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反应挤出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聚酰胺6/蒙脱土(HDPE/PA 6/MMT)复合材料,研究了MMT在HDPE/PA 6共混物中的分散和分布情况,及其对共混物相态结构的影响。从XRD和TEM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有机化蒙脱土(OMMT)选择性地分布在PA 6相内以及两相的界面上,钠基蒙脱土(Na+MMT)则主要分布在PA 6相内;大部分OMMT得到较好的剥离或插层,而Na+MMT出现明显的团聚。FE-SEM分析结果表明,增大MMT的含量会导致PA 6的相态尺寸变大,粒径分布变宽。流变分析结果表明,由于OMMT部分分布于两相界面处,从而增强了界面结合,对共混物起到了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2.
氯离子存在使一些有金属参与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现象为"氯离子效应".针对金属与盐的反应,以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研究对象,定量探究氯离子浓度对氯离子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氯离子可以明显加快其反应速率;氯离子浓度在0.5mol/L~2.0mol/L时,增大氯离子浓度会导致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氯离子效应增强;氯离子效应对氯离子浓度的要求有一定的峰值,在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体系中,当氯化钠的浓度大于2.0 mol/L时,氯离子效应将会略有下降.最后,提出了后续的研究建议和该实验的教学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脱羧反应已知实验室制甲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 CH3COONa NaOH CaO/△ CH4 ↑ Na2 CO3写出下列反应 :1. COONa NaOH CaO/△2 . CH2 COONa NaOH CaO/△3.CH3CH2 COONa NaOH CaO/△4 .NaOCO— (CH2 ) 4—COONa NaOH CaO/△5 .化合物A(分子式为C8H8O3)为无色液体 ,难溶于水 ,有香味 ,从A出发 ,可发生如图 1所示的一系列反应。A在硝化时 ,最多可生成两种一硝基化合物。H的分子式为C6 H6 O ,G能发生银镜反应。图 1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写出下列结构简式。A .   ,B .   ,C .   ,D .  。二、加…  相似文献   

4.
在反应条件相对温和且绿色环保高效的条件下,用成本低廉、方便易得的六氯合锡(IV)酸H_(2)[SnCl_(6)]作催化剂,实现了由二甲苯酮肟转变为N-苯甲酰替苯胺的Beckmann重排反应。在制备中间体酮肟的过程中,采用了流变相法,该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且产率高,避免了强酸的使用;将酮肟转化为酰胺的Beckmann重排反应的过程中,选用了六氯合锡(IV)酸(H_(2)[SnCl_(6)])作为催化剂;同时,进一步探究催化剂使用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以乙腈为溶剂,反应温度78℃,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物质的量的15%时,达到96.5%转化率和97.6%的选择性。在此条件下对另外所选的6种扩展底物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当反应物的苯环上有推电子基团时转化率会提高,反之当有吸电子基团时则转化率则会降低;推测了可能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5.
钠与冰醋酸反应速率与反应体系温度有关,当反应起始温度达到临界温度时,钠与冰醋酸反应速率会显著加快,但钠与乙醇反应速率变化较小,分析认为这与醋酸钠在冰醋酸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环戊二烯钠为引发剂,对丙烯腈在四氢呋喃中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单体与溶剂配比对丙烯腈聚合的影响,并且用粘度法对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发现环戊二烯钠/四氢呋喃体系对丙烯腈聚合反应具有一定的引发活性,且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增大,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下降;延长反应时间,转化率和分子量都增大;反应温度升高聚合反应转化率及产物的分子量均降低;溶剂用量的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及产物分子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7.
选用伊敏褐煤焦作为试验焦样,在水平管式炉中进行燃烧试验,研究了温度、氧浓度、粒径、水等因素对煤焦燃烧过程中焦炭氮向NO转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焦炭氮向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NO异相还原反应速率的增速高于NO异相生成反应速率的增速,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O在焦炭表面被大量还原。当氧含量为3%时,焦炭氮向NO的转化率最低。受限于固定床条件,试验未发现粒径对焦炭氮向NO转化率有明显的影响。水的添加使得NO生成总量及焦炭氮向NO的转化率略有上升,水的添加还会加快焦炭的燃尽。  相似文献   

8.
以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以DMSO/叔丁醇有机溶剂为反应体系,在室温条件下催化合成蔗糖酯。研究表明:月桂酸与蔗糖的摩尔比为大于8,反应温度为30℃,脂肪酶用量为0.3g,缓冲液的pH值为7.5,反应6h时,酯化反应的相对转化率较高。反应产物的薄层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实所合成的产物为蔗糖月桂酸酯。  相似文献   

9.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H3SCH3与CHnF3-n(n=0~3)吸氢反应的微观动力学机理,在QCISD(T)/6-311G(d,p)//B3LYP/6-311+G(d,p)+ZPE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校正,并利用Polyrate 8.2程序计算了各反应在200~3000K温度区间内的速率常数kTST、kCVT和kCVT/SCT,此外运用酸碱软硬度理论解释了随着甲基自由基逐步被F取代,速率常数不呈规律性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运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吡咯(C_4H_5N)与OH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性质.采用M06-2X/6-311++G(d,p)方法进行了几何构型的优化.基于M06-2X/6-311++G(d,p)方法优化的几何构型,采用CCSD(T)/cc-p VTZ方法进行了单点能的计算.标题反应存在氢提取和加成/消除两种反应机理.利用RRKM-TST理论研究了总反应速率和分支反应速率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成/消除是最主要的反应途径,并且P2是预测的主要的产物.计算的速率常数与实验值吻合的很好.计算结果表明,在T1 000 K时,形成IM1是最要的反应通道;在T≥1 200 K时,P2是最主要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