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 美术教室的功能与要求 (表 1)表 1 美术教室的功能与要求室别主要功用要求备注美术教室(含书法教室 ) 学习绘画 ,欣赏作品宜设北向采光 ,或设顶部采光。配备能较好完成绘画、欣赏的教学设备宜设上下水装置写生台的设计与排布方式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年级的不同而定。工艺制作室 完成纸、泥、陶等手工艺品的制作设计成大操作台 ,学生每人配备一块操作板教室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制作工具宜设上下水装置电脑美术室学习电脑美术的制作每人一台电脑 ,电脑的配置以能完成教学要求为原则仅限于条件较好的学校器具室存放教具、教学资料应与画室相…  相似文献   

2.
武星宽教授的绘画善于把传统绘画﹑现代水墨画﹑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传统材料中的水墨颜料与现代工业设计颜料、装饰设计材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超越具象而实现更为丰富深刻的寓意为目的,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如同他的工业设计、园林设计一样,简洁、干练、线条简明、色彩明快、构图丰满。用现代设计的思维方式来品读武星宽教授的水墨重彩画,每一幅作品都体现了独特的设计构思、设计处理和设计表现。  相似文献   

3.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有部分学生不会鉴赏绘画作品,特别是对一些抽象的绘画作品更是难以理解。美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对绘画作品进行分类;把握不同类别绘画作品的鉴赏要点;通过作品背景、艺术家人生经历、历史背景、政治背景等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内涵,并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让艺术真正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图形作为信息传达的主要方式之一,已经由纯粹线条的意象到现在表现方式日趋多元化,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更是渗透到艺术创作的各个层面。文章从图形的创意、形式、风格三方面对图形语言设计进行探讨,提出设计作品必须具备多元化,才会大大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设计专业的风景写生课的训练方式 ,不应沿袭绘画专业的风景写生训练方式。在教学方向上需要重新定位 ,在训练模式上应寻找适合容易同设计专业接轨的方法。“创意” ,是设计的灵魂。将创新意识、设计思维 ,融入到风景写生中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造型技巧与设计能力的共同长进。同时 ,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想像力。  相似文献   

