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海市六年制小学自然常识课本第九册第28课《怎样减少摩擦》中,有“气垫能减小摩擦”的实验,而在仪器配备中却无气垫实验器教具。要完成这一实验,让学生亲眼观察到气垫能减小摩擦的现象,老师必须自己动手制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运用气垫技术进行刚体物理实验的装置,并对其结构原理进行简要理论分析;简要介绍应用气垫装置做刚体转动实验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声传播演示器童的梦实验学校王衍庆一、原理利用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的原理而制成。二、特点和用途1、用同一套实验装置,在相同的条件下,演示声音在三种不同媒体中的传播。并能比较声音在不同媒体中传播本领的大小。2、配合小学自然第五册“声音的传播”教...  相似文献   

4.
性能和用途 本仪用于小学《自然》第五册第八课内容《声音是怎么传播的》。主要演示声音是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结构原理 在一个透明的塑料球内安装上一个扬声器,用导线将扬声器两极引向底  相似文献   

5.
一.摩擦起电实验的改进 《自然》第六册《摩擦起电》一课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概括,从而获取有关摩擦起电的知识。这就要求实验现象一定要明显,特别是两种电荷互相接近时(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行互相接近)的现象更要明显。然而,按教材中介绍的毛皮、橡胶棒、丝绸、玻璃棒等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效果不好。如遇阴雨天,空气潮湿,效果更差。采用下面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实验,可以得到补足。  相似文献   

6.
云、雨、雾多功能演示器杨德章(吉林省乾安县大布苏镇第一小学131401)自然教材第一册第二十课《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是以实验为基础来讲授的,但教材中实验装置只能说明雨的形成,只适用于这一课。为了增加教具的多功能性,使其在全套自然教材中都能适用,结合几...  相似文献   

7.
气垫转盘是应用气垫技术研制成的近似于无摩擦的刚体定轴转动系统.可以用来研究转动定律、平行轴定理、角动量守恒以及测定某些刚体的转动惯量.本装置自80年研制出样机以来,又在实验方法及仪器的结构方面做了一些改进,具有现象直观、数据稳定及测量精确度较高等特点.本文主要就角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部分及实验装置的设计思想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涡流作用演示器以强磁场结构为基础,可方便地演示涡流、电动机、发电机原理实验,效果明显。它解决了人教版八年级教科书第十六章第七节无教具演示的问题。此演示器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学生通过用此演示器,可以亲身感受涡流的存在,能深入探究涡流的作用及危害,探究增大或减小涡流的方法,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提高了动手能力。此外,利用该演示器还可演示电动机与发电机原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1)粉尘爆炸器的自制目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中“可燃粉尘的爆炸”是新增演示实验,用于探究可燃性粉尘的爆炸原理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为了增强实验效果,笔者从面粉的干燥程度、粉尘烟雾的形成、容器的密封程度等入手,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制成了这种粉尘爆炸器,实验操作方便,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0.
小学《自然》第三册第十五课《大气的压力和浮力》,要求学生掌握大气具有压力及其压力的方向。笔者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自制了“大气压力演示器”。  相似文献   

11.
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实验器杜金霞马双刚(天津市南开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站)耿永喜(河北任丘市华北石油技工学校附中)J2186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实验器系结合“阿基米德原理”一节(见9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第一册143页)的编写特点,针对学生学过“原理”易...  相似文献   

12.
首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改实验教材小学科学第3册第15课《沉浮的秘密》一课中有关浮力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该实验是将橡皮泥块悬挂在手持圆桶测力计的下方,读取测力计的读数,  相似文献   

13.
一、简易大气和水的压力实验盒 新编小学自然第三册第十四课《水的压力和浮力》和第十五课《大气的压力和浮力》要求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实验认识水、大气具有压力,压力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们自制了简易大气压力实验盒。  相似文献   

14.
五则实验的设计赖小平,张继光(福建上杭县古田学区中心小学364201)一、什么力量使水在地球上循环小学自然第一册第二十课《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与第三册第二十课么什么力量使水在地球上循环》联系紧密。前一课是后一课的基础,后一课是前一课的深入。鉴于此,我...  相似文献   

15.
压力实验盒     
新编小学自然第三册第十四课《水的压力和浮力》及第十五课《大气的压力和浮力》,两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实验使学生认识水和大气都具有压力,压力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们自制了简易大气和水的压力实验盒。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自然第五册第七课里,讲到了声音产生的原因。书中设计了拔动尺子和挑动绷在盒子上的橡皮筋振动发声两个小实验。这两个小实验简单易行,也能说明“振动发声”这个道理。但如对书中的设计稍加改进,则更有助于学生对声音产生原因的理解。同时,又能作为第八课里声波传播的模拟实验,说明声波传播的形式和特点。实验改进及使用方法如下:如图取二个边长大于或等于二十厘米的正方体盒子,拿去盒盖,在盒身上绷两根橡皮筋,并使它们的交叉点处于盒子的正中央(见图中A处),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课本第三册第十四课,是讲水的压力和浮力。这课中,教材所介绍的实验方法,虽然简单易行,做的效果也还不错,但在教学中,我总觉得并不那么完美,于是对其实验方法进行了补充和改革。 水的压力,教材是通过手托砖头,使人感党到砖的压力,然后用饭盒装水代替砖,从而让人感觉到水也是有压力的。这种实验方法,能使人很顺利地接受水有压力这一认识,同时也让人感到水压的作  相似文献   

18.
一、目的和用途 该教具用于小学自然第五册《眼睛的科学》一课教学,用来演示眼球成像原理,解决“晶状体随物体的远近,肌肉收、缩放松时自动调节凸度的大小,使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这一难以理解的科学道理。使学生进一步对近视眼的形成和预防有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讲授新编小学自然第五册第十课《光》和第十一课《凸透镜》时,我设计制作的“光路显示杯”(以下简称“光路杯”)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凸透镜的会聚,凹透镜的发散等光学现象。它能变虚为实,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光学知识,起到了替代光学实验箱的作用。 “光路杯”结构简单,容易制作,特别适合学生分组实验使用。它不需用平面镜把阳光反射入室,可直接在阳光下实验,且光路清晰,实验现象明显。 多年来,我使用“光路杯”进行光学实  相似文献   

20.
检查食物营养成分实验的两点改进刘钊(江西宜丰县潭山镇中心小学336316)五年制小学自然第四册第十课《人的营养》,有三个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学生实验。其一是烧烤瘦肉,验证人的食物成分──蛋白质。其二是用碘酒检验食物中含有淀粉。课前我在实验室预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