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确实,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所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确实,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及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把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因此,小学音乐教学,要注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张红 《云南教育》2001,(19):39-40
音乐课不仅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还能丰富想象,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我注意抓好以下工作。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音乐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对声响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利用音乐作品中强弱分明、缓急交错的节奏,抑扬起伏、悦耳动听的旋律,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欣赏…  相似文献   

5.
陈怡 《文学教育(上)》2010,(14):144-144
兴趣也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是一个人学习的巨大动力。爱因斯坦曾经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热爱,也就没有主动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去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当今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激发兴趣是关键。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了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6.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的确,人的情绪和兴趣对音乐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所以,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有着重要作用。由于人的兴趣是通过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音乐兴趣的培养就得从实践中获得。一、游戏促学习如我在教歌曲《金钩钩》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两个难点,一是词不认识,二是三拍子的歌曲从没接触过。我就先让学生回忆天天在玩的  相似文献   

7.
戈缨 《儿童音乐》2010,(7):48-50
1.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说:“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  相似文献   

8.
陈锦治 《广西教育》2009,(19):54-54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知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就强烈,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所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审美观是有重要作用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给他们的重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确实,心理学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的学,喜欢学和坚持学。所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是有着重要作用的。由于人的兴趣是通过时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音乐兴趣的培养就得从实践中获得。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起到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著名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必要先决条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挖掘和发展人潜在的音乐素质.引导学生创新求异?笔者淡一下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1.
赵宇靖 《新疆教育》2012,(20):97-9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是教学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原动力”。《音乐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会启而不发,学而难进,事倍功半。为此,笔者结合课堂实践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一语道破兴趣对于学习音乐的重要意义。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它对学生当前进行的学习活动有着准备、推动作用,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个性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美的,音乐更是快乐的,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美的美丽传给他们的必要的先决条件。在教学当中我体会到兴趣是学好音乐的基础,有了兴趣孩子就高度自发的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我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把愉快式教学引进课堂,使学生“乐中学,学中乐”。  相似文献   

15.
李素梅 《考试周刊》2013,(76):187-187
要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音乐课堂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其次要发挥音乐游戏的特殊作用;还应注意开展音乐活动课的实效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学应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所以要让学生真正做到主动与音乐交流,那么音乐欣赏教学就必须走向多样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陆锦林 《新疆教育》2012,(22):111-111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事实上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能激发学习的热情,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并真正置身于音乐课堂,感受音乐的魅力。然而,学生对某一项事物或者课程的兴趣是会改变的,它容易受到教学情境影响,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勤加引导。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音乐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孙文华 《山东教育》2010,(11):48-48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其审美心理是有着重要作用的。那么,应当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音乐课程标准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激发谈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王丽虹 《湖南教育》2002,(21):44-44
近几年来,一些音乐欣赏课形成了“不是教师讲,就是学生听”的局面,形式单调乏味,使本来可以成为生动活泼的美的享受的音乐课,变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精神折磨,从而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音乐欣赏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营造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布置优美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教育家杜威指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此,教师在欣赏课之前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个优美的教学场景是很有必要的。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