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吹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号角,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这是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擘画和行动指南。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的伟大教育工程。聚焦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等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既有对“坚持和加强党对大学知识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等的宏观思索,也有对“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夯实教育强国之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等的中观考察,还有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教育强国中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微观研究,上述探讨有助于引发学界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给予更多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刘复兴 《人民教育》2023,(12):13-1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奠基工程,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创新必须解决好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职业技术教育》2023,(27):11-15
<正>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以“教育强国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主题,从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情况的主要特征、建设教育强国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路径选择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一、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杜玉波指出,教育强国这一概念,已经从教育的价值愿景上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要素,要深刻把握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战略定位,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努力。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动员令;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步骤和重要保障,“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具有长期性、全局性作用”。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而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又将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教育实践中独立自主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扎根悠久历史、人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追求更加公平、共建共治共享、开放交流包容、评价体系多元的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具有高度的历史自觉,是中华民族的创造性伟大实践。与世界其他国家教育现代化模式相较,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内涵与特色:立足中国的民族性、服务人民的公平性、放眼世界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包容性、服务强国的基础性和引领世界的先进性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立足文化自信,彰显中国教育特色,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构建学习型社会,在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柯政 《上海教育》2022,(33):46-4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位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核心内容,并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内涵、本质要求做了明确阐释,引发国内外、党内外强烈反响。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领域的论述,改变最大的也最令人鼓舞的是,在继续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民生属性之外,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国计”属性。不仅论述的位置前移,而且还把教育、科技、人才一起论述,把教育看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首要因素。这也实质性地充盈了二十大提出的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内涵。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号召、是方向、是旗帜,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同样的逻辑,我们教育也存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问题,也需要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应加强自身建设,高质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乡村振兴与教育强国建设都是我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两者表征出时空共在性、存续共生性以及目标共通性的耦合关系。教育强国视域下职业教育应着眼于“建设教育强国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构建面向乡村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通过高质量育人支撑乡村治理现代化。职业教育要深度嵌入乡村振兴这一系统性工程,以人才振兴促进产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生态的优化、组织的高效。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2023年9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吉林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主办的“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长春举行。会议以“强国建设,高教何为”为主题,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教育强国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拔尖人才自主培养、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推进的高校治理以及学科优化与交叉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科教兴国和教育强国作为近年的热点政策话语,体现了科技和教育作为孪生性概念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和教育的交汇处与联结点,通过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呈现科教兴国与教育强国的联动效应。科教兴国战略正迅速有效地推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稳步迈进。深度耦合科教兴国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需要深入理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政治—知识—社会—文化”的内在逻辑和分析框架,在坚持已有的重要举措和关键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关注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一是树立辩证科学观,警惕披着科学外衣的“反科学”倾向;二是继续深入实施制度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能力建设;三是建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剖析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重塑高等教育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命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先行的现代化,教育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对教育提出新要求新挑战,如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和改进生态文明教育、积极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要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需要注重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谋划推动教育工作,积极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统领、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着力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新时代中国教育学,研制出台教育强国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指引下,要深刻领悟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该文从政治、经济、育人三个维度探索驱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深层逻辑。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应在逻辑框架引导的基础上,秉承举旗定向、抓好服务、聚焦育才、扎根中国、融通世界的实践要旨,以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们应对国际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选择。特色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在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擘画了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美好蓝图,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讲话精神,2023年9月12-13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吉林大学和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主办“强国建设,高教何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本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总方略的指引下,民族高等教育要践行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提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增进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发展使命。同时,民族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支撑引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承担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实困境和发展挑战。对此,要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学科布局与创新发展、区域定位与对外开放、政策引领与内生发展的关系,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抓手,走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民族高等教育前进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和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教育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建设教育强国旨在形成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进而支撑服务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无论是从类型定位的本质特征来看,还是从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来看,作为肩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都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6.
教育强国建设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和战略举措,对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先导意义。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强国建设特别需要以价值遵循的坚守厚植建设之根,以基本路径的厘定奠实建设之基,以动力机制的激活赋能建设之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路径在于着力推进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治理的全面且深入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久久为功,澄明并构建适切的动力机制是建设实践持久推进的重要保障。动力机制的构建关键在于廓清内部改革重心以释放内生动力、完善对外开放战略以激活外源动力、深化协同共建共识以凝聚多方合力、探究科学思维方法以提升动力效能和瞄准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动能创生。如此,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方可扎实推进,教育强国目标才能稳步实现,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的成员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本国国民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包括科技化、工业化、民主化、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以及人的现代化等,包括物质——技术的现代化、文化——制度体系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需要通过教育现代化来实现,为此,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相似文献   

18.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之一。中国式现代化决定了高等教育探索科学创新、实践民主参与、维护法治规范、追求公平正义、促进开放共享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愿景旨归的价值维度。要实践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则需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在本体层面上抓高质量的学科建设,在发展目标上抓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要素保障上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要不断推进构建学科发展、推动高校协同共治、强化人的全面发展、深化教育质量改革,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时代要求。面对新的使命与责任,高等教育应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上,科学选择与时代要求相符、与自身特色相宜的发展路径,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可以概括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为了围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中心任务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