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外文学史上,苔丝和尤三姐是两个非常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结局都很悲惨,家庭环境,男权社会以及她们自身的性格特征都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主要因素。然而,造成她们两人悲剧的成因和她们个人对待悲剧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从这点出发,对苔丝与尤三姐的悲剧命运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这两个悲剧性格的人物的生活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悲剧折射出全社会的情况。她们开始觉醒并同命运而相抗争 ,她们的坠落没有使他们的艺术形象受到损害 ,她们是社会的控告者  相似文献   

3.
<窦娥冤>通过人物形象窦娥的悲惨遭遇,展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围绕窦娥思想根源、行为表现和社会反响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在封建礼教控制下的男权社会,女性只是社会的附属品,这是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从文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美国著名短篇小说《美女,还是老虎》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文章认为,无论给予这部具有开放式结尾的小说以怎样的结尾,都无法使其中女性角色的命运得到救赎,说明她们的悲剧是男权制下所有女性的共同生存悲剧,并简述男权文化对当今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反映了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悲剧,玛格丽特并不是特殊的,和大多数妇女一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命运得到救赎。本文主要以《茶花女》为例,阐述了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悲剧,希望可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东北沦陷时期的女作家是特定历史时期女性生存的亲历者,她们饱食了家庭中的悲剧、目睹了社会中的不幸,因此,她们在作品中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同类,以一种同情、关照的态度给予她们情感,用一种如同己出的同位关怀表现东北妇女的命运,在她们自然存在地位与社会存在位置中间思索,领悟出她们生的"哲学".  相似文献   

7.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的传统婚姻理念遭到了新写实小说家的无情嘲讽。新写实小说家采用爱情偶然性模式展示了恋人无法找到自己满意对象的悲剧命运,从而揭示了爱情的虚无。新写实小说家爱情观的产生是物质困窘和"文化低迷"的产物,其对爱情本质的理解体现出了理想主义溃退的精神实质。经历了爱情悲剧的男女主角采取婚外情等形式进行补偿,但最终依然逃不脱悲剧命运。新写实小说家通过双重悲剧表达了她们对于生命终极的思索与追问。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的创作本旨是三种悲剧构架,其中一种是作者要为一群青年女子作传,写一群异样女子的人生悲剧。在这一群"异样女子"中要探讨的是《金陵十二钗正册》而非其它。在这里笔者只探讨与宝玉密切相关的两位女性,她们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封建制度、封建礼教扼杀了她们的真、善、美,使得她们在各自不同的遭际中被摧残、被扭曲、被践踏、被毁灭。  相似文献   

9.
苏童作品中的女性大多有可怜的身世、悲剧性的命运,在社会中她们是卑微的、渺小的,但透过她们却让人看到一个社会,看到一个贯穿人类文明的历史性问题——女性悲剧,同时,也让人们听到了来自女性心灵深处的声音。女性悲剧不是仅仅存在于某个时代,某个阶段,而是从古至今不可回避的话题,从这方面看,苏童的作品以及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长久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卢隐是"五四"时期接受新式知识教育的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笔下的女性处于"五四"这一特殊时期,在新知识的冲击和封建礼教的压迫双重作用下,其女性命运难以逃脱"悲"的结局。一方面,她们虽积极地寻求反对宗法男权,但最终却又被迫服从于封建礼教;她们憧憬美好纯洁的爱情,然而往往又屈从于强大的习惯力量,以悲剧而告终。她们的悲剧形象,具有那个时代鲜明的典型性色彩,我们在此探究她们的悲剧运命及其原因,具有文学史及社会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所崇尚的“苍凉”,既是她小说的情感基调,又是她小说中生命意识的表现特点。张爱玲对都市女性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洞察和透彻的领悟。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一些既普通平凡而又认真生活的女性,这种认真体现出她们的无奈、无助又心甘情愿的生命样态。这些女性注重现实的生活感受,即生命的即时消费性。她们缺乏理想,少有梦幻,没有未来。她们的生命缺乏色彩和意义,她们的命运呈现出浓郁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作为一种新文学流派与审美流向出现在我国文坛上,而方方也以《风景》等一系列表现世俗生活的作品而受到广大批评家们的关注,成为新写实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就是这样一群形态不一的女性,她们却有着相似的结局——都是以一曲悲歌收场。在这些作品中方方以其独有的视角以及悲悯的情怀对女性命运进行探索与思考,揭示她们艰难的生存现状,探寻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潘金莲和曹七巧,两个女性相距虽然近千年,但却有着类似的婚姻不幸和性的悲剧。她们的性悲剧,导致了她们人生和人性的悲剧;她们的性悲剧,其实也折射了封建专制社会中许多中国女性的性悲剧。  相似文献   

