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忆星原     
7月20日早上,我走进办公室,一眼就看到桌上放着印着胡星原同志治丧委员会黑字的白信封,心为之一沉。急忙拆开一看,星原已于11日与世长辞,定于19日举行追悼仪式。我细看信封,上海的邮戳是7月14日,北京的邮戳是7月19日。我不知道这封信何以在路上走了那么久,我连给星原发一唁电,送一花圈都不可能了。一连几天,我一直怀念着星原,总想写点什么来表达我的哀思。我和星原相识于1946年春天,我们同在南京《新民报》当记者,是浦二姐熙修的部下。当时,国共两党正在和谈,浦二姐、星原和我都采访和谈新闻而各有重点。浦二姐主要采访中  相似文献   

2.
张家口日报社出版《张家口日报》,同时,出版《张家口晚报》。张家口日报实行总编辑负责制,李德仔同志任两报总编辑,赵永安同志任报社党委书记。 《张家口日报》为中共张家口市委机关报,是1993年7月1日在原《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日报》合并的基础上新出版的对开四版综合性日报,周六刊,日发行5万份。《张家口晚报》创刊于1994年1月1日,四开四版,周六刊。  相似文献   

3.
今年四月中旬,我到成都、重庆等地采访.《四川日报》社的同志告诉我:他们在收集整理报纸史料中,发现了胡耀邦同志于1950年10月3日写给《川北日报》的亲笔信,并已征得作者同意,即将在四川记者防会和《四川日报》主办的《新闻界》第二期发表.  相似文献   

4.
《解放日报》虽然是上海市的报纸,但它的内容却不限于上海地区的范围,它的记者,不仅在上海活动,有时还跑到江西、福建去采访。《解放日报》刊登的稿件,除了“本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写的以外,还有《新疆日报》和《四川日报》等兄弟报纸的记者为他们写的专稿。凡是适合在《解放日报》的园地里生长的果苗,编辑同志都把它移植过来了。  相似文献   

5.
黔东南日报     
《中国地市报人》2014,(7):F0003-F0003
7月23日,是《黔东南日报》复刊30周年。《黔东南日报》是中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机关报,创刊于1959年2月1日,1960年9月29日因故停刊。1984年7月23日,《黔东南日报》正式复刊。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于7月23日在京隆重集会,表彰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宣传工作的先进集体、优秀记者和优秀新闻作品。《陕西日报》抗击非典特别报道组、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04,(Z1)
范惠萍同志 1959年 10月 6日出生,1983年7月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陕西日报社。她先后担任《陕西日报·经济特刊》编辑室副主任、主任,《三秦都市报》副主编,《陕西日报》记者部副主任、《陕西日报》编辑策划部副主任,现任《陕西日报》编辑出版中心主任。范惠萍曾荣获陕西  相似文献   

8.
李根蒂同志是《群众日报》记者,1953年调到《人民日报》,后又调到上海《文汇报》,任《文汇报》驻京办事处主任。他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延安时期的采访作风,处处以普通人身份出现,人们认不出他是记者。他采访容易了解到真情,写的稿子比较扎实。这一点给我的  相似文献   

9.
陈东 《中国记者》2012,(8):38-40
7月1日上午,《金华日报》复刊30周年暨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成立庆祝大会在金华市文化中心隆重举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及《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专业报刊、院校的领导、专家和全国200多位地市级报社社长、总编辑欢聚一堂,共庆《金华日报》复刊30周年。  相似文献   

10.
邱存双 《新闻窗》2005,(4):36-37
《贵州日报》7月4日7版《读者天地》刊登了“旧州古镇亟待保护与开发”的记者调查。见报当天,省老领导王朝文同志对此文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愿意与作者一道共同关心旧州古镇的保护与开发问题。7月6日,香港一家公司老板托人连续6次给作者打来电话,索取开发旧州古镇的相关资料,表示愿前往考察投资。  相似文献   

