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是旅游景区发展的灵魂。针对目前诸多景区不注重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现状,文章以常熟尚湖风景区为例,对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四点建议: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建设人文景观体系、构建旅游活动体系、打造景区文化旅游品牌,以期为同类景区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三江乡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属于川西地区较早打造旅游品牌的地区之一。三江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同时三江地区也有频繁的地质灾害发生,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使得三江乡的旅游业遭受了重创.但同时也使得当地旅游资源更加具有了可塑性,为三江乡打造AAAA级风景区提供了条件。本文主要是对三江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分析并对其如何进一步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浙东沿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侧,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加快沿海各旅游区联合开发是组建浙江旅游网络、提高浙东旅游市场竞争力重要措施.为此应立足国家级风景区,加快浙东中部沿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品牌效应宣传旅游形象,立足旅游资源特色,提出适当旅游形象营销口号和主题词.  相似文献   

4.
在对遂宁市旅游资源调查并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得出遂宁市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17个亚类,这些资源主要集中在大英死海、灵泉寺、广德寺、龙凤峡、宋瓷博物馆、金华山、高峰山、宝梵寺等景区中,并对这些景区资源进行评价,得出大英死海旅游资源属于五级旅游资源;广德寺风景区、灵泉寺风景区、宋瓷博物馆景区、卓筒井、龙凤峡风景区属于四级旅游资源;观音湖、平安寨森林公园、金华山等属于三级旅游资源;奎阁风景区、常乐寺风景区以及麻子滩等属于二级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可以为遂宁市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出,以三国生态文化游为核心的古隆中风景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旅游资源开发理念滞后,已不能适应当今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古隆中风景区现有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规划设计,打造三国文化与自然风景紧密结合、独具特色的古隆中生态旅游风景区。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乐山大佛风景旅游区"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山旅游定位不清晰、旅游区域狭小、旅游项目单一,是制约乐山乐山旅游业发展"瓶颈".建立"乐山大佛旅游风景区",对风景区进行正确定位和系统开发,对发展乐山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华山旅游风景区地貌类型及其组合构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旅游地貌学角度,分析了华山旅游风景区地貌类型及其地貌组合构景特点,深刻揭示了华山旅游风景区奇、险、峻、秀的景观特点。对华山旅游资源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京是一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风景秀美,龙盘虎踞。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中山风景区更是闻名遐迩,本文围绕中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及现状提出一点合理的开发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福州大学城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能否开发、如何开发?作者从校园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资源结构、开发的构想三个方面论述了福州大学城旅游资源的开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拥有水利风景区的乡村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具有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良好的先决条件,根据水利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单一资源点状集聚、多点资源线状集聚、多元产业协同集聚三种集聚状态,基于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产业集聚理论,提出相应的点轴乡村振兴开发模式、圈层乡村振兴开发模式、多元联动互助开发模式等协同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对拥有水利风景区的乡村来说,可以依据旅游资源不同的集聚状态,走一条以水资源为核心开发旅游资源、强化系统性政策扶持、切实保护好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常熟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品位,还有助于城市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常熟作为江苏省县级市中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更好地为常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伊犁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不仅自然风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而且具有野生动植物旅游资源的珍稀性;文物古迹的集中性;民俗旅游资源的突出性等类型特征。由此提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及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应用约束优化理论和方法,结合影响和制约旅游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各种因素,建立旅游景区的承载能力预测模型,预测景区的承载能力,寻找影响旅游资源发展的薄弱环节,为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南岳衡山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岳衡山风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宜人,春暖花开、夏季气候凉爽、秋季晴朗多日出、冬季冰雪旅游气候资源类型多样,云雾日出等气象景观独特,有较长的适宜旅游的季节,可见,旅游气候资源是衡山旅游事业开发中极为重要的资源之一。为此南岳衡山应开发四季特色旅游,发展科普旅游活动。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南岳衡山风景区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又利于实现风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有助于促进南岳衡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9年泰宁国家风景区旅游活动各环节生态消耗进行测算,并与当地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泰宁风景区生态安全处于理想状态,未来旅游发展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若以游客所有旅游生态足迹计算,风景区生态占用率为28.94%,若仅计算游客在风景区内的旅游足迹,其生态占用率仅为11.09%,表明泰宁依托周边城镇布局旅游设施的开发模式对降低风景区的生态风险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6.
综阅国内水库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文献可知,相关研究集中论述了水库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开发对象、开发理念和开发项目,但这些研究在研究层次上,宏观和理论色彩较浓;在研究方法上,个案和定性研究较多;在研究视角上,没有凸显“需求原则”,从而,其研究成果的普遍性、针对性不足.建议后续从“市场”和“管理”两个角度,兼顾水库地域、类型和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展开多案例、定量、比较研究,以提高相关成果的针对性,切实促进我国水库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孝感市开展水库生态风景区建设,要充分利用库区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结合水库风景的特点,按供需平衡关系,改变资源利用形式,按边沿景观再造模式,多层次、可持续的开发与保护水库资源,促进水利风景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庙前风景区位于常宁市东南部,总面积约42km2,其范围涉及7个行政村。庙前旅游资源有43种基本类型,主要旅游资源包括中国印山、庙前地质公园、中田村传统村落。依据国家标准对庙前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进行评价,该文认为庙前旅游资源的规模和质量达到国家优良级标准,但开发水平较低。在旅游需求不断扩大、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庙前旅游开发要着力于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对稻城亚丁生态旅游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及旅游项目的开发情况进行研究,并对该地区的系统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考察和分析,对该地区的旅游项目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SWOT分析的禄劝轿子山旅游资源开发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区经营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市场优势。禄劝轿子山是距昆明市区最近的季节性雪山,良好的区位条件,独特的资源优势,使得这里有较高的市场开发价值。文章通过对轿子山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从而提出轿子山未来旅游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