14.
燕梦卿和王翠翘分别是清初小说《林兰香》和《金云翘传》中的主要人物,她们的形象、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婚前,她们是德才兼备的佳人。作为淑女,她们多才多艺;作为孝女,她们不惜舍身救父。在婚后,她们经历了人生的悲剧。作为才女,她们的才能并不能让自身摆脱不幸的命运;作为节妇,有着截然不同经历的她们却都面临难以挣脱的困境。这些书写包含了文人的寄托,也有着明显的感伤和梦幻色彩。燕梦卿和王翠翘因为人生经历和性格的不同,又有着各自的特点。燕梦卿更为突出的是她的德行,她的忍耐,注重的是“理”;王翠翘的命运更为不幸,但是她更具抗争精神,更突出的是“情”。  相似文献   

15.
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所写的八篇小说旨在述说着女性的故事,反映的内容是小地方的普通女性,折射着她们在平凡生活中的悲剧命运。本文主要从审美的悲剧性角度探析《逃离》中表征的女性形象的悲剧意味,特点以及背后的形成机制,进而更深刻理解门罗的思想情怀。  相似文献   

16.
也许是命运导致悲剧,也许命运本身就是悲剧,总之,人类命运的主旋律似乎就是悲剧之歌。因此,尽管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们早已建立他们各自的悲剧体系,在悲剧的论坛上似乎早已无话可说,但笔者在此还是忍不住要再谈悲剧,因为:悲剧与人类同在。  相似文献   

17.
《红字》中的海丝特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两人的命运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她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情感经历,思想意识,从而揭示出两位女主人公悲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零落成泥碾作尘--巴金《家》中的受害三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鸣凤、梅芬、瑞珏是巴金在《家》中着力塑造的三位女性形象。她们三人尽管身份、经历,性格、人生追求各不相同,但都纯洁、善良、充满了爱心,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化身,然而她们都无一例外地惨遭虐杀。由此巴金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发出了强烈的控诉。中国已进入21世纪,封建制度已经灭亡,而封建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家》中三位女性的命运悲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中国"五四"时期文学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和亲情关系.第一阶段,是封建桎梏下的觉醒阶段.对爱情、自由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女性的民主意识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但旧时代的印记使她们无法真正求得自身解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妇女解放问题.第二阶段,是不幸命运的抗争阶段.她们具有更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自我意识.但她们把对爱情和个人幸福的追求看成生活的全部内容,一旦失去了它们就失去了生活的信念和追求,这就注定她们的叛逆必然陷入失败的命运和悲剧的结局.第三阶段是从个性解放走向社会革命阶段.这类女性形象把自身的解放和社会革命联系在一起,努力在社会革命中去体现自我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阶级社会中,妓女是被压迫妇女中一个很特殊的阶层。玛格丽特、玛丝洛娃和杜十娘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度生活,她们为追求各自的爱情,用眼泪和生命勾勒出辛酸苦难的一生,她们的悲剧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三位女性的命运启示我们:任何时代妇女解放的道路都是相通的,只有社会解放了、前进了,妇女才能得到真正的、彻底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