11.
●字字挟严霜1903年5月,陈独秀在他的故乡——安庆(怀宁),兴行爱国演说会。他的革命激情尚在胸中回荡,上海于7月7日发生了震惊国人的“《苏报》案”,《苏报》被查封,章炳麟被捕,邹容投案。“《苏报》案”接近尾声,陈独秀到上海。此时,章士钊正在筹办《国民日日报》。1903年8月7日《国民日日报》创刊。陈独秀等协助章士钊办报。这个报的主编是章士钊。当时,他和陈独秀总理编辑工作,并负责全部  相似文献   

12.
《沧州日报》是中共沧州市委机关报,现有干部职工292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者60人,现任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张法治。 《沧州日报》创刊于1956年7月1日。这期间经过三次改版,从四开四版、四开八版发展到目前对开四版大报,现为周六刊,日发行6万份。现“沧州日报”报头由郭沫若同志1961年5月题写。  相似文献   

13.
在原洪湖苏区的一位农民家里,我们发现一份原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报——《工农日报》。这张省报于1931年6月创办于湘鄂西首府洪湖瞿家湾。1931年7月,负责主编过中央报刊《红旗》和《上海报》的谢觉哉,奉命从上海来到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除了分管湘鄂西省政府文化部工作外,重要的任务就是主编《工农日报》。  相似文献   

14.
李庄同志简介李庄,出生于1918年7月1日,河北省徐水县人。他一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李庄于抗战初期在太行山参加革命,是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前期,先后在《民族革命》半月刊、《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太行版)、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改组为中央机关报,李庄由华北《人民日报》编委进入组建班子,历任《人民日报》记者、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2006年3月3日15时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15.
段勃 《传媒观察》2011,(7):59-60
《战时记者》由浙江省战时新闻学会主办,创刊于1938年9月1日,月刊,16开本,每期向国内外发行2000多份。《战时记者》停刊时间不详,目前能够看到的最晚一期是1941年2月1日出版的第3卷第6期。《战时记者》的第一任主编是《东南日报》主笔杜绍文,曾任《东南日报》总编辑的汪远涵也担任过此刊主编。  相似文献   

16.
《晋绥日报》(前身系《抗战日报》),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抗战日报》于1940年9月18日创刊,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终刊。共出版二千一百七十一期。该报是四开四版铅印报纸,曾出三日刊、间日刊,从1944年9月18日起改为日刊。  相似文献   

17.
知识与趣味     
我军第一张军报1930年7月27日,以彭德怀为总指挥的红三军团一举攻占湖南省会长沙后,接管了原长沙伪《国民日报》馆,创办了《红军日报》。经过一昼夜的艰苦奋战,于7月29日,我军第一张铅印四开版军报问世。它早于《红军报》半年之久,更早于《红星报》1年多! 在红三军团占领长沙的9天时间里,《红军日报》先后出刊6期,每期为6版,共计16万多字。《红军日报》广泛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18.
《西安日报》创刊于1953年7月1日,其后几次更名,1982年改名《西安晚报》,1994年1月1日《西安日报》复刊。 复刊后的《西安日报》是中共西安市委机关报、西安地区新闻总汇、西部中心城市综合性大报,对开四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9.
中共广西来宾市委决定并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共来宾市委机关报——《桂中日报》于今年7月1日更名为《来宾日报》。7月1日上午,该报举行了更名揭牌仪式。 今年正值《桂中日报》创刊二十周年,20年来,在原柳州地委、行署和来宾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地区)各族群众的关心支持下,《桂中日报》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为原柳州地区和新来宾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漫画家、漫画活动家、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第一任会长、人民日报《新闻战线》高级编辑沈同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1月 8日逝世,享年88岁。 沈同衡(笔名石东)1914年10月生于上海市宝山县。早年在上海学习美术,任新华艺专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同时兼任《宝山日报》记者,参加上海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他在上海组织创立了我国漫画史上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进步组织“漫画工学团”;上海解放后任军管会文艺处美术室副主任,后当选为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文联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