的同时“望字生义”。最后,让学生们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读出词语的韵味,猴子的机灵、老虎的威猛、小鹿的灵巧,在同学们的声声朗读中呼之欲出,汉字的无穷魅力已牢牢抓住了学生们的心。  相似文献   

18.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高初等教育的质量和国民文化素质,解放以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和教师都投身于识字教学的研究之中,先后总结出了“集中识字”、“注·提识字”、“随课文识字”、“汉标识字”、“字族文识字”等林林总总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识字方法,加快了识字进程,推动了基础教育的迅猛发展。但是我们广大农村学校的识字教学还是不能尽如人意,距离真正发挥先进的识字教学法的“高效能”还相去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法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未能确立,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还占据着统治…  相似文献   

19.
课改后,许多教师反映,最大的困难是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完不成教学任务。此问题的原因,值得我们细细分析。课改首先是“加法”,教学目标更多元了,教学内容更广阔了,教学方式更丰富了(“探究”就是一例)。可是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时间是常量,有“加”就得有“减”啊,否则时间的矛盾就无法解决。那么,减什么呢?减不了,也就加不进,“改”就成了空话。  相似文献   

20.
识字教学改革一览立体结构识字“立体结构识字法”是通过教具、学具的改革,以汉字智力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一种方法。它所凭借的教具由形似“魔方”的正方体字块组成。这种“汉字魔块”便于汉字结构的演示,在操作活动中完成识字任务,也是提高学生识字兴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