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半年了,没有去找事,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上网。最近跟他父母要钱,想去美国游学,朋友来问我该不该让他去,我望着他苍苍的白发说:“你如果真的要为孩子好,让他去,但是不要给他钱。”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洪兰 《家教指南》2008,(2):18-19
一个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半年了,没有去找事,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上网。最近跟他父母要钱,想去美国游学,朋友来问我该不该让他去,我望着他的白发说:“你如果真的要为孩子好,让他去,但是不要给他钱。”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写给弟弟     
你终于来到这个世界, 我望着你小小的手和脚, 感觉你实在是漂亮极了。我曾是父母惟一的宝贝,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但是作为一个漂亮的、被宠坏的孩子,我有时仍会感觉孤单。所以,妈妈怀孕的消息让我一阵狂喜。我想像你和我有着相似的容貌,无比可爱,我  相似文献   

4.
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你就应该让孩子经受一些艰难困苦,培养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品格。当今,许多父母只知道一味地为子女创造幸福,对孩子吃喝讲求高营养,穿戴追求高档次,玩具  相似文献   

5.
赵翔 《家长》2012,(12):37-37
每个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都竭尽所能地培养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错误,许多孩子没有似锦的前程,有的甚至走向歧途。我们不禁要问:"教孩子真的这么困难吗?我们真不会教孩子吗?"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请认真阅读《别以为你会教孩子》一书,该书将告诉你怎样爱孩子才不算溺爱,怎样教孩子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地接受。  相似文献   

6.
问孩子一个问题,你关心他的答案么?每天晚上家中都是以电视为中心?为孩子做了许多,想过让孩子感谢你吗?为人父母,当然知道给自己的孩子做个好的榜样有多么重要。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爸爸妈妈也能提醒自己:“孩子在学着呢,要做好榜样哟。”可事实并不总是如此,很多很多的问题,父母需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7.
当遇到紧急情况或面临危险时,你的孩子知道怎样处理吗?许多孩子虽然能说出应该怎样做,但是,真的去做时,又不知如何是好。你不妨用做游戏的方式,和你的孩子搞一搞“实战演习”。你可以用下面的7个问题考一考孩子,当他答不上来时,可教孩子实际做一做。 1.你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怎么办?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尽管他说是一个警察,说有什么紧急情况,或者说是你父母让他来取东西,你也不要给他开门。你应从紧闭的门缝中告诉他,你的爸爸妈妈不在家,请他另找时间再来,或让他留下电话,待父母回来再约他前来。  相似文献   

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相应的,孩子也可以成为父母的老师。要弄清楚你的孩子是否真正学到了某一东西、技能或者促使孩子学到这些东西,你可以让孩子充当一次老师。  相似文献   

9.
一我从小就比同龄孩子笨:别的孩子会说话时,我连"爸爸妈妈"都叫不清楚;别的孩子会唱歌跳舞时,我还趴在地上玩;别的孩子能够思维敏捷地回答父母出的算术题时,我只会咬着指头,一脸迷茫地望着父母……这些都是妈妈告诉我的。她说:"你呀,笨死了!我的聪明怎么一点儿  相似文献   

10.
寇文杰  刘丹 《父母必读》2022,(10):84-87
<正>批评不会使人进步!很多父母习惯了对孩子批评和责骂,很难停下来。但实际上,批评只能让人产生害怕和恐惧,暂时停止不良行为,却不能使人主动地延续被期待的行为。许多父母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真不听话!”“不听话”里还包含了小家伙犯错后屡教不改。这真是让父母抓狂。可是你不知道吧,也许孩子也正在抓狂。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这句话并非指孩子让我们成为问题父母,或是孩子一定会造成问题,而是意味着伴随孩子的成长,父母必定会面临孩子的各种形形色色问题。教养孩子,你是否仍然用奖赏、惩罚、训诫、贿赂、威胁等管教方式?这些手段是否依然有效?本期,我们和父母一起反思教育效果,并学做效能父母。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这句话并非指孩子让我们成为问题父母,或是孩子一定会造成问题,而是意味着伴随孩子的成长,父母必定会面临孩子的各种形形色色问题。教养孩子,你是否仍然用奖赏、惩罚、训诫、贿赂、威胁等管教方式?这些手段是否依然有效?本期,我们和父母一起反思教育效果,并学做效能父母。  相似文献   

