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雪梅 《考试周刊》2012,(79):84-86
批判性思维是教育的重要目标,高级英语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核心主干课程具有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在综述二语习得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相关研究后指出在高级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使方法、课内外活动甚至课堂氛围适应于学生语言、交际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具体包括:教师首先要改变角色,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从宏观到微观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或调整等,这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认知能力和情感意向才能得到发展,以利于他们今后的事业发展和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2.
批判性阅读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主要途径,能有效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目前,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对批判性阅读教学认识不足,导致教学目标设定不准确,出现缺少多元化解读与评价等问题。为此,教师要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采取有效策略展开批判性阅读教学,构建有助于提升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语言实践场域,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实现教师、学生、教材、编者之间的深入对话,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能社会的到来,人工智能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教育领域。ChatGPT由于智能化程度高、自然交互友好、内容生成能力强,深度改变了人机交互、知识建构和文化传承的方式,重塑了学习生态。在教学中,ChatGPT可以支持个性化学习,训练批判性思维,提供多元教学策略,协助教师备课,助力教学反馈与测评。同时,ChatGPT具有观点不够全面、内容可能抄袭、过度依赖技术、存在安全隐患等教育风险。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机构本科教育的目标,批判性思维教学因而备受关注。尽管批判性思维已经被教授了很多年,但批判性思维是否可教仍有争议,批判性思维教学效果也受到质疑。以往学者们认为批判性思维难教主要是多数教师不具备教授的能力,实际上更重要的是缺少使用思维的“真实情境”。也就是说,教师如果希望学生掌握技能,应该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运用这些技能,以便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和应用有更全面的了解。这种情况在学科教学中尤为明显。白琳和巴特斯比提出的基于“探究”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法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境进行讨论,既包括学科情境的,也包括日常情境的。它涉及三个重要方面:关注一个问题、寻找不同论证和做出合理判断。  相似文献   

5.
批判性思维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素养,对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探析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整体水平良好,但求真性维度发展滞后;批判性思维的求知欲和系统性对学习收获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投入的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收获;学习投入在批判性思维与学习收获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根据结论,得到相关教育教学启示:加强求真精神培养,弥补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短板;激发求知欲,渗透系统性思维,最大化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收获;加强学习投入引导,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收获。  相似文献   

6.
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的、反思性的思维,是思维技 能,是思维倾向,它与各种思维能力息息相关。培养学生批判 性思维,是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最佳方式,更是当代教育 教学重要的培养目标。而高中物理是由概念教学、规律探索与 研究方法组合而成的学科,它包含非常丰富的批判性教育素 材。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以批判性思维的 含义为依据,从物理学史、物理概念及规律、物理问题等内容,论述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旨在优化高中物理课堂,促进学 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7.
张爱华 《农村教育》2007,(11):59-60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著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在其著作中也多次强调了健康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大量事实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就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种子会萌发出幼芽来。儿童边认识边干得越多,对劳动快乐的激动情感体验得越深,他就想知道更多。他的求知渴望、钻研精神、学习劲头也就越强烈”。情感教育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尝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呢?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通过体脑结合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这与具身认知强调“身心一元论”相一致。具身认知的视角能够为劳动教育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探索提供心理学依据。在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价值观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当前大学生对劳动教育可能存在认知偏差,在劳动中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劳动活动缺少与实际职业情境的链接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劳动教育应当以“身心一体”为原则,开展体验式教学,并对教育空间进行具身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和情感体验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课程中所包含的任何知识,只有与学生的体验融化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活知识,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在体验中,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领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基本具备跨领域解决问题的文本生成能力,逐步接近通用人工智能。本研究对ChatGPT进行各项能力测评,发现其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水平,但在创造力方面,ChatGPT没有明显的创造力倾向偏好。在教学能力方面,ChatGPT已经能够通过中国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笔试部分。可以预测,此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具备四方面应用潜能,有望成为教师准备教育资源的助手、学生开展自主自学的助手、课堂增强学习互动的助手、课外作业自动批改的助手。展望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包括:形成多元协同的“师—生—机”关系;推进“人机融合”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重塑课程体系结构与学习科学研究;全面关注“智能鸿沟”以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1.
几乎每个班上都有几个“思维惰性”的学生。思维是看不见的人脑活动,思维活动带来的情绪体验是人的高级情感活动。良好的思维品质是优良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的体现。学生“思维惰性”是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被动、消极、怠惰,缺少主动、综合、有序的思维能力与习惯。  相似文献   

