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结合工作实际,本着“维权服务,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工作理念,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和组织建设入手,建立“青少年维权岗”网络体系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组织机构,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职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例会制度》、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协会和北京市律师协会150名志愿律师组成的“北京市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网络体系”正式宣告成立。据悉,北京市成立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组织律师专门针对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并形成系统的权利保护网络体系,在  相似文献   

3.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11):F0004-F0004
江苏省泰州市少年宫是一所综合性的校外教育机构,40多年来,始终坚持公益性原则,坚持面向未成年人、服务未成年人的宗旨,充分发挥“培训、活动、指导”三大教育功能,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泰州市少年宫先后荣获“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江苏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中学文科》2006,(1):16-18,87
识记:全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的名称。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 理解;从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保护职责三方面,说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从国家利益和青少年的自身需要两个方面,说明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 活动: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列举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结合实例,谈谈自我保护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宁夏教育》2008,(4):4-4
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尔肯江·吐拉洪,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共青团中央作大会发言时强调,为了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亟须设立全国性的工作协调机构,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力度,综合规划、整体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说它是当务之急,是因为在未成年人当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说它是长远之计,是因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是关乎科学发展观能否转化成光辉现实的一个关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未成年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少了这一部分人,难以谈“以人为本”!我们说“全面、协调”,应当看到未成年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有不协调的一面。青年与老年之间尚有代沟。不解决这些问题则难以“全面、协调”。我们说“可持续发展”,真正能延续下去的不是别人,只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优势就在一个“未”…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实施,而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实施也许就是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累积结果。如果前者是“后天型”,那后者却是“先天型”。而我们传统习惯上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打击犯罪行为上——“治标”,而主观忽视或人为淡化了对犯罪心理的疏导与化解,即治标不治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历来十分关注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运行轨迹,以及对刑法条款中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所应负法律责任年龄段的“三分法”或“四分法”缺陷的思考,并且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与矫正的共责担纲的“三分说”模式进行探讨。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那发展生产力、保护生产力、科学协调地进行国民经济建设,无不需要良好的大环境大氛围。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犯罪心理的侵蚀,减少和降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绝对数和相对数,不仅仅是教育界、影视界、新闻界、法学界等等部门的重责,我们还应从深层次上去开拓研究领域,“治本”——这个关键词应该是全社会齐抓共管的一条永不褪色的红线。  相似文献   

8.
我国拟成立少年法院截至目前,全国法院共建立了2400余个少年法庭,共有少年法庭法官7200余名,基本上实现了所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由少年法庭审理。这是记者从日前举行的纪念少年法庭成立20周年———“法官与儿童”少年法庭工作国际研讨会上获悉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兴长在会上说,近年来,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开始探索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暂缓判决、向未成年罪犯发出社会区服务令、向其监护人发监管令等做法,取得较好效果。据悉,目前我国正在酝酿在条件成熟的部分大中城市试点设立少年法院,以便进一步提高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水平,完善我国青少…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育人的专门性机构,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主要有三方面的职责:一是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和健康;二是保护未成年人接受正常的教育;三是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国家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主要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家庭保护,就是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学校保护,就是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11.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全面正确、科学有效,适度保护,防治过度或不及的不当保护。不当保护造成未成年人认识模糊、行为失当、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要准确理解“保护”未成年人,全方位锻炼未成年人,建立健全法制,构建保护机制,培育心理健康,加强挫折教育,提高自控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国家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主要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家庭保护,就是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学校保护,就是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  相似文献   

13.
小溪流杂志社江西办事处是经湖南新闻出版局、南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共青团南昌市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新闻驻外机构。成立两年来,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了“走进大学校门”、“重走共青路”、“国庆一日小导游”、“为希望工程募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办事处地址:江西南昌市洪都北大道2号际任大楼5楼电话:0791-8510356 8510705(传真)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新问题,细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既有规定,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成熟经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应运而生。在立法理念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与儿童保护的国际条约相衔接,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指引下,突出社会共治,强调发展与保护并重,注重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衔接协调。在逻辑结构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通过打造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平台责任共同体,汇聚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合力,在明确头部平台特殊责任、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保护、提倡全民共治理念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5.
自1999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预防和矫治。”这一规定,指明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三大原则。一、“教育和保护”的原则这一原则,实际上是“教育原则”和“保护原则”的合称,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1.教育原则 本处所指“教育”,主要是指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一目的和要求,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及其行为习惯施以正面的引导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和培养过程。未成年人的正确思想并非先天生…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规定:“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相似文献   

17.
涉及未成年人的新闻报道,应首先考虑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基于未成年人的特点,在相关法律设计中应对其进行倾斜式保护,社会要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相关权益意识,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遵循非歧视的原则精神,坚持与贯彻未成年人利益优先原则,进一步完善和协调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完善相关法律及法规,进一步细化相关规章制度、增强操作性,明确相关监督机关及其职权,明确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等在涉及未成年人的不当新闻报道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形式等。  相似文献   

18.
儿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儿童是指未满18周岁的人,即未成年人;狭义的儿童是指学龄前的孩子。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就是保护儿童的法律。宪法所规定的“……妇女,儿童受国家的保护”,这里的儿童指的也是未成年人。我国宪法和法律,对未成年人,是给予特殊保护的。具体而言,即实行“儿童优先”、“公平和平等”、“全面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学校是育人的专门性机构,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主要有三方面的职责:一是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和健康;二是保护未成年人接受正常的教育;三是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20.
<正> 意在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组成的群体,诸如“协会”、“协议会”、“联盟”或“联合体”等机构,19世纪中叶就在各国高等教育界蓬勃兴起, 最早成立这种大学之间横向联合组织的是美国,就有名望、成立时间较长的全国性高等教育联合机构有:“全国教育协会”(成立于1857年)、“美国学校行政人员协会”(成立于1865年)、“全国教育研究会”(成立于1895年)、“学生招生考试委员会”(成立于1900年),“美国教师联合会”(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