6.
在绘画作品形成过程中,绘画构图是重要的绘画语言要素之一,它有着与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同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三个角度谈不同的绘画构图体现着画家不同的审美意向、追求、个性及给观者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7.
《设计色彩》课程是一门广告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今后专业课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石和桥梁。但是,在部分院校中,仍普遍采用纯绘画的重造型和写实色彩的教学培养方式,基础课与专业课脱轨,没能迎合设计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解析与重构"的创新思维培养方式,"构形"与"构色"相结合,开创课程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绘画媒材品质是技法、精神与情感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欧洲传统的坦培拉绘画是恒久的经典,坦培拉"混合技法"的产生得益于油性媒材的使用.文章对"混合技法"的产生、发展与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梳理与探究,以大师经典绘画为例,从理论上对"混合技法"的绘画机理、材料语言特性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
解放色彩,让色彩发挥其主观性和自律性,这是马蒂斯对现代艺术在色彩审美方面的重要贡献。通过融入世界诸多地区的视觉资源和艺术形式的实验,马蒂斯开创了光与色的全新领域,引导当时的西方艺术界进入“形式主义流派”的阶段,奠定了马蒂斯在印象派之后的大师地位。马蒂斯的绘画思想和风格充分展现在其经典美术作品《舞蹈》中,通过色彩、线条、构图上的探索创新,突破西方传统绘画的思维模式,将色彩作为绘画的核心要素加以实验和创造,利用线条、构图等方式,引导参与绘画情感的共建,革新了当代艺术的审美意识,并对当代艺术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中外艺术家的著名绘画作品的分析讨论,认为绘画作品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活动的载体,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物质形态,构成审美形式的各个要素即色彩、笔墨、图式等.因此,艺术家对这些要素必须深入研究,使形式和精神得到完美的结合,这样,才能使绘画作品体现出一种"有生命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生态思想如果要真正成为一种"拯救地球和自我拯救"的行动力量,只进行纯理论层面的研究是不够的,还应注重生态思想传播的有效性和审美性。作品即思想,好的作品就是思想的丰碑。本文以经典的文学、电影、舞蹈、绘画、音乐、装置艺术、书法作品为例证,研究生态思想在艺术作品中的同质异构性,即生态思想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显现与构建,试图为生态思想的有效传播和诗性渗透提供新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标志设计教学相融合,使现代标志设计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需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与分析,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形"、"意"、"势"三个角度进行提炼与运用,才能使标志设计作品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博弈论是关于策略、得失、均衡的理论,也是一种方法论.从博弈论的角度研究中西绘画发现,中国绘画擅长表现连续、持久、宏大的空间,而西方绘画擅长表现现实中某一短暂时刻瞬间的空间,其差异源于文化起源、哲学渊源、表现形式等方面,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中西绘画在空间表现上又存在着再现与表现、具象与抽象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图画哲理"作业是提高艺术类学生"原理"课教学质量的创新作业尝试。通过哲学理论与绘画作品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作业,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和对理论的理解能力,也可增强理论的实用性。"图画哲理"作业是艺术专业和"原理"课相结合的一个有效的契合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机械产品的现有设计已经不能单单关注于技术、功能等内在因素,同时还要通过工业设计手段和策略对各种机械产品的外在因素进行设计与美化,从而不断提高机械产品的附加值和艺术性。现代设计方法更具科技性也日趋多元化,显然,传统的机械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机械产品设计必须辅以工业设计,以更好地满足机械产品的多样化、人性化、小批量和绿色设计等要求。这就需要以辩证的观点来审视机械设计和工业设计的内在关系.从而使工业设计更好地在机械产品设计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是两部不同时代的经典文学作品,都交织着喜剧和悲剧的因素。本文旨在通过时代的深层意义、作家的悲剧意识、人物性格的塑造、讽刺艺术手法、荒诞的表现方式及话语诉说风格来对比分析两部作品,揭示作品的中心思想,从而给后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真实生活相融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从中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学习卡片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方向指引、方法指导、资源提供等作用,可以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全方位影响着课堂内的师生活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野兽派绘画是二十世纪艺术的首次变革。它为一系列的艺术变革开创了先例,而它的代表人物马蒂斯则成为现代画派的桥梁,他一生创造了大量杰出作品,其中包括油画、壁画、雕塑、插图、剪纸等。他集印象派、后期印象派优点于一身,融汇贯通梵高、高更、塞尚的精髓,在形体上吸收了印象派反对再现的绘画理论;在色彩上突破了写实主义的灰暗画面,获得了自印象派以来全新的明快色彩光辉。基于客观与内心的需要,他发展了东方绘画的平面观念及装饰因素,放弃了焦点透视,追求艺术"表现"的感受。他的绘画,不但表现了客观事物的本质与生命,同时也表现了画家本人的认识、心灵和个性。马蒂斯为二十世纪现代艺术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他的影响是深远的、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19.
《镜花缘》是明清时期著名文学家李汝珍的代表作之一,以独特的人物构造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内容设计成为杰出的游历类文化经典。通过对《镜花缘》这一文学作品进行深刻剖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消费文化繁荣的今天,这部作品仍能以其独特的构思和新巧的内容成为当代人追捧的文化产品,本文旨在分析文学作品与消费文化的当代含义的基础上,对《镜花缘》的消费文化特征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0.
法国著名哲学家和艺术理论家路易·马林借以古典符号学的阐释方法对绘画再现机制中“画框”的语义及研究价值进行讨论与梳理,通过捕捉图像中的“边缘”或“边界”元素,深入分析绘画作品中的画框生成过程,试图在绘画再现系统中对“画框”的自主性和概念化进行理论阐释。他认为,画框可以在一定意义上给予观者独特的凝视经验,使得绘画作品在可见空间内拥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性,从而总结出关于画框与图像关系以及控制定位画面的方法论意义,最终在艺术哲学的场域下为绘画再现机制的系统性方法提供独特的阐释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