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晋国内乱,长年在外逃亡的公子重耳得到消息,准备回国争夺王位,他绕道楚国,本意不过弄口饭吃,却不料受到了楚成王的热情接待,所使用的礼仪是诸侯才配享受的.习惯了冷眼的重耳面对这有些离谱的热情还真有点受不了,他不太清楚这灿烂的笑  相似文献   

2.
晋国内乱,长年在外逃亡的公子重耳得到消息,准备回国争夺王位,他绕道楚国,本意不过弄口饭吃,却不料受到了楚成王的热情接待,所使用的礼仪是诸侯才配享受的。习惯了冷眼的重耳面对这有些离谱的热情还真有点受不了,他不太清楚这灿烂的笑容背后是否隐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阴谋。  相似文献   

3.
在春秋时代的社会大变革中,晋国的社会变动尤为典型,新制度较早产生并确立于晋国,代表着春秋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影响晋国社会变动的诸多因素中,军功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军功制度的推行,对春秋时期晋国的政治格局、经济关系、社会阶级关系等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春秋晋国的军功制度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是战国时代军功制度的渊源  相似文献   

4.
本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传文,内容是叙述秦晋之间的战争.缘两年前,(僖公三十年)秦晋曾结盟进攻郑国,后因郑大夫烛之武说服秦王,秦才撤军回国,并派祀子等人带兵入郑,协助郑国巩固国防,以抵御晋国.晋文公由于感激秦国曾助他回国掌握政权的恩德,两国关系并未破裂.两年后,晋文公死,晋国发生内乱,当时派驻郑国的秦使祀子便密报秦穆公,建议借机出兵袭郑,自己则准备作内应,以使秦王能完成既定的东进计划称霸中原,但袭郑必经晋地,因此,遇到晋军在殽山的阻击.本篇就是叙述秦晋两军战于殽山的史实.  相似文献   

5.
我校历史系李盂存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晋国历史,并于十年前就与常金仓教授合作出版了20余万字的《晋国史纲要》。近年来,李盂存教授等根据最新发掘的考古资料和学术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经过对《纲要》的充分修改、补充和完善,终于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部50余万字的《晋国史》。该书由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晋国史》是一部记述西周、春秋时期晋国历史的地方史,从西周初年周成王的同母弟叔虞被封为唐(晋)君开始,到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为止,前后约600余年。晋国的辖域以今山西为主体,又包括河南、河北…  相似文献   

6.
晋献公是一位有作为的晋国国君,他诛杀公族,建立国无公族制度,斩断了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使晋国的政治生活具有尚贤、尚功、尚法等特点。对外用兵,消灭了众多的周边国家,大大拓展了晋国的疆域。与戎通婚,不仅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双向交流,还引发了强烈的政治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卫贡而引起的晋国内战,不仅致使晋国六卿全部参战,而且还引起东方邻国的参与。通过这次战争,晋国由六卿霸晋变为四卿霸晋,从而使君权更加削弱,卿权力更加集中强大,四卿的矛盾也随之激化,最终导致了三家分晋  相似文献   

8.
唇亡齿寒     
1.春秋时期, 晋国的邻邦有虢、虞两个小国。晋国想举兵攻打虢国,但要打虢国,晋国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相似文献   

9.
赵衰述论     
赵衰是赵氏在晋国奠定"立家"基业的关键人物。在波谲云诡、诸卿并立的晋国政坛上,他凭借着韬光养晦的政治谋略和为人谦恭的处世风格,不仅跻身于晋国政治权力的中心,而且为赵氏在晋国的"立家"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1 “图书周内史,汾浍晋全封”,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兼史学家司马光对晋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领域的颂赞。结合近年来在山西曲沃连续出土的晋国青铜剑来看,显而易见可以洞察出当时晋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其青铜剑铸造技术之高,带钩花纹之精,正好是晋国先进的政治,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诸因素汇聚凝成的结晶。人们平常所称道的“晋国天下莫强焉”,正是晋国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在  相似文献   

11.
在《挑战》一文中,姚斯主要强调接受主体的历史性,但同时姚斯也并没有忽视文学的创作以及文学作品本身的历史性,而将文本历史性与社会历史发展、创造主体、接受主体的历史性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当事人陈述具有两种涵义,其一为当事人基于诉讼主体地位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其二为当事人基于证据方法之地位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前者为意的表示,性质上属于观念通知,后者为知的表示,性质上属于事实行为。由于两种当事人陈述涵义、功能及性质有别,故应适用不同的制度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现代化社会启蒙的过程和特点,来解读夏天敏的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中的人物形象,揭示出当下云南高寒山区启蒙思想的缺失和失败,直射出文学创作中责任和良知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原因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几十年来史学界已有定论,即客观上反革命力量大于革命力量,主观上由于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执行了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本文试图从统一战线内部就国共两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对改组后国民党性质的认识以及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等方面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主观原因做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清末新政是一场王朝自救运动,历时十年。日本参与并引导了这场改革,期间中日关系相对缓和,日本亚洲主义影响下的对华政策给这一现象带来了答案。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幼年的不幸和深厚的儒学教育养成了他早期“道德至上、国家至上、民意至上”的民本思想。他用这种思想观察和思考辛亥革命后复杂的社会现实,既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又对他抱有极大幻想,希望他作一个强有力领导人统一国家以稳定动荡不定的社会现实,表现出拥袁反袁的矛盾心态。随着袁世凯本质的暴露和李大钊对西方思想的研究,他开始用西方民主思想改造发展传统民本思想,将“天赋人权”、个人主义与“民为邦本”、“入世有为”相融合,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民彝”思想。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改造传统民本思想,揭示了“仁政德治”的虚伪性和落后性,以新型的无产阶级党群关系取代传统的君主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史上的先锋人物,也是位叙事大师,开创了崭新的叙事技巧,并将其完美地结合在小说的各个环节中,为整个叙事服务.从海明威的巅峰之作<老人与海>中,可以寻找出其聚焦变换的现象,其在整个叙事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在文本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初中化学“综合启发,评价开拓”教法试验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试验优化的标准,运用系统科学原理提出了该教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和要求,并在教学中予于了实施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战争形态的演变,"边疆"内涵在不断变化,"边疆"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领土边界线"的框架性解释,而是不断地延伸到各个领域,出现了信息边疆、经济边疆、文化边疆和利益边疆等内涵的扩展。面对新内涵"边疆"带来的各种冲击,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多元一体的法律,要求我们在法学理论研究中应从多视野的角度出发,分析与把握法律这一社会现象。本文从文学是法律的传承手段,文学是法律正义的张扬者等方面分析文学的法律价值,以求对法律与文学关系给予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