12.
ChatGPT的横空出世,对教育界造成巨大的冲击。一方面,ChatGPT可以依托大数据算法帮助学生实现自适应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现知识的碎片化,促进学科的交叉;在教学方面,实现情景模拟,真正成为学生的私人学习助理。另一方面,ChatGPT也很难做到替代人类教师,无法代替人类教师实现情感、意志等品质的培养,其依靠知识重组难以实现创新等高阶思维活动;其伦理道德缺乏完善。但在未来教育中,以ChatGPT为首的人工智能必将成为“人—机—生”三元结构中的一部分,以工具的作用达到人机协同育人的目的,教师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应对智能化的教育时代,与人工智能协作共生,共同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能够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陶冶和培育。然而,在目前的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却往往缺少人文精神的熏陶,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少。要改变这种令人堪忧的现状,就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人性和个性的发展,关注学生情绪和情感,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过程,构建参与式的课堂教育模式,开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ChatGPT问世不久后便在全球引发强烈关注,并对教育产生剧烈冲击。ChatGPT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应用与其自身具有的宜人性、广能性、高效性特征密切相关。ChatGPT挑战了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固有的基本原则:第一,它一方面会推动对教育培养思维目标的重新定位,引发社会需求的思维技能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它也会惰化人的思维;第二,它会让人们重新审视人机交互这一观念,并挑战传统的师生互动原则和教学关系;第三,它会解构乃至威胁传统的教育和学术伦理。要回应这些挑战,需要聚焦培养批判性思维、伦理道德价值思维、提示语工程、创造性思维、决策思维、专业思维六大教育目标,以人机协作为核心,重构教学观念和教学过程,适时调整并重视教育和学术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5.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一种高级思维素养。多向互动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多主体的信息交流、活动交往、角色交换等开展互动学习,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沟通、推理、反思、行动等过程,涉及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有效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量学生直接利用ChatGPT生成作业,导致“智能知识喂养”的浅层学习新问题。如何促进人机协同深度探究性学习,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人机协同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涟漪拓展探究法,提出了人机协同深度探究性学习模型及其教学模式;以ChatGPT和QQ系统为基础开发了人机协同深度探究性学习系统和智慧助教,为学习者提供任务提醒、持续会话、学习评价和知识聚敛等功能。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法,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一章作为教学内容,检测上述模式的效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及其系统能够显著改变学生的学习绩效、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感和内在学习动机,但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外在动机的效果不显著。为促进该模式与系统的有效实施,教师需要从在地化知识转化、人机认知冲突启动、人机协同探究学习理念树立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用批判性思维方法打造批判性思维课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教育缺少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因而在教育中引入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该作为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而引起我们重视。虽然批判性思维已被引入中国的课堂教育,但课程设置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提倡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来打造批判性思维的教学,鼓励学生对事件进行自主分析思考、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教学中使用大量真实案例等,以培养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8.
批评性思维技能的发展是教育过程的核心。西方教育界非常重视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被看作是学习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成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从设置批判性思维专栏、设置问题、进行探究实验、STS教育和科学史教育五个方面分析新教材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阅读探究性学习教学主张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引发学生不同质的疑问和想法,使其互相碰撞、探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进行知识建构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地理教育成为热题。本文在阐明ChatGPT的定义及其对地理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探讨ChatGPT给中学地理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发现ChatGPT助推中学地理教师地理专业知识更新、地理教学资源拓展和地理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也会使中学地理教师角色转变陷入困境,以及面临地理专业知识的增长与辨别和道德伦理问题的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智能时代下中学地理教师需从立德树人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数字素养能力以及地理课程教学评能力上获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