13.
时下,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学前儿童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上,显得缺乏耐心,不肯动脑筋,不愿下功夫,懒于去寻求适合于孩子特点的方法来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这就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育。 一、信口开河。有些父母的言行没有一个准谱儿,而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同一件事,今天同意让孩子做,明天又不让孩子做。如妈妈今天死活不让孩子到姥姥家去,可明天孩子不愿去时又强迫孩子必须跟着去。这就使孩子不解地问道:“昨天你不让我去,说我去了不是好孩子,那你今天又怎么让我去了呢?”  相似文献   

14.
冠豸 《小读者》2012,(7):17-20
我从小就比同龄孩子笨.别的孩子会说话时.我连“爸爸妈妈”都叫不清楚;别的孩子会唱歌跳舞时,我还趴在地上玩:别的孩子能够思维敏捷地回答父母出的算术题时,我只会咬着指头,一脸迷茫地望着父母……这些都是妈妈告诉我的,她说:“你呀,笨死了!我的聪明怎么一点都没遗传给你呢?”她又是摇头又是叹气,一点也不在乎会不会伤害我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这句话并非指孩子让我们成为问题父母,或是孩子一定会造成问题,而是意味着伴随孩子的成长,父母必定会面临孩子的各种形形色色问题。教养孩子,你是否仍然用奖赏、惩罚、训诫、贿赂、威胁等管教方式?这些手段是否依然有效?本期,我们和父母一起反思教育效果,并学做效能父母。  相似文献   

16.
有些父母会经常说,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啊?要我说,那得看他是在什么问题上不听话。比如说,孩子喜欢蓝色衣服,你非让他穿红色的;孩子喜欢学电脑,你非让他学钢琴……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怎样使孩子具有主动性成功的孩子常常都是靠父母推了一把。这正是孩子需要的父母正确的举动。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有生动性的人,下面几种方法比较可行:·让孩子自己抉择。·少给物质享受多给鼓励。·帮助孩子抓住重点。·为孩子拓宽视野。·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相似文献   

18.
职业父母也有不多不少24小时,你仍然可以随时教导和训练孩子,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乐趣。职业父母都很忙,一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很短。父母们都觉得自己在事业上打拼,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事实上,按教养的标准,大部分父母是在养孩子,而不是教孩子。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法则是过程法则。儿童教育是平时点点滴滴的渗透,若干年后才看到教育的效果。如果我们平时没有进行长期的细致的教导,心里又带着高度期盼的心,许多的父母到时难免会感到失望。  相似文献   

19.
“宽”指的是一个人的宽容精神。这包括你能否尊重不同意见,能否帮助你讨厌的人,能否原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能否谦让、能否分享、能否赞扬。这些品质无疑会影响孩子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要让孩子理解一个“宽”字,父母首先要具有“宽容”精神。   一、要正确对待孩子成长中的错误   孩子的成长总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其知识也都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让父母不满意的行为,甚至会犯错误。对于孩子这个成长中的个体,犯错误是他的权利。父母应该理智地对待这个现…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爱父母仅告诉孩子上学很重要是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说明学习并不因长级或是得一文凭而终止。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你不必花许多钱去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而要让孩子们看到你在读书。你可以带他们去博物馆或展览会,这些丰富的课外活动会让孩子们对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索愿望。说到做到曾获得过美国教育部颁发的“爱因斯坦式青年”称号的梅布得老师,极力主张父母必须参与孩子学校组织的活动,这样做会向他们表明你对他们的所做所为真的很关心。你不必具有一项特长或是用许多业余时间帮孩子们做什么。多数老师欢迎家长